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碳中和”背景下 大宗商品领域有哪些投资机会?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4 02:47
曲谱网

曲谱网_:央行发布4399家金融机构评级结果:这9省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央行发布4399家金融机构评级结果:这9省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红区”机构较上季度减少13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3家。

  4月23日,央行发布对439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央行评级,显示评级结果总体稳定,大部分机构评级结果在安全边界内(1-7级),“红区”(8-D级)高风险机构数量显著下降。

  4399家参评机构中包含大型银行24家、中小银行3999家、非银行机构376家。

  从整体上看,大部分机构评级结果在安全边界内(1-7级),资产占比98%。评级结果在“绿区”(1-5级)的机构2089家。“黄区”(6-7级)机构1868家。“红区”(8-D级)机构442家,资产占银行业的2%。“红区”机构较上季度减少13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3家。

  2020年四季度央行评级结果分布情况

  从机构类型看,大型银行评级结果最好,农合机构风险较高,具体为:

  大型银行评级结果为1级的1家,2级的11家,3级的8家,4级的3家,7级的1家,24家大型银行资产占比71%。

  中小银行中,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分别有95%、74%的机构分布于1-5级,且无高风险机构;城市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次之,有72%的机构分布于1-5级,但也有12%的机构为高风险机构(资产占全部城商行的4%);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风险最高,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285家和127家,资产分别占本类型机构的8%、10%。

  从地区分布来看,各地区风险状况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地无高风险机构或数量较少,“绿区”机构占比均超过60%。辽宁、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山东、广西等省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央行表示,上述评级结果将在四方面进行应用:

  基于评级结果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增强风险防控主动性。人民银行采取“一对一”通报、约谈高管、下发风险提示函和评级意见书等多种早期纠正措施,增强金融机构风险防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央行履职过程中充分应用评级结果,提升政策精准性。人民银行在核定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核准金融机构发债、开展宏观审慎评估(MPA)、审批再贷款授信额度、国库现金管理招标等工作中,充分运用央行评级结果,切实发挥央行评级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作用。

  与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共享评级结果,提高风险监测和化解的协同性。人民银行定期向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通报央行评级结果和高风险金融机构具体情况,推动风险信息的整合和监管关口的前移,提升风险防范化解的有效性。

  拓宽评级在市场行为监管等领域的运用,丰富评级结果应用场景。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建立沟通机制,根据央行评级情况,为银行发行上市、增资扩股等重大事项提供参考意见。此外,评级结果也是部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招标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愿)

曲谱网

曲谱网_:“碳中和”背景下 大宗商品领域有哪些投资机会?

  :“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来源:牛钱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规划长达40年的碳达峰、碳中和有哪些投资机会?

  首先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碳中和,也称为净零二氧化碳(CO?)排放,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二氧化碳(CO?)排放量与二氧化碳(CO?)消除量相等。

  笼统用二氧化碳(CO?来代指碳排放其实是不全面的,广义中的碳中和的是指包含二氧化碳(CO?)中的各种温室气体,1997年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削减6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甲烷(CH4)、氧化亚氮(N?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类似甲烷这样的温室气体会导致温度迅速上升,并且温度升高幅度比二氧化碳(CO?)高很多,但是因为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停留时间短并且都可以用二氧化碳当量(CO?e)的形式体现,所以我们统一用二氧化碳当量(CO?e)来代指温室气体。

  为什么要碳中和?

  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碳中和,我们先要知道几个概念,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灾难。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指的是地球主要通过地表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并以长波辐射(热辐射、红外辐射)到宇宙,某些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所吸收,而这些被吸收的能量在向各个方向辐射,向上辐射的部分消失在宇宙中,向下辐射的部分则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

  2、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每年大约向地球排放510亿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从1920年至今地球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1℃左右。

  数据来源:WMO

  而据IPCC研究,地球温度在每升高1.5℃的情况下,海平面会上升0.4m,永冻层解冻4.8km2,将会有4%的脊椎动物、8%的植物和6%的昆虫灭绝,地球耕地也会减少3%。

  如果温度在升高2℃的情况下,海平面会上升0.46m,永冻层解冻6.6km2,8%的脊椎动物灭绝,16%的植物灭绝,18%的昆虫灭绝,7%的耕地减少,碳中和迫在眉睫,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要紧迫。

  数据来源:IPCC

  >>>>

  机会一:新能源替代前景广阔

  一个国家的能源需求往往和本国经济增速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发展越快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高,可以说人均GDP和能源消耗之间存在一种正向的关系。

  但是能源活动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根据WRI数据,2017年能源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的73%。根据PBL数据,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约在556亿吨CO?e,排放量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26%)、美国(13%)、欧盟27个成员国(8%)、印度(7%)和俄罗斯(5%)。

  数据来源:PBL

  其中重点说一下中国,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能源领域产生的碳排放占比高达90%,能源0碳的难点不仅在于现有能源体量规模巨大,还有就是我国人均GDP仍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对于能源的需求依旧强劲,所以能源领域的0碳主要矛盾在于:我国能源规模巨大且需求增长与0碳减排的矛盾。

  0碳排放本质上是一场能源革命,难度极大、意义极重!

