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氢能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3 17:51
本网讯

本网讯_:氢能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

  第一章行业概况

  氢能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将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焦点。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

  图 氢能产业链

  目前全球范围内,氢能源分布式应用主要是通过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氢能源的方式不受热循环原理影响,因而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同时还有更低的噪音。因此燃料电池应用是氢能源利用的主流途径。

  图 氢能的应用领域

  截止2021年4月15日,氢能板块沪深成分股个数为30,在近几年中呈上升趋势。企业总市值在近几年较为平稳,截止2021年4月15日,企业总市值为5960.1301亿元,企业员工总数达354382人。

  图 员工总数、成分股个数及总市值合计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推动能源利用向着绿色、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草木发展到如今的风能、、核能、地热能等多种形式,能源使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逐渐降低,这代表着人类能源使用的方向。而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是氢能,氢气使用过程产物是水,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被看做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或成为能源使用的终极形式。

  图 能源使用历史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氢能八大特点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公开资料整理

  图 不同能源发电建设成本对比($/KW)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EIA

  图 中国布局氢能城市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如冰岛、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不同的国家之间在氢能交通工具的商业化的方面已经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虽然其它利用形式是可能的(例如取暖、烹饪、发电、航行器、机车),但氢能在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出租车、摩托车和商业船上的应用已经成为焦点。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

  2.1.1 氢能行业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主要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几个环节。

  图 氢能产业链

  氢能源主产业链上游是氢气制备、氢气运输储存。上游氢气制备,包括氯碱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化工原料制氢(甲醇裂解、乙醇裂解、液氨裂解等)、石化资源制氢(石油裂解、水煤气法等)和新型制氢方法(生物质、光化学等)等多种途径;氢气储存包括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氢气运输包括罐车运输、管道运输等方法途径。

  图 中国氢气储运发展路线图

  制取氢气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化工原料制氢、石化资源制氢、电解水制氢等多种途径。未来在氢气制取环节,会存在两种运营形式。第一种是中央制氢,第二种是分布式制氢。

  储氢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气态储氢是目前主流的储氢方式。目前大范围使用的是气态储氢,但是固态合金储氢方式性能卓越,是三种方式中最为理想的储氢方式,是储氢科研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

  图 不同储氢方式对比

  中游氢燃料电池涉及质子交换膜、扩散材料、催化剂等多种零部件和关键材料。

  氢能源燃料电池是氢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同样也是整条氢能源主产业链的核心所在。燃料电池主要由膜电极组(MEA)、双极板、集流板、端板组成,其中膜电极组又是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组成。

  图 年产1000套、10万套燃料电池时燃料电池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DOE

  图 我国氢能利用设施发展路线图

  下游燃料电池应用包括便携式应用、固定式应用、交通运输应用。

  图 燃料电池产业链结构图

  氢气应用可以渗透到能源的各个方面,除了传统石化工业应用如合成氨、石油与煤炭深加工外,在新能源应用方面包括燃料电池下游各种应用。在燃料电池下游市场中,交通运输领域装机占到了近70%。

  图 全球加氢站分布

  除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外,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路线,并且由于其在排放、续航里程、使用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车可以真正实现全程零排放。

  图 氢能源汽车产业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36氪

  表 产业链各板块整体发展情况

  2.1.2 商业模式

  图 氢能源燃应用产业链及公司

  规模化产业生态涵盖氢能源生产设施、环保绿色再处理设施、氢气充装系统和氢能源运用等。其次构建基于现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为核心的本地零部件配套产业生态,氢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远多于电动汽车,实现本地零部件配套供应对整车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意义重大。

  下游交通领域的应用实现产业链国产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不断扩大的应用规模催生规模化加氢需求,带动上中游产业协同发展。

  表 以空气化工产品公司为例分析主营结构

  2.2 技术发展

  对国内氢能源产业的各个专利申请人的专利数量进行统计,排名前十的氢能源公司依次为:、、、、、、、、、等。

  表 国内专利排名前十氢能源公司

  自2016年开始,国内氢能源专利数量迅速攀升,发明专利数量占比也同步提高。截至2019年3月,中国氢能源相关专利申请量共计658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59.72%。

