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未及时披露转让子公司股权事项等 普邦园林及相关高管收警示函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6 12:18
本网讯

本网讯_:未及时披露转让子公司股权事项等 普邦园林及相关高管收警示函

  4月23日,广东证监局披露对广州普邦有限公司、涂善忠、曾伟雄、周滨、马力达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证监会公告〔2010〕12号)等规定,广东证监局组织检查组对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或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

  (一)未及时披露转让子公司股权事项。2018年1月,普邦股份子公司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蓝环保)与有关方共同出资设立沙雅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沙雅深蓝),其中深蓝环保出资1400万元,出资比例为75%。2018年7月18日,深蓝环保与深圳市海恩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沙雅深蓝51%股权作价3200万元转让。该项交易增加普邦股份当年净利润2180.45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4.36%,但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事项。上述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等规定。

  (二)未及时披露重大项目进展情况。2016年11月普邦股份发布《重大项目中标公告》,披露中标郑州高新区市政绿化PPP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约33.2亿元。2017年4月,普邦股份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政管理局签署项目正式合同,并于2017年9月启动项目开工建设,但公司未及时披露该项目的合同签署、开工建设等进展情况。上述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第三十二条等规定。

  (三)2019年年报披露的理财信息不准确。普邦股份2019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不存在委托理财。经查,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1月10日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5亿元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议案,公司2019年度累计购买结构性存款77.9亿元,均已到期,期末余额为零,年报披露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上述情形不符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四十一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等规定。

  (四)商誉资产组信息披露不完整。普邦股份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9.85亿元,且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的组成与前期相比发生了变化,由“直接归属于资产组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各类可辨认资产,以及与资产组不可分割的负债、商誉”变更为“主营业务经营性资产(无现金无负债)”,但普邦股份在2019年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中未披露资产组变化的原因以及前期和当期资产组组成情况等信息。上述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十七条等规定。

  二、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工程项目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2017年12月10日,深蓝环保与中元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元牧业)签订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园大型沼气工程(以下简称沼气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监理人为河北海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关于监理人对工程进度出具文件的约定为“关于进度付款申请单编制的约定:提交当月完成工程量的预算书、监理对工程形象进度的文件”“进度款审核和支付……监理人审查并报送发包人的期限:3天”以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监理人不能按时进行验收时,应提前48小时提交书面延期要求”。合同《补充条款》另行约定了工程款项的具体进度,但未约定监理人对工程进度的确认要求。实际操作中,深蓝环保根据中元牧业确认的工程进度报审表确认收入,缺少监理人确认项目进度的相关文件,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上述情形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等规定。

  (二)未按规定对合并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2015年和2016年,普邦股份先后收购深蓝环保100%股权和北京博睿赛思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100%股权,分别形成商誉2.81亿元和7.7亿元。2016年和2017年,普邦股份均以并购重组相关方实际实现净利润达到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评估预测值为由,未对上述合并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上述情形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四条、第二十三条等规定。

  (三)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充分。普邦股份计提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时,将属于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客户按照集团口径汇总抵消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后计算应收账款余额,并以该口径计提坏账准备。如果集团口径应收账款当期借方发生额大于期初余额的,认为对该集团的应收账款余额均为当年发生,账龄均按一年以内计算。由于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相关账务处理导致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小于公司实际应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上述情形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等规定。

  普邦股份上述财务核算问题导致公司相关年度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的规定。

  普邦股份董事长涂善忠、总经理曾伟雄、时任财务总监周滨、时任董事会秘书马力达,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分别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其中涂善忠、曾伟雄对公司上述全部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周滨对相关财务核算违规问题负有主要责任,马力达对相关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等有关规定,广东证监局决定对普邦股份、涂善忠、曾伟雄、周滨、马力达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本网讯

本网讯_:东京电力:福岛放射性废弃物集装箱或已发生过泄漏

  :东京电力:福岛放射性废弃物集装箱或已发生过泄漏?