  据测算到2060年70%的能源将会由清洁能源(光伏、风能等)供应,8%将会由绿氢代替,剩余22%将可能会通过对传统能源活动进行碳捕捉方式实现。

  因此,要想实现碳中和,“0碳能源”替代是关键,可再生能源(光伏、风能等)未来所占比重将极大提升,同时交通运输中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氢能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氢能能量密度大,方便储存),其中将会带来的巨大行业机会,前景广阔。

  >>>>

  机会二:大宗商品领域的投资机会

  要想实现“双碳”目标,我们需要“绿色制造业”。我国制造业规模总量巨大,根据CEADs2017年数据,制造业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高达36%,其中钢铁、水泥和铝行业排放量占比较高。

  钢铁行业是中国工业制造碳排放最大的行业,没有之一。

  冶炼钢铁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通过电炉和高炉两种方式。据估算2019年钢铁碳排放量大约在15亿吨,占工业制造业的47%左右,其中高炉炼钢每吨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是1.68吨,电炉每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39吨。

  有色行业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其中铝行业的碳排放高达86%。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有色行业碳排放总规模为4.21亿吨,其中铝占比86%,是有色金属中碳排放最大来源。

  随着碳中和的持续推进,个人认为碳中和在大宗商品领域等同于一次“供给侧改革”,利好行业集中度的提高。高排放的大宗商品行业的产量可能会被严格监控(唐山限产、包头电解铝限产等),从供应端来看,对于此类高排放的大宗商品来看,黑色钢铁、有色金属(铝)等供应会紧缺。

  >>>>

  机会三:碳交易,绿色投资呼啸而来

  随着碳市场的全国铺开,广期所碳期权、电力期权的推出,高排放的行业企业都需要购买碳排放指标,成本不可避免会上升,掌握减排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取得成本优势。

  长达40年的“双碳”行动,落实“30、60”的目标,对我国制造业以及新能源行业将会带来巨大机遇,包括现有无碳产能的扩张、原有设备的低碳改造、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等投资需求将会超过140万亿。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趣快排SEO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曲谱网

曲谱网_:现场竞标一度落后 国家电网最终拿下了这一巴西输电项目

  :现场竞标一度落后,国家电网最终拿下了这一巴西输电项目

  记者 | 席菁华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再次中标巴西绿地输电项目。

  4月22日,国家电网官网显示,巴西当地时间4月20日,巴西电监局(ANEEL)正式宣布,已决策将2020年1号绿地输电特许权项目1标段授予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下称国网巴控公司)。

  绿地项目投资区别于收购或投资存量资产投资,又称新建投资。它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这类项目将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国家电网表示,上述项目工程范围包括新建500千伏输电线路198公里、50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特许权期限30年。

  该项目毗邻国网巴控公司在运输电资产。新建变电站为巴西已规划2022年招标的第三回特高压直流工程落点,是向首都巴西利亚供电的重要节点枢纽站。

  国家电网称,本次项目竞标竞争激烈,其在现场竞标中一度落后。但在原中标方因资格不合格而被废标后,巴西矿能部和电监局一致同意,由国网巴控公司按国家电网竞标报价直接接手1标段。

  国家电网称,这一项目按照“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实施,国网巴控公司负责投资和运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和新疆送变电公司负责建设。

  “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是中国“走出去”企业针对海外市场特殊的商业环境,将项目的投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维护融于一体的商业模式。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2004年,国家电网确立国际化经营战略。2006年,与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签署供电合作协议;2009年,正式对海外市场进行开拓。

  国家电网在巴西的业务已开展十年。2010年起,国网国际公司先后并购了西班牙企业在巴西的14家输电资产100%股权,逐渐进入巴西电力市场。此后陆续组建国网巴控公司、国网巴西电力公司(CPFL公司)、中电装备巴西公司和南瑞集团巴西公司。

  2012年3月9日,国网巴控公司司与巴西科佩电力公司(COPEL)按51%:49%股权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了巴西特里斯皮尔斯流域水电送出输电特许权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在巴西中标的首个海外大型输电特许权绿地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约11亿美元,特许经营权期限为30年。

  特里斯皮尔斯输电特许权项目为巴西特里斯皮尔斯河流域五座梯级水电站的配套送出工程,是巴西南北电力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4月,国家电网中标特里斯皮尔斯输电特许权二期项目。2019年1月13日,特里斯皮尔斯输电特许权二期项目完工并投入商业运行。

  2014年2月,国家电网与巴西电力公司联合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一期项目,工程设计输送容量400万千瓦,分别将电力送往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负荷中心,输送距离分别超过2000公里。

  美丽山水电一期项目是中国特高压“走出去”的首个项目,2017年12月21日已投运。

  2015年7月,国家电网竞标成功,获准在巴西独立投资建设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大项目。

  该项目线路全长2538公里,特许权经营期限30年,采用“投资+总承包+运营模式”,已于201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

  巴西资源中心与负荷中心背离,且一次能源中水电比重接近80%。该国水资源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圣保罗、里约等负荷中心却在东南部,输电距离超过2000千米。

  国家电网成立于2002年,为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11亿人口提供电力供应。

  国网国际公司是国家电网开展国际业务和进行国际投资的平台。2019年,国网国际公司在境外资产总额近3000亿元。

  截至2020年6月,国家电网已投资运营巴西、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阿曼、智利和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境外投资约230亿美元,管理境外资产约650亿美元。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电网提出了“一业为主、四翼齐飞、全要素发力”的总体布局。“一体”即电网业务,“四翼”包括金融业务、国际业务、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