  (1) 新型高产氢气催化剂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主导了一项旨在降低氢燃料电池成本的研究,他们使用一种便宜的化合物构建了类似于植物叶子的不平坦表面。增大表面积有助于像铂一样有效地催化氢气。该工作有助于更经济地使用氢燃料汽车,该工艺利用廉价的二硫化钼。与其他二硫化钼结构相比,涟漪“叶”增加的表面积产生了三倍的催化接触点,创新点在于可以处理比铂更高的温度,而无需烧结和上胶。

  (2) 新型双原子材料氢空燃料电池将已有最高活性提高20%

  iChEM研究人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通大学常春然副教授(通讯作者)等合作,成功利用双溶剂法首次合成了一种双原子Fe,Co固载在多孔的氮掺杂碳上的电催化剂,并将双原子材料用于氢空燃料电池和氢氧燃料电池方面。在目前已报道非Pt催化剂中,该双原子材料的氢空燃料电池的性能最高,并将已有的最高活性提高20%。

  (3) 可电解海水并收集氢能源的“太阳能浮动平台”方案

  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种提升效率和降低设备的氢气制备装置,该设备是一个可以漂浮在海面上的太阳能工作台。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不需要一层隔膜的电解水方案,意味着可以在海面上进行部署。相关研究成果已发布于《国际氢能》。

  (4) 储氢技术

  高压气态储氢具有充放氢气速度快、容器结构简单等优点,是现阶段主要的储氢方式。液态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等优势,可分为低温液态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将氢气冷却至-253℃,液化储存于低温绝热液氢罐中,储氢密度可达70.6kg/m3,国内产能液氢已在中成功使用,民用缺乏相关标准。有机液体储氢利用某些不饱和有机物(如烯竖、炔竖或芳香竖)与氢气进行可逆加氢和脱氢反应,实现氢的储存,国内已有燃料电池客车车载储氢示范应用案例。固态储氢是以金属氢化物、化学氢化物或纳米材料等作为储氢载体,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方式实现氢的存储。

  (5) 运氢技术

  气态输氢。高压长管拖车是氢气近距离输运的重要方式,技术较为成熟。管道运输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液态输氢。液态输氢通常适用于距离较远、运输量较大的场合。日本、美国已将液氢罐车作为加氢站运氢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仅在航空航天有运用液氢技术、固态输氢、轻质储氢材料(如镁基储氢材料)兼具高的梯级储氢密度和质量储氢率,作为运氢装置具有较大潜力。

  图 世界氢能技术发展进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OFweek氢能网

  表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技术进展

  2.3 政策监管

  2.3.1 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推动清洁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

  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主要负责起草能源发展和有关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送审稿和规章,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拟订有关改革方案,协调能源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2.3.2 行业自律组织

  中国氢能协会(CAHE)是非赢利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条例的管理下从事与氢能相关的学术活动,推动氢能研究、开发、推广及应用。学会有责任组织国内与氢能有关的学术交流、展览会等,学会积极参加国际与氢能有关的学术交流、展览会等。

  还包括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中国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中国节能协会以及其他地方氢能协会。

  图 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能源局,证券报等

  我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规划都明确了氢能产业的战略性地位,纷纷将发展氢能列为重点任务,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图 综合财务分析

  主营收入、净利润(单位:亿元)

  销售毛利率、ROE、ROA(单位:%)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指数PE/PB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Wind数据整理

  图 指数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Wind数据整理

  图 指数(股价指数修正后数据)趋势比较

  氢能产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表 以为例分析主营结构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Wind数据整理

  表 境外氢能公司估值对比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Wind数据整理

  表 中国上市氢能公司估值对比

  3.2 行业发展和驱动机制及风险管理

  3.2.1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人类对氢能应用自200年前就产生了兴趣,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广泛开展了氢能研究。

  早在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就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种因素的汇合增加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包括:持久的城市空气污染、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需要、CO2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储存可再生电能供应的需求等。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为发展本国的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的生产、H2/O2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开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为进一步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被列入《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图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基地,包括上汽、上海神力、同济大学等企业、高校,也一直在从事研发氢燃料电池和氢能车辆。

  目前阶段国内市场物流车是主要需求。但是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乘用车和客车领域出现较大需求,物流车占比会有所下降,乘用车会成为主要需求。

  图 2017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结构(以产量算)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ofweek锂电网

