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澳大利亚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还问新西兰看懂没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4 18:39
曲谱网

曲谱网_:澳大利亚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还问新西兰看懂没

  来源:科工力量

  4月21日深夜,正在新西兰进行访问的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长玛丽斯·佩恩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宣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终止维多利亚州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虽然事发突然,但是其实早在意料之中。终止维多利亚州同中国“一带一路”共建合作,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图谋已久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反华的道路上,澳大利亚正在越走越远。

  事实上,关于同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合作,起先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并不消极。2015年8月,中澳两国经济战略对话期间两国就确认,澳大利亚的“北部大开发”可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然而,随着美国近年来不断落实和推进反华战略,澳大利亚越来越将自己紧紧捆绑在美西方的反华战车上,堪培拉当局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和相应的对华政策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澳政府开始追随美西方,捏造“中国威胁论”,污蔑“一带一路”共建项目会产生“债务陷阱”,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污名化和妖魔化。

  维多利亚州政府长期以来对同中国的全方位合作有着清醒、正确的认知。2016年,维州政府就制定了以10年为期的“中国战略”,明确了与中国加强和深化各领域合作的规划与路径。2018年,维州政府同中国就“一带一路”共建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2019年,维多利亚州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顶住反华声浪,率团赴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与国家发改委签订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协议,就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应对老龄化和贸易及市场与中国进行实质性合作,具体包括高级制造业、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领域。按照这一框架协议,不仅中国企业能够参与维多利亚州价值107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大建设”,而且维多利亚州的企业也能参与中国在世界各地的“一带一路”项目。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除了外交和国防等方面,各州享有高度自主权。对于维多利亚州的举措,虽然堪培拉当局多次表示反对,但维州政府指出,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并非外交行为,而是属于经贸范畴,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对此,莫里森政府虽恨之入骨,却无计可施。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在一片非议喧嚣声中,维州州长安德鲁斯明确表示,通过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维多利亚州将能够获得宝贵、重要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创造就业机会,重振经济,促使维州尽快走出疫情的阴霾。

  2018年,维多利亚州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图片来源:中国外交部网站

  2020年12月,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了《对外关系法案》。根据这个法案,澳大利亚各州、地方政府和大学与外国达成的所有合作协议都必须提交外交部,再由澳大利亚情报部门审议,就这些协议是否有碍于“国家安全”做出评估。该法案授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有权力阻止和废除任何被评估为“违背(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协议。

  事实上,在澳大利亚一系列的反华行动中,国家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万金油式的可笑借口,莫须有地对中澳两国间互惠互利的经贸、投资、文化等活动进行构陷、干涉和阻挠。

  虽然澳大利亚政府惺惺作态地声称这个法案不针对任何国家,但明眼人都能够一眼看出,其真正目的就是针对中国,而直接打击的目标之一就是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澳外交部长佩恩21日夜宣布废止的与外国合作协议共有四个,除了维州与中国关于“一带一路”合作的两个协议文件之外,同时取消的还有该州和伊朗和叙利亚政府的两项教育合作协议,但是后两者其实只是眼障,显然是为了表明此举所针对的并非只是中国。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与中国的合作为澳大利亚带来了长期且巨大的红利。但是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国,澳大利亚将自己牢牢地捆绑到美国反华战车上面,希望通过充当美国反华战略的马前卒,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存在感和话语权。事实上,在一系列行动中,澳大利亚屡屡扮演了反华急先锋的角色。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全面禁令的国家。在新冠疫情暴发后,莫里森政府率先挑唆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有罪推定式的新冠病毒溯源“国际调查”。澳大利亚在反华问题上有自己的战略时间表,撕毁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是这一路线图上的重要步骤。

  佩恩选择在访问新西兰期间作此宣布,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目的。

  新西兰虽然是“五眼联盟”的成员,但长期以来坚持较为独立的、立足于本国利益的外交政策。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就断然拒绝美国要求,不参加越南战争。冷战后期,因反对美国核战舰进入新西兰领海与港口,被美国排除出《澳新美同盟条约》。而到了当代,新西兰坚持以本国利益为重,屡屡拒绝充当美国在南的代理人。在美西方反华逆流中,新西兰阿德恩政府多次体现出了政治智慧,保持战略清醒,可谓一片喧嚣中的清流。

