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路径下 学者建议尽快调整能源结构

曲谱网_:“碳中和”路径下 学者建议尽快调整能源结构
来源:中国经营报
对“碳中和”概念的热议从两会一直持续到一季度末,受基本面利好影响,资本市场上“碳中和”概念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按照中央安排,目前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然而,和欧美市场比,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只有30年,同等情况下,欧盟用了70年的时间,美国则用了43年。
在此背景下,中国实施路径也被世界所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认为,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是未来产业和技术竞争格局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会形成不同的排放路径,当前我们需要解决城市病,空气质量,极端气候和灾害事件等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调整能源结构从而实现降碳目标,正在业内形成更多共识。多位学者也建议,“碳中和”路径下,未来能源结构应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2015)显示,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东中西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为:东部50%,中部37%,西部13%,“碳中和”目标必然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执行)、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在城市“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动力以及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改变,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和促进高质量发展要依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把337个城市的碳和常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跟踪,并建立了全口径的评估体系,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效率,更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一位研究城镇化的学者透露。
尽管如此,“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实施仍然面临了诸多挑战。
贺克斌介绍,这种挑战和我国的能源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目前,化石能源占比中,中国占比高达85%。而欧美化石能源中,煤占比在1%-17%之间,中国高达57%。
“203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煤、电、二氧化碳就要基本清零,非化石能源发电也要达到80%以上,从目前中国能源结构看,未来低碳转型的过程非常艰难。”贺克斌分析。
不过,从全球范围看“碳中和”正在成为世界性话题。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做了相关方面的宣誓,其中有29个经济体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还有9个经济体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
基于此,我国也提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此后,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门也发布相关文件,围绕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话题进行了集中规划与部署。按照安排,“碳中和”目标下,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同时要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曲谱网曲谱网_:瑞纳智能IPO:高毛利率遭问询 大客户“后退”新增产能如何消化?
瑞纳智能IPO:高毛利率遭问询,大客户“后退”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丨IPO棱镜
2020年,瑞纳智能来自税收优惠和补助的金额合计约为4421.88万元,占年度利润总额的比重约为30%,而这一数值已相当于该公司2018年净利润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暖面积迅速增加。巨大的集中供热潜力也为供热节能服务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日,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纳智能)更新了招股书,显示其上市进程又进一步。
本次IPO,瑞纳智能拟发行股票不超过1842万股,募集资金约3.99亿元,将分别用于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实控人为于大永、于华丽夫妇,其合计控制瑞纳智能89.51%的股份。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招股书注意到,虽然该公司目前盈利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依靠税收优惠政策反哺利润、产能利用率下滑仍要扩产问题。同时,其持续走高的毛利率也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
针对上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瑞纳智能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公司回复。
毛利率高于同行频遭问询
瑞纳智能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供热节能产品研发与生产、供热节能方案设计与实施,能为热力客户提供能源计量与数据采集、能源智能控制、数据交互与分析管理等产业链服务。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下称报告期),瑞纳智能营业收入分别为2.07亿元、3.48亿元、4.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84亿元、1.34亿元。整体来看,随着营收利润的逐年递增,该公司综合毛利率也持续攀升,从2018年的53.00%增长至2019年的54.78%、再到2020年的56.43%,两年增长3.43个百分点。
在业务构成上,瑞纳智能主营业务收入则包括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供热节能系统工程和供热节能服务。其中,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供热节能系统工程业务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两项收入合计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61%、92.79%和93.07%。