  图 氢能在未来能源技术中的应用

  驱动因素

  (1) 经济驱动因素

  对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最有意义的经济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支出、收入和就业、经济增长、利率、汇率。总体而言,没有一个驱动因素是单独起作用的。对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是消费者支出。但消费者支出本身是由就业和工资增长驱动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又是由经济增长驱动的。此外,利率和币值波动也对非必需消费品的股价有重要影响。利率影响非必需消费品公司的资本成本,并影响着消费者行为

  (2) 政治驱动因素

  对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最有意义的政治驱动因素包括:税收、贸易政策、规章制度、经济自由化。自由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商品和资本能在国家之间高效流动。贸易政策可以影响所有经营进出口业务的非必需消费品公司。当保护主义之风盛行时,贸易政策往往可能增加对本国生产者的补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有时两者结合,从而扭曲了自由市场的天然价格机制。这常常会导致消费者面对更高的价格。反过来,打开新的贸易通道,可以让企业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或更有价格优势的供应商。

  (3) 情绪驱动

  无论是消费趋势、还是对弹性的投资偏好,消费者情绪都对公司的收入有巨大影响。对于消费者喜好,只能做模糊的追踪。消费者喜好又是公司股价表现的强大驱动因素。公司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或生产方式,来捕捉市场的热门趋势。一旦捕捉到正确的趋势,便能给公司带来丰厚利润,否则就是灾难。

  (4) 事件驱动

  图 新闻指数

  3.2.2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其中本行业常见的风险如下:

  (1) 产能过剩风险

  氢能产业横跨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既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能催生链,整合带动效果突出。因此,地方政府发展氢能的积极性颇高,多地发起氢能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地方政府规划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总产能超过1500兆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能总计近万辆。我国氢能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容量有限,关键技术、经济性及基础设施等均存在瓶颈,短时间内这些产能很难充分释放,一旦规划实施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 环境保护风险

  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政策及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相关企业未来为执行环境保护的新政策和新标准将承担成本和资本性支出,从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影响。企业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提高环保水平。

  (3) 投资风险

  氢能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设备及材料价格、施工周期等因素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使项目有可能达不到原先预期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氢能产业企业应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制定并实施合适的投资决策程序及管理办法,对每个投资项目都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并就重大项目资源市场、技术方案、财务效益、安全环保、合法合规等多方面进行专项论证。

  (4) 运营模式和组织效率风险

  当今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推出新的模式,新产业在生产管理、营销模式等各个方面都面临全新挑战。为此,各公司部门应确立了事业部运营的模式,充分借鉴各产业标杆企业经验,实行符合产业发展的运营和考核模式,不断复盘和优化,加速氢能行业公司新模式的发展。

  3.3 竞争分析

  图 中国十大氢能企业

  根据日本2014年公布的《氢燃料电池战略发展路线图》,在2025年前的第一阶段,将快速扩大氢能的使用范围,以促进燃料电池的装臵数量在2030年达到530万台,在2020-2030年的第二阶段,日本将全面引入氢发电和建立大规模氢能供应系统,将购氢价格降至30日元/m3;在2040年的第三阶段,将通过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全面实现零排放的制氢、运氢、储氢。

  韩国现代从2002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2013年,韩国现代宣布将提前2年开展千辆级别的燃料电池SUV(现代ix35)生产,在全球率先进入燃料电池千辆级别的小规模生产阶段。

  美国政府对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其中,对于燃料电池和任何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30%-50%的税收抵免。欧洲出台政策支持加氢站建设。奔驰公司2017年宣布推出首款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GLCF-CELL。

  我国燃料电池正在起步,但零部件方面的相关企业仍较少,特别是最基本的关键材料和部件,如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国内虽有相关企业开始介入,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可靠性和耐久性仍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

  表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及其燃料电池汽车

  从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国家分布情况来看,燃料电池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德国。其中,日本优先权专利数量达到66971个(占56%),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国以9%的份额排名第三。

  图 优先权国专利分布

  总体上看,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德国是燃料电池技术主要专利申请国,各关键技术发展比较均衡。日本作为全球专利排名第一的国家,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技术最为全面且没有明显的短板,且控制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最为明显。美国和韩国各关键技术发展比较均衡。中国比较重视电极和催化剂的研发,德国比较关注制氢、储氢以及燃料电池加热、冷却技术。

  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估方面,根据Innograph专利分析平台提供的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企业的专利数量、专利涉及分类数量、专利涉及地区数量、被引次数、营业收入、专利侵权情况等方面,燃料电池行业中,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松下、日产汽车、通用汽车、东芝、现代汽车、日立、戴姆勒、西门子等企业综合实力居前,而排名前十公司中,日本公司占据六席为主,反映日本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强。