  4月19日,新西兰外长纳纳亚·马胡塔发表对华关系演讲,表示应当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新中两国关系。她反对通过“五眼联盟”对中国施压,反对扩大“”五眼联盟”的“权限”。而在此前,新西兰贸易部长奥康纳更是直截了当地批评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和举措,认为应该对中国展现尊重,谨言慎行,给澳大利亚鲁莽无理的对华行为上了一课。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次佩恩在访问新西兰期间做出反华宣示,显然是想要向惠灵顿明确表明堪培拉的对华态度,对新西兰阿德恩政府进行胁迫性的敲打,企图驱使新西兰回到“五眼联盟”的反华阵营中。

  然而,在澳新两国外长22日上午举行的会谈中,新西兰外长马胡塔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华政策。新西兰这一立场受到澳大利亚右翼势力的疯狂抨击,声称“新西兰正在出卖西方和澳大利亚”,“五眼联盟”正在变成“四眼”。可以看出,美西方试图利用小集团策动和开展反华行动,但是反华小团体并非铁板一块,就连“五眼联盟”内部都在产生裂痕,美西方的险恶图谋显然难以得逞。

  澳大利亚在反华道路上一意孤行,损害的是其自身国家利益。在堪培拉的肆意毒化下,中澳关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正在大幅减少,据澳大利亚贸易部官员预估,澳洲几乎所有行业的对华贸易额骤降40%;而澳大利亚从美国那里获得的,只是对其反华行动的几句嘉许,口惠而实不至。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一带一路”协议纯属“政治操弄和无理行径”,在根本上是有悖于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精神的。对这一“开历史倒车”的“性质恶劣”的行径,中国将会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回应。

  针对中国制造业的破局之路,科工力量栏目组专门制作了《中国制造,从席卷全球到领先世界》系列课程。从去年12月份开始,花费了近5个月时间,沿着工业体系的低、中、高端剖面,梳理思路、完善脉络,制作了23讲内容。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趣快排SEO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曲谱网

曲谱网_:没想到有一天,连买房资格也卡在了35岁

  30而已,但到了35呢?/《三十而已》

  当买房焦虑和年龄焦虑一齐涌入35岁,大家对这种生活的预设,可能都是“没有理由不焦虑”。但这四位受访者,却告诉我们:情况再糟糕,我们也都会找到各自的出口。

  知乎上有个问题:“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35岁以下,那35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三千多则回答里,除去广告,剩下的真情实感只能总结成一句话:“35岁以下才是人,35岁以上不如狗。”

  如果你周围有做HR的朋友,他们也一定会劝诫你:35岁以上不要随便转行,因为你可能连跳槽都占不到坑。“上有老下有小、精力有限、学东西慢,远不如应届生性价比高。”

  听听,这条从来不会写进招聘简章的年龄歧视,早已窜改了求职的基因。

  35岁到底招谁惹谁了?/豆瓣截图

  当你以为35岁的焦灼只存在于职场时,你最好去相亲角看看,那里散落的人间真实,只会让你感受到最大的恶意。男性到了35还没结婚,被问最多的,不是收入,而是“身体没问题吧”;35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就算颜值惊为天人,大爷大妈也只在乎你“是不是性格有缺陷”。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曾经普遍存在于招聘和婚恋市场的“35岁危机”浪潮,居然也漫到了楼市。

  4月初,合肥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包括学位制、热点区域二手房限购措施、热点楼盘“摇号+限售”政策等。其中有一条惹来不小争议:刚需购房者的年龄需在35周岁以下。

  每个城市对刚需购房人的定义都不太一样,合肥的规定则是:无房且没有房产转让记录、符合限购政策、2年连续缴纳社保以及——35岁以下。

  中国人的主流面子不是吃穿玩乐,而是家庭的发展能力,房子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图虫创意

  这似乎是在说,就算35周岁以上有买房刚需,但依旧不能算“刚需购房人”。

  尽管相关部门表示之后会有政策细则出台,但合肥买房的话题还是上了热门,网友直呼“魔幻”:35岁,没有房,新一线城市已经不想要你了。

  有意思的是,几个月前,合肥还曾上榜“18-35岁年轻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只怕如今,刚刚攒够首付的36岁年轻人,只能哭晕在合肥的出租屋。

  30城刚需平均购房年龄。/贝壳研究院

  在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0城市刚需购房报告》中,30个样本城市里,购房者主力军为80后,集中在29~38岁之间,平均购房年龄为33.2岁。