报告期内,该公司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8.42%、58.96%和59.14%,基本保持稳定;供热节能系统工程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8.66%、44.48%和47.05%,其中2020年较2019年上升2.57个百分点,2019年较2018年下降4.18个百分点。而供热节能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07%、55.93%和61.88%,变化较大,其中2019年毛利率较2018年上升7.86个百分点,2020年较2019年上升5.95个百分点。同时,该公司以上毛利率均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针对该公司毛利率持续走高的情况,证监会在三次问询中均提出了较为细致的询问,包括要求该公司逐类披露同类业务毛利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充分提示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风险等。
对此,瑞纳智能在其更新版招股书中表示,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主要是受该类业务中具体产品内容、型号规格和结构占比,以及销售模式影响;供热节能系统工程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主要因相关产品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且单个项目毛利率水平对该类业务年度毛利率影响也较大。而供热节能服务业务毛利率逐年走高主要因节能效益收入增加。
该公司同时表示,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持续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保持产品价格的稳定,或者成本控制不力,将可能面临毛利率波动的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报告期各期公司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各期利润总额分别下降3.95%、3.47%和 2.71% 。
瑞纳智能综合毛利率及各业务类型毛利率具体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扩产或难消化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招股书注意到,瑞纳智能的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业务具体产品包括超声波热量表、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等。报告期内,其供热节能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0.95亿元、2.29亿元和2.88亿元。2019年较2018年增长1.34亿元,主要是2019年公司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等主要产品销量大幅提高所致。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瑞纳智能的产品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在2017年及2018年的销量分别仅为9套、35套,时至2019年其销量直接飙升至344套,同比涨幅达882.85%。而这其中,潍坊滨投热力有限公司(下称滨投热力)于2019年采购的256套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在瑞纳智能该产品的销量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招股书显示,2018年10月成立刚刚成立的滨投热力,2019年对瑞纳智能的销售金额为0.92亿元,占该公司2019年全年销售总额的26.47%,一跃成为该公司2019年第一大客户。
受益于2019年智能模块化热换机组的销售猛涨,此次IPO,瑞纳智能就拟投入2.45亿元在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每年600套智能模块化热换机组产能。
但是,2020年,滨投热力却从该公司前五大客户行列中消失了,而其消失后带来的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该公司智能模块化热换机组的销量由2019年的390套下降到253套,同比回落35.13%;产能利用率亦从151%下降到87%。
随着滨投热力退出瑞纳智能前五大客户行列,目前该公司前五大客户中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也仅为该公司销售总额的10%左右。没有了大客户加持,瑞纳智能新客户开拓的压力恐将持续,而其能否消化掉扩张的智能模块化热换机组的产能,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瑞纳智能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产能利用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对税收优惠和补助较为依赖
查阅该公司招股书,《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瑞纳智能于2015年6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7月24日,该公司再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公司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报告期内,瑞纳智能享受所得税政策的金额分别为286.87万元、1041.99万元和1367.4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49%、10.39%和8.90%。
不可否认,“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除了是对企业专业能力的认可外,给予企业税费优惠也颇为可观。
此外,报告期内,该公司享受软件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收到的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分别为760.91万元、1033.00万元和1699.28万元,以上优惠金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55%、10.30%和11.06%。
整体来看,该公司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分别为1385.07万元、2491.08万元、3626.53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6.49%、24.84%、23.60%。
加之一些政府补助,仅从2020年数据来看,该公司来自税收优惠和补助的金额合计为4421.88万元,占2020年利润总额的比重约为30%,这一数值已相当于该公司2018年净利润。