  图主要国家技术优势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建加氢站数量也仅有17座,有待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对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设备成本高昂很多,加油站设备成本不到100万,加气站设备成本300万左右,加氢站设备成本达到近千万。

  表 全球主要国家加氢站市场规模对比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Wind

  图 中国制氢代表企业

  3.4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

  中国主要企业有中国石化[600028.SH]、[600104.SH]、[300408.SZ]、[002648.SZ]、[000723.SZ]、福田汽车[600166.SH]、[300115.SZ]、东华能源[002221.SZ]、[603113.SH]、[600273.SH]、[002158.SZ]、[002002.SZ]、大洋电机[002249.SZ]、[601678.SH]、化工股份[0386.HK]、中国石油股份[0857.HK]、联合能源集团[0467.HK]、久泰邦达能源[2798.HK]、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338.HK]、IDG能源投资[0650.HK]、巨正源[831200.OC]、诺威尔[838732.OC]、德石股份[872731.OC]、伯肯节能[833077.OC]、美合科技[834412.OC]等。

  图 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

  (1) 中国石化[600028.SH]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纤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中国石化是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商;炼油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在中国十大氢能企业中中国石化成于1998年的北京,是一家超大型的石油石化企业,自创办后品牌在多个体系上不断的完善,氢能产业方面的业务主要包含氢装置产氢、炼油重整副产氢等等。

  (2) 上汽集团[600104.SH]属于汽车制造行业,目前正努力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创新转型,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为消费者提供移动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发展。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汽车电商、出行服务、节能和充电服务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海外经营和国际商贸业务;并在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

  (3) 东华能源[002221.SZ]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烷烃资源的进口、销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现已发展成为全球一流的LPG综合运营商,业务范围涵盖烷烃资源国际国内贸易、化工仓储,终端零售及基础石化等四大板块。公司在新加坡设有国际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国际LPG资源的锁定和采购;在张家港、太仓、宁波拥有三大生产储运基地,从事LPG的接卸、加工、储运以及甲醇,甲苯等化工品的仓储;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拥有众多子公司,经营汽车改装、加气站和钢瓶零售等终端业务。

  3.5 全球重要竞争者

  全球非中国主要企业有丰田汽车[TM.N]、雪佛龙(CHEVRON)[CVX.N]、霍尼韦尔国际[HON.N]、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GM.N]、本田汽车[HMC.N]、雅保公司(ALBEMARLE)[ALB.N]、韩国电力[KEP.N]、AXSOMETHERAPEUTICS[AXSM.O]、德国林德[LIN.DF]、巴斯夫[BAS.DF]、蒂森克虏伯[TKA.DF]、庄信万丰[JMAT.L]、日本电装[6902.T]、日立[6501.T]、三菱商事[8058.T]、松下[6752.T]、旭化成[3407.T]、东丽工业[3402.T]、东京煤气[9531.T]、POSCO[005490.KS]等。

  图 国外上市企业

  (1) 空气产品公司[APD.N]于1940年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多年来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独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设备和服务。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氢气供应商,并在氦气和液化天然气(“LNG”)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成长型市场建立了领先地位。AP公司拥有60多年的氢气使用经验,并拥有广泛的专利组合,其中包括50多项氢气分配技术专利。AP公司还开发、设计、建造、拥有和运营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天然气项目,包括可持续地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合成气,用于生产高价值的电力、燃料和化学品项目。

  (2) 丰田汽车[TM.N]公司从事汽车行业。公司还在金融等行业从事业务。本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金融服务和其他。丰田在约19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其车辆。丰田的汽车市场是日本,北美,欧洲和亚洲。为了实现《丰田环境挑战2050战略》提出的“挑战工厂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丰田不仅推进低碳生产技术的开发、导入以及日常改善活动,而且还积极推进工厂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导入工作。在元町工厂投入FC叉车就是其中的一环。

  (3) 德国林德[LIN.DF]是一家爱尔兰注册的跨国化学公司,由Linde AG(成立于1879年)和美国Praxair合并而成。Linde plc为其客户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按市场份额和收入计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公司。Linde Group有两个主要业务领域:天然气(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和工程。在工业气体领域,该集团以一系列知名品牌进行交易,包括Linde,AGA,BOC,TIG,MOX,Afrox和PanGas。