  30城刚需购房套均总价。/贝壳研究院

  在合肥,刚需们买的首套房产,平均是127万元。而2020年,合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283元,除去基本花销,一个年轻人想在合肥靠自己“上车”,最少也得攒个十几年,才能勉强凑够40万元的首付。

  对比合肥31.5岁的平均购房年龄,不难推测出,有极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父母或他人资助,才得以在合肥安家。

  当社会公然鼓励啃老时,那些在35岁之后,还没有买房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带着问题,我们与符合条件的4位男性聊了聊。

  李昆:“想还完债去上海买房”

  ——38岁,创业者,杭州,未婚

  38岁的李昆,目前在杭州创业,负债20万元的他还未婚,也无房。

  2002年前,李昆从山东老家的蓝翔技校毕业。这个以教挖掘机而闻名全国的神校,先后把李昆送到了华硕和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干了4年产线检查后,极端的作息终于让李昆有些吃不消。

  北京奥运会的那一年,李昆决定辞职回老家发展。

  2008年的冬天,百年未遇的冷空气,撞上了外贸的新风口。正巧青岛有中国最大的港口,李昆便借机考了驾照、买了车,决定做运输行业——开货车。“说白了,我不喜欢做这个,但是我可以为了赚钱先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

  其实,2008年的青岛,房价也过万了。/图虫创意

  也是在那一年,他第一次向父亲提出买房的想法。不料,父亲不仅不支持,还用积蓄翻新了农村老家的旧屋。李昆十分伤心,当时就断了青岛买房的念头。“我还是有点怨他(父亲)的,毕竟那个时候我25岁,身边同龄人都住楼房并且结婚了,我爸修老房子只是为了让亲戚朋友看得起他,那些钱绝对够青岛买房的首付了。”

  2009年,在老家开了一年货车后的李昆,再次启程去外地打拼。之后的十余年里,他辗转5个城市,换了4份工作,还创过2次业,直到被合伙人骗到负债累累,36岁的李昆不得不同时做三份兼职来还钱。

  还债的同时,李昆不忘物色新的赚钱机会。2019年,经过朋友介绍,他转行做了电影宣发,想不到一入行就接了好几个院线大单,虽然中间有疫情的小插曲,但是李昆的公司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项目顺利的话今年就可以把钱还完,剩余的钱我想买套房,最差也是在杭州吧,不过我更喜欢上海。”没有上海户口,但是李昆还是把上海作为自己的置业首选地。

  寸土寸金的上海,击碎了多少沪漂的梦。/Unsplash

  “我现在虽然38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年龄焦虑,真正让我难熬的是30岁那年,我妈走了,身边最支持我的人没有了。”也是从那时起,李昆开始信佛。

  “风水”是我们这段采访里频繁出现的词,之所以进入影视行业,也是来自大师的指点。“人家也说了,我近两年遇到的都是烂桃花,过几年才会有适合结婚的人出现。”

  风水学是李昆的定心丸,“大龄未婚”没有给他任何压力。对于李昆来说,35岁之后最大的变化,似乎只有锐减的旅游次数。“准确地说,我现在根本没有时间焦虑,更别提出去玩了,一门心思都在琢磨怎么赚钱。”

  王康:“买房的钱用来学英语了”

  ——36岁,厨师,西安,未婚

  36岁的王康是一名厨师,初中刚毕业,就去了酒店打工。从“打荷”做起,大概花了有7年时间,终于坐上了主厨的位子。随后的9年里,他一直在亲戚的餐厅打工,也有了一些积蓄。

  采访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催促我给他介绍对象。其实,工作后的这些年,他不是没尝试过追求女孩,但都失败了。

  在被问到 “你觉得男生颜值重要吗”这个问题时,他直言:不重要,内在更重要。翻过他的朋友圈后,会发现《羊皮卷》是他最爱读的书。

  5年前,王康在无意间听说了澳大利亚的一系列福利后,居然真的动了移民的念头。“中介说我可以走技术移民,也不会很麻烦。”

  王康打算去了澳大利亚再买房/Unsplash

  对婚姻的渴望也是他移民澳大利亚的动力之一。他认为在澳大利亚找一个学历高于他的女朋友比较容易,但是在西安的话,很难。“说不定去了澳大利亚还能娶个老外,再生个洋娃娃,美得很。”