可见,税收优惠及补贴已成为瑞纳智能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在其招股书中也坦言,未来若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无法继续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将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曲谱网曲谱网_:开放特许经营的这两年 周黑鸭找到“快乐星球”?
什么是(01458)的“快乐星球”?为了找到这个答案,周黑鸭用了3年时间。
2016年“双十一”,周黑鸭带着只做直营的“倔强”,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随后,公司便因为门店扩张速度慢等原因,进入长时间的业绩滞涨期间。
2016年至2019年,周黑鸭营收从28.16亿元,增长至31.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反观采取自营和加盟并行模式的两大竞争对手。绝味食品(603517.SH)以及煌上煌(002695.SZ),同期营收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6.46%和20.23%。

眼见竞争对手“起高楼”,周黑鸭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上市后的三年间,周黑鸭不断尝试零售新玩法:开发小龙虾产品、与御泥坊做联名口红、试水无人零售门店、开电竞体验店等等。遗憾的是,这一套“组合拳”没有让公司业绩增长泛起太多涟漪。
为摆脱困局,周黑鸭在2019年打出一张握在手里17年的“牌”——开放特许经营。2019年11月18日,周黑鸭在总部武汉举行特许经营签约新闻发布会,并与广西铭和食品有限公司完成首批特许经营商签约。
开放“特许经营”17个月,股价最高涨逾2倍
截至目前,周黑鸭将商业模式升级为“直营+特许经营”,已经过去17个月。期间,公司股价从2019年11月最低的3.59港元,上涨至2021年2月最高11.4港元,期间最高涨幅达到217.55%。

开放特许经营给周黑鸭带来的利益,市场自然拎得清。首先在业绩上,特许经营业务至少可以给周黑鸭带来三笔收入,包括:销售产品收入、特许经营加盟费、品牌管理费。扩大业务规模方面,特许经营能够使周黑鸭充分利用加盟商杠杆资源,实现门店规模快速扩张。
整个2020年,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周黑鸭的产品销量由2019年的35854吨下降至25812吨;营收由2019年的31.86亿元(人民币,下同),下降至21.8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公司每张采购订单的平均消费金额为60.67元,同比轻微下降2.43%。此外,在开放加盟的前提下,公司综合毛利率仍达到55.47%,同比下滑1.07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表明,2020年,产品销量的下滑,并未令周黑鸭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受到重大冲击。这可以使市场对公司特许经营业务后续表现多一分期待。
截至2020年底,周黑鸭门店总数达1755间,同比增长32.95%,其中自营门店1157间及特许经营门店598间,覆盖中国25个省、自治州及直辖市内的151个城市。
据悉,2020年周黑鸭共计接收29000余份特许经营申请,已开业特许经营门店中,发展式特许267家,单店特许279家,员工内创门店52家。全年实现特许业务收入约1.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到6.4%,其中下半年收入贡献约1.24亿元。

据安信国际研究报告,从公司层面来说,周黑鸭特许经营门店的合理利润率在20-30%,高于自营门店。未来公司希望在3年内将自营门店和特许经营门店总数扩展到4000-5000家。2021年周黑鸭计划新开特许门店800-1000家,依旧优先布局高势能门店,社区门店进行初步探索。
稳固基本盘,期待业绩兑现
据市场数据,2020年,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2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行业规模将保持13%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2200亿元。
目前,休闲卤制品行业格局较为分散,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不到20%。这样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周黑鸭通过“自营+特许经营”模式快速扩张。当然,门店规模的扩张,势必要以供应链为基础设施。
周黑鸭在财报中表示,2021年公司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扩张产能,打造一体化供应链网络,优化供应链能力。
据智通财经了解,2020年,周黑鸭完成搭建整合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以单定配”的整体产能统筹与规划能力,通过滚动销量预测来拉动原料采购,生产安排,仓储分拣和物流配送,并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降本增效协调供应链管理与运作。
随着河北沧州的华北工业园、华南工业园等生产设施陆续投产,周黑鸭已形成全国五大生产中心为整体布局。目前在华北、华中及华南已设有空间洁净度为十万级标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中心。新的华东加工工厂已在2021年1月正式投产。此外,周黑鸭目前在华西规划建设一个新的生产中心,预计2022年投产。
有了产能保障,周黑鸭的基本盘更加稳固。投资者也可更好的根据周黑鸭未来开店计划,以及单店平均销售额和利润率来估算公司未来大致盈利水平,从而给出公司一个较合理的估值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4月22日收盘,周黑鸭的市盈率(TTM)达到118.05倍,绝味食品和煌上煌的市盈率(TTM)分别为70.14倍和35.18倍。
明显的,市场已经给周黑鸭未来发展足够高的预期,需要公司用业绩兑现来匹配当前估值。2021年,公共卫生事件对卤制品行业的影响渐行渐远,这或许也意味着,卤制品“三巨头”新一轮的酣战才刚刚开始。
曲谱网相关曲谱
- 音乐安卓版1120发布:智能煲机、智能曲谱等新功能QQ
- 洛奇GM音乐会搞笑登场谱新年欢乐颂
- 歌曲《一生所爱》吉他谱附带解读!
- 葫芦岛11岁男孩获赞“魔音小王子”捡辣条袋上歌曲简谱学习
- 抖音最火的爱情说说短语唯美好听怎么听都不会腻
- 山地垂直自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
- 拱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熊振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同谱全民健身曲共圆体育强国梦
- 收藏好慢慢听!!10首穿透灵魂的英文经典歌曲
- 小提琴演奏家宋晓晨跳楼自杀年仅38岁曝原因引人泪目!悲痛
- 《陈婧霏》:谱一曲仲夏的梦
- 刘涛蒋欣主演《欢乐颂东方卫视首次打造季播剧
- 「知青岁月」两只老虎
- 简朴是种半懂的痛从马云吃方便面咸菜可以知道
- 网易新闻
- 小小说:唱山歌的忧与乐
- 王正谱到张家口赛区检查
- 牢记4点轻松读谱不是梦!?学钢琴如何阅读钢琴乐谱
- 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技巧??五线谱有最快的记忆方法吗
- 听来自星星的孩子为你弹奏爱的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