  (4) 日本电装[6902.T]是汽车制造商的汽车技术,系统和组件供应商。公司的分部包括日本,北美,欧洲,亚洲等。公司被组织成商业团体,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其从事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生产;热能,其从事空调系统的开发和生产;信息和安全系统,其从事空调系统的开发和生产;电子,其从事半导体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的开发和生产;小型电机,其从事刮水器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工业系统,其从事开发和生产条码,工业;消费品,其从事二氧化碳制冷剂热泵热水器的开发和生产。

  (5) 日立[HTHIY.OO]是一家日本公司,从事基础设施开发。公司的社会创新业务包括电力和基础设施系统,医疗保健等。其部门是信息和电信系统,包括系统集成和咨询;电力系统,包括热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社会基础设施和工业系统,包括工业机械和设备;电子系统及设备,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工程机械,其中包括液压挖掘机;高功能材料和组件,其中包括半导体和显示相关材料;汽车系统,其中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智能生活与环保系统,包括空调设备;其他(物流和其他服务),包括物流,金融服务,包括租赁。

  第四章未来展望

  1. 氢能是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全球发展进入快车道

  全球逐步形成发展氢能的共识,普遍认为氢能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氢经济”概念,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逐步形成全球共识,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

  2. 能源载体功能进一步凸显

  氢作为能源载体用来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在全球开始推广,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的协同发展,利用前景广阔;太阳能、风能、地热、核能、电能等等均可以转化成氢加以储存、运输或直接利用,是一种理想的载能体。氢能还是目前唯一可利用的循环能源,可取自于水,燃烧后又变成无任何污染的纯净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最有潜力的绿色能源。

  3. 氢燃料电池车加快推广

  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将得到更快发展。氢能被视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近年来,氢能产业的热度逐年攀升。而此前国家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及要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00万辆的目标。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4. 加氢站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加氢站是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国内正在积极建设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配套设施。据规划显示,到2030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此前,在《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提出了2020-2030年加氢站建设的规划。未来,我国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作者:千际投行 )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趣快排SEO声明:趣快排SEO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趣快排SEO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网讯

本网讯_:“4?”,“均瑶系”的资本克制与王均豪的“菜园子”冲动

  :“4+?”,“均瑶系”的资本克制与王均豪的“菜园子”冲动

  “十里洋场”,故事多。

  在3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个历程中,上海出现过大量的资本大鳄。不少以各类“资本系”叱咤江湖,搅动证券市场发展。

  “均瑶系”的蔚然生长,相比却另类的多。

  回溯“均瑶系”发展轨迹,2004年收购无锡国资持有的上市公司大厦股份(现名“”),是其资本市场的起点;2015年上市,是其民营航空梦的再度启航;2018年通过受让股份及定增入主,是均瑶向金融领域的延伸,而的上市,则是其大消费板块的升级。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均瑶往往以粗线条的资本运作逻辑发展,鲜有动用复杂的资本手法呼风唤云,极尽克制。

  1991年起步的均瑶集团,也恰三十而立。

  截至4月22日收盘,4家A股公司市值总和超过554亿元。

  如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在公司上市时提到的,“希望集团的每根‘柱子’都能名列全国民营企业前茅、具备国际竞争力。”

  伴随着多元扩张,均瑶集团的负债也在飙升。

  2017年初,均瑶集团总资产427.80亿元,总负债(合并报表)282.03亿元,到了2020年三季度末,总资产874.14亿元,总负债也随之达到596.50亿元,目前资产负债率为68.24%。

  面对“千亿规模、百亿利润”目标,均瑶,会在哪里做“加法”?

  “大消费”赛道转身样本

  早在1997年,随着张学友代言的“因为有爱,健康常在”,均瑶牛奶一度家喻户晓。

  如今,纯牛奶业务被均瑶集团剥离。

  “换赛道”押注乳酸菌饮品的均瑶健康,在受卷入康得新财务造假案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牵连,IPO一度“中止审查”之后,在2020年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均瑶健康90%以上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味动力”常温乳酸菌系列产品。2017-2019年,均瑶健康实现营收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和12.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2.54亿元和2.95亿元。

  这在快消品领域,算不上一个“阔绰”的成绩。且,上市后均瑶健康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下滑。