  雅思成了王康移民的最后一道关卡,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标化考试放在心上,“不就是英语嘛,学就行了”。直到他在雅思班上了第一节课,他发现自己连老师的中文提问都听不太懂时,王康内心突然有了一种熟悉的崩溃——和当初表白被拒后的感觉极为相似。

  去澳大利亚至少需要雅思5分,而他第一次的模拟考是1.5分,其中写作和口语是0分。“都是胡填的,我文化程度不高,当时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

  从ABC开始学起的王康。

  底子太差,报班的钱不能省,他只好在生活费上节约。去外地上课,房租太贵,他索性直接睡在教室,不分昼夜地啃着各种复习材料。

  在第13次雅思考试后,他终于拿到了5分的成绩,但付出的代价是20多万元的学费和4年的雅思学习生涯。“从没想过会在英语上扔那么多钱,这几十万元都能在西安付个首付了。”

  其实,王康中途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是动辄几万元一期的学费,让他实在无法“止损”,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情。

  对于王康来说,目前最大的烦恼还是没有女朋友。“胸大无脑的我不喜欢,希望到了澳大利亚可以找个聊得来的。”

  阿德:“租房的生活更新鲜”

  ——36岁,头部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北京,未婚

  采访阿德的时候,是晚上10点,他刚刚下班。996是互联网撕不掉的标签,他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还纠正道“其实大家都不止996”。

  2007年毕业时,阿德就来到北京打拼。虽然目前做的还是基层的编程工作,但是他在公司的级别并不低。36岁这一年,他没有体会到太多焦虑。“联系我的猎头挺多的,平台也都不错。”

  阿德有时选择加班,也无非是因为可以报销打车钱。/图虫创意

  不焦虑不代表没有压力。阿德获得高薪的代价,就是要面对永远都干不完的工作。“我上班就像打地鼠,一个bug消灭了,另一个就会冒出来。”14年来,阿德的这把锤子就没有停过。

  有些时候,还会同时有多只“地鼠”一起上蹿下跳。比如熬夜上线产品时,遇到了自己不熟悉的代码,正巧同在互联网工作的女友和他吵架,他也会质疑自己的选择,思考是否应该换个轻松点的工作。

  “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吧,毕竟其他行业给不了我这么多钱。”

  近年来,媒体总是会给35岁以上的程序员贴上各种“焦虑”标签,似乎刚吹完35岁的生日蜡烛,人生所有的希望就跟着一起灭了。阿德对这种说法感到无奈:“都是卖惨博眼球的,你以为被迫失业去送外卖的程序员,其实人家已经有好几套房,只是想体验生活而已。”

  不过,阿德周围的同事并不都像他心态这么好,也有人因为压力大在壮年就已秃顶。那些还没满35岁的程序员,也常常会向阿德表露自己的恐慌。

  谈及未来,阿德终于提供了一点让我“期待已久”的“焦虑素材”。

  作为一个河北人,阿德觉得自己不算真正的北漂。/unsplash

  阿德马上就和女友结婚了,在北京买房这件事不得不被提上议程。其实对于阿德来说,他并不讨厌租房的生活,每次搬家后的陌生反倒让他觉得很新鲜,之所以买房,也多是出于女友的要求。

  一旦有了房贷,就算他们工资尚可,生活质量还是会降低不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自由了”。此外,阿德也担心自己40岁还是在基层,无法进入管理层,“那是真的会有点慌吧”。

  宋伟:“再等等,房价会跌的”

  ——35岁,私企高管,广州,已婚

  35岁的宋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一家六口在广州郊区租房住。

  这么多年,他不是没有想过买房,但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还未能下定决心。

  宋伟的经历,用8字可完美总结:一步踏空,步步踏空。

  距离他第一次看房,已经过去7年,那时他和妻子刚结婚,夫妻二人握着6个钱包,想在广州买一套小三房。但看过几次房之后,中介对他们的态度,渐渐从热情转为敷衍。

  “可能是我要求比较高吧,当时预算不多,但就是想要南向、近地铁、户型方正、有花园小区,哦,市级以下的学区也不行。”

宋伟的看房笔记,他绝对比90%的中介还熟悉广州的二手房。/受访者供图宋伟的看房笔记,他绝对比90%的中介还熟悉广州的二手房。/受访者供图

  意识到自己的预算没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后,宋伟只能转战佛山。2015年。他们和朋友一起去看房,两家人分别看中了同一栋楼的上下层,就在妻子以为能和好友做邻居时,宋伟对于买房这件事,犹豫了。