  4月15日晚间,均瑶健康发布业绩报告,2020年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下降31.62%,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27.6%。

  对此,均瑶健康解释,“受特殊疫情的影响,增速为近十年来首次下降。”。

  均瑶健康提到,“其他采用低价低质策略的竞品承接了其他核心品牌的退出份额,使得行业在低价维度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趋于分散”。

  低质策略的竞品剑指哪家,似乎有所指向。

  背后的核心逻辑却是,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在逐渐远去。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15-2019年五年间,国内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规模从77.2亿元增长至14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8%。未来5年内,随着宏观经济增长趋缓、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逐步饱和,其市场增速将有所放缓。

  或许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9日,上市仅半年光景的均瑶健康宣布切入天然矿泉水领域,其股票亦沾水即涨。

  4月14日,均瑶健康涨停。

  公告显示,4月8日,均瑶健康全资子公司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简称“均瑶矿泉水”),拟以2100万元收购湖北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简称“三座山”)70%股权。

  三座山饮品,是一家矿泉水开采、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坚持水源地建厂,是鄂东地区一家拥有合法采矿权的矿泉水企业,旗下自有品牌“岩心水润”、“吉熙”和联盟品牌“山外人家”。

  农夫山泉登陆港股,让市场看到“水”生意的增速快、毛利高,同样瞄上了“水”生意的均瑶健康称,其天然矿泉水锚定中高端消费市场,助力公司的健康产业持续做强做大。

  “菜园子理论”与增量冲动

  均瑶健康选定的“柱子”业务,还要多的多。

  3月中旬,均瑶健康宣布与江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均瑶健康—江南大学大健康联合创新实验室”(非法人机构,简称“联合实验室”),均瑶健康将在五年合作期内提供不低于150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双方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披露,联合实验室建立以后,双方研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益生菌、后生元、功能性乳制品和透明质酸(玻尿酸)食品”研发及产业化方向。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透露,预计玻尿酸食品将在三个月后正式面世。“有时候战略没那么复杂,就是老祖宗说的一句话,吃在嘴里,看在碗里,想在锅里,思考在菜园子里。”

  除了均瑶健康,“均瑶系”的消费板块,还通过另一家A股公司大东方体现。

  2004年7月9日,均瑶集团正式入主大厦股份的母公司——江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拿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大东方目前发展成为集现代百货零售(大东方百货板块)、汽车销售与服务连锁?(东方汽车板块)、中华老字号“三凤桥”品牌经营(三凤桥板块)三个业务板块,是核准制下江苏省内的第一家商业零售上市企业。

  大东方拿下了湖北地区便利店版图的重要份额。

  2018年7月11日,大东方在湖北成立全资子公司“湖北东方美邻便利店有限公司”与“柒一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地区特许经营合同,特许东方美邻在湖北省范围内开发经营7-ELEVEn便利店门店。

  2019年底,“湖北东方美邻”团队在武汉市场展店十余家。

  2020年全年来看,大东方实现营收79.36亿元,同比下降?15.23%;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41.26%。

  4月16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致电大事务部,该部门人士解释,“2020年营收基本上与去年持平,下降主要是由于新收入准则执行,部分联营性质企业收入不纳入,只有利润才计入”。

  对于授权7-11便利店的经营情况,上述人士表示,“目前还未到盈利状态”。

  4月16日收盘,大东方总市值仅39亿元左右。

  此外,均瑶集团旗下大消费板块还有上海均瑶如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均瑶文化参与并运营的项目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生产商及零售商、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高级赞助商以及2016年引进迪士尼、漫威、星战、环球、梦工厂等六大国际IP等等。

  “业绩奶牛”的挑战

  均瑶健康称,在矿泉水领域的尝试,将在“均瑶系”另一家A股公司吉祥航空(603885.SH )进行试水。

  均瑶健康表示,在收购三座山后,其推出了258ml的“恩赐”矿泉水,零售价5元,计划先覆盖吉祥航空的所有旅客。

  “均瑶系”的航空业务,以吉祥航空为核心,航空成为其产业发力重点。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均瑶集团实控人王均金表示,航空业务占“均瑶系”盈利的40%左右,可谓撑起其版图的半壁江山。

  均瑶集团官网显示,1991年7月28日,王均瑶和王均金承包开通了长沙至温州的包机航线,这是均瑶走向辉煌的起点。

  2019年9月4日,公告称,对均瑶集团的非公开发行落地。

  几乎同时,吉祥航空也公告披露了其对东方航空的定向增发结果,这意味着东方航空与吉祥航空的交叉持股,历时一年之后终于落定。

  截至2020年12月,吉祥航空共引进98架全新空客(波音)飞机,开通了上海往返中国各主要城市、港澳台地区及日韩泰东南亚国家等100多条航线。

  2016年至2019年,吉祥航空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98.16亿元、122.32?亿元、141.98亿元和165.76亿元,系国内发展较快的航空公司之一。?