  宋伟查了下资料,发现这附近之后还会有很多新盘,而且这个地区没有太多利好产业。在宋伟看来,既不吸引人口,房子供应又多的地区,一定不会涨。

  “再加上我当时快升职了,还是想着多拿点钱买到广州,就没再考虑佛山那套了。”

  结果,朋友买了。前年转手一卖,赚了100多万元,添了点钱,如今新房已置换到广州市区。

  “我的心态其实还好,就是觉得有点委屈老婆,隔一段时间搬一次家,确实很辛苦,尤其当时我们已经有一个小朋友了,东西很多很杂。和父母住在一起,我老婆和我妈偶尔还是会有矛盾的。”

  去年,宋伟的老婆怀了二胎,实在无法忍受租房度日,挺着大肚子也要和宋伟每周去看几套房。两个人看了半年,终于相中一套,就快要和业主签约的时候,宋伟的妈妈找来一个阴阳先生算风水,先生看过房子后直说与宋伟八字不合,不能买。宋伟一时又没了主意,踌躇不定之间,业主居然反价30万元。

  宋伟的妈妈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们买这套房。他妈妈认为,涨的30万元都可以在老家付首付了,何必在广州受罪。

没攒够几摞带看报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要买房。?/ 受访者供图没攒够几摞带看报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要买房。?/ 受访者供图

  “我一开始挺烦这种说法的,但是后来也觉得,孩子一出生,用钱的地方会更多。”宋伟不愿为了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他觉得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更不利于夫妻关系。“再等等吧,等老大快上学了再买,广州最近房价涨疯了,调控力度也很大,现在买可能会站岗。”

  买房这件事显然需要两个人说了算,折腾了这么多次,宋伟的老婆只剩无奈。

  对于宋伟来说,虽然目前没房,但是事业和家庭还算顺意,现阶段的他并没有年龄焦虑。现在宋伟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去和朋友钓鱼。“还是应该活在当下吧,房子确实重要,但是千万不能丢了生活。”

  我们发现了时间,也都被困在时间这套系统里。当买房焦虑和年龄焦虑一齐涌入35岁,大家对这种生活的预设,可能都是“没有理由不焦虑”。但这4位受访者,却告诉我们:情况再糟糕,我们也都会找到各自的出口。

  ?作者 | 詹世博

?

曲谱网

曲谱网_:一季度居民收入榜公布!你的收入是多少?

  :一季度居民收入榜公布!你的收入是多少?

  2021年一季度居民收入榜来了。

  记者:李金磊

  近日,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了31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海、北京、浙江位居前三。

 31省份2021年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 31省份2021年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

  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居首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在这份居民收入榜单上,“魔都人”继续笑傲群雄,高居榜首。

  数据显示,上海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48元,位居第一,是全国唯一突破2万元大关的地区。

  北京、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

  北京排名第二,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距离2万元大关一步之遥。

  北京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5元,同比名义增长9.6%。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0.5%,经营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5.6%,财产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0.6%,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3%。

  浙江排在第三名,浙江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3元。

  “苏大强”排在第四,江苏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同比增长14.1%。“粤老大”排在第六,广东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6元,同比名义增长15.3%。

 银行的点钞员在清点人民币。(资料图) 艾庆龙 摄 银行的点钞员在清点人民币。(资料图) 艾庆龙 摄

  工资性收入增长带动居民收入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014元,增长12.7%。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延续上年同期以来增速逐季走高的趋势,保持稳定恢复性增长。

  其中,工资收入是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石。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2.4%。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方晓丹称,一季度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成效持续显现。同时,就地过年使居民从业时间显著增加,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服务业逐步恢复带动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增加,为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打工人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打工人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居民消费支出大幅反弹

  收入增长后,消费增长也有底气。

  在居民收入增长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大幅反弹,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78元,名义增长17.6%,上年同期下降8.2%。从增长趋势看,一季度居民消费已经扭转上年同期以来连续四个季度下降的局面,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从地方来看,上海最能挣钱,但也最能花钱,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72元,全国最高。北京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98元,这两地也是全国范围内两个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1万元的地区。

  你的一季度收入有多少呢?

  有没有多收三五斗?

点击进入专题: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