  最近一年,民航业遭遇疫情冲击,吉祥航空备受考验。

  2020年,吉祥航空归母净利润约为-4.73亿元,继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34%之后,再次遭遇滑铁卢,同比下降147.64%。

  受到考验的“台柱子”,还有金融板块,这里有均瑶系的另一个辉煌。

  而在金融领域,均瑶集团以爱建集团、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瑞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互为依托。

  其中,A股的爱建集团现已涵盖信托、租赁、资管、产投、财富管理、证券等机构。

  从2017年开始,广州基金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简称“广州基金国际”)首次举牌,这家机构眼里的香饽饽开始不乏故事。举牌事宜未了,首先等来的是行业周期性下滑。

  4月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爱建集团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广州基金要约收购的后续事项尚在进行中。目前双方尚无开展具体的合作业务”。

  4月22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致电爱建集团证券事务部询问进一步情况,不过电话无人接听。

  2018年-2020年,爱建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8亿元、13.19亿元和13.52亿元,均实现正向增长。

  不过净利润增幅有所放缓,前两年分别增幅为39.57%、13.88%,到了2020年,只有个位数增幅2.51%。

  4月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提问,“爱建集团的主要业绩来源于信托,但是目前信托行业的高光时刻好像已经过去,请问如何看待,是否还会有爆发性增长点?”

  爱建集团回应,“公司高度重视业务和利润的集中度问题,并为促进各板块均衡发展,一直持续努力。目前考虑有三方面,一是着力打造集团的经营功能,转变集团本身成本中心的局面;二是结合长期和短期利益,自上而下,巩固提升现有板块效益,推动、促进其他版块的提升及联动,发挥协同效应;三是加大创新的力度,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业务转型。”

  但是信托发展的风向在变,已然是行业共识。

  再添新军猜想?

  “扎扎实实做主业的,各个板块发展壮大,拥有多家上市公司也是水到渠成。

  反之,过去几年,通过‘造系’收购资产,意在利用杠杆资金获取资产增值收益的,结果都不太好。”4月16日,文艺馥欣资本顾问创始人阮超告诉21世纪资本研究院。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数据,均瑶集团旗下还布局了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板块,包括均瑶陶铝新材料、上海华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均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风寻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

  早在2016年,均瑶集团更是将科技创新确立为公司第五业务板块。

  均瑶陶铝新材料,致力于纳米陶瓷合金的应用推广、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均瑶集团2021年工作会议透露,2020年完成了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公司的股权调整。

  此外,大东方2020年年报透露,均瑶还布局了医疗领域。

  “上海均瑶医疗项目”将全面推进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的股权投资业务,推进医院管理、医生集团、贸易公司等多平台的搭建。

  市场也不乏对“均瑶系”资本市场再添新军的猜想,如有投资者提问爱建集团实控人王均金,“均瑶集团旗下拥有陶铝新材料、航空学习机和教育集团等充满潜力的优秀资产,是否有考虑注入爱建集团成为爱建新的成长点?”

  从高管任职来看,王均金、王均豪几乎身兼数职:目前,王均金担任爱建集团董事长、吉祥航空董事长、均瑶健康董事、大东方控股股东江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不过就在3月16日,王均金因工作原因,请辞均瑶健康董事一职。?

  此外,王氏三兄弟中的王均豪,掌管乳业,担任了均瑶健康董事长。

  无独有偶,均瑶集团副总裁蒋海龙,其身影出现在爱建集团董事、吉祥航空董事、均瑶健康董事、江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多家公司。

  另一位均瑶集团副总裁高兵华,则担任大东方董事长、江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

  如今来看,再度整合梳理之后,以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成为“均瑶系”最新的产业战线。

  (作者:朱艺艺)

本网讯

本网讯_:广电总局:要求把好节目人员关、片酬关

本网讯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