资料图:福岛核电站资料图:福岛核电站

  当地时间22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有放射性废弃物的集装箱可能发生了泄漏。3月,东电工作人员曾在集装箱存放区域发现辐射量较大的凝胶状物体。东电将调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据日本《朝日新闻》23日报道,东电称,集装箱的保管方式是三层叠放,最上面的集装箱因生锈而被腐蚀,内部发现积水。下层的两个集装箱侧面已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最上层集装箱可能曾发生泄漏,流出的液体经过下层集装箱侧面后抵达地面。

  目前,相关集装箱已被移至室内存放,曾经发现凝胶状物体的柏油路面也已经重新铺装。凝胶状物体中,释放贝塔射线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为每克23万贝克勒尔。

本网讯

本网讯_:业绩离奇下滑 南极电商又在披露上玩起“捉迷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日前发布财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1.72亿元,同比增长6.78%;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减少1.5%。

  这是公司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同时,体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业务的货币化率,则大幅减少至3.3%,为2017年以来首次低于4%,经营拐点隐隐若现。

  透析南极电商财报,可知业绩下滑的主因在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长11.11%达14亿元,净利润却下降22.84%——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约38%的净利增幅而言,可谓变脸。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金流,公司年末应收帐款大增42.66%,远超2019年增幅。一个细节是,公司改变了应收账款明细披露,分为“组合1及“组合2”来分类,未参照2018年、2019年按照“公司本部(不含保理业务)”“保理业务”以及“时间互联”三项进行详细披露。

  去年下半年,市场对南极电商是否涉嫌财务造假屡有质疑,而今日其四季度业绩意外不及预期,更引人遐想。今年以来,公司已两次抛出回购方案,截至3月31日的回购金额累计达到7.67亿元,但浮亏达到近7000万元,足见投资者信心远未稳定。

  四季度业绩逆转

  全年增收不增利

  分季度来看,在传统的电商销售旺季的第四季度,南极电商营收同比增长11.11%达1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2.84%,仅为4.66亿元。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约38%的净利润增幅,经营情况之异常,令人担忧。

  回顾2020年第三季度,得益于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及经销商品牌授权收入大幅增加,南极电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40%达到8.24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41.94%达到1.32亿元,净利润增幅也达到36.01%,维持了稳定的业绩增长。即使是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也实现了5.28%的同比增速。

  从毛利率指标来看,公司2020年“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以及“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下降了0.10%和2.58%。

  与业绩反转相对应的是,2020年,南极电商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金额)达402.09亿元,同比增长31.58%,同期公司主营的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合计为13.27亿元。

  由此计算,市场最为关心的,南极电商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业务的货币化率(即单位销售额下,南极电商能获取的收入)减少至3.30%,为2017年以来首次低于4%。

  对此,公司在投资者调研纪要中给予的解释是:“同行业中,与国内外主要的头部企业相比,我们的货币化率是有竞争力甚至偏低的”,公司称:“长期看,我们相信GMV和货币化率都能保持比较良好的匹配和增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兼顾客户的利益,不过度要求他们在短期内提供收入指标、货币化率指标,希望大家有比较舒适的环境。”

  电商生态已变

  应收账款增四成

  如今,抖音、快手、以及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模式增长迅猛,而在严禁“二选一”等反垄断监管之下,阿里的电商平台策略也在变化。

  分渠道来看南极电商的GMV分布,占比最大的阿里平台的增速放缓,已成为投资者关心的焦点。在公司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阿里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被多次提及,而“精细经营”已经成为公司在阿里渠道的运营“关键词”。

  但从2020年财报来看,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更令人担忧。2020年,南极电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56亿元,同比2019年的10.78亿元减少了23.79%。

  现金流捉襟见肘背后,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帐款合计达到11.2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90亿元增加了约42.66%。而2019年全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额度仅为6000万元,远低于2020年新增的3.37亿元。

  一个细节是,2020年末,公司将应收账款披露明细,变更为“组合1:除保理业务以外产生的应收账款”以及“组合2:保理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来分类披露;而未参照2018年、2019年按照“公司本部(不含保理业务)”“保理业务”以及“时间互联”三项进行分类来进行披露。

  记者查阅其后投资者调研纪要,其中被投资者问及后,公司才进一步透露2020 年末本部主营业务应收账款为8.55 亿元,时间互联应收账款为2.51亿元。

  照此计算,2020年南极电商仅“本部主营业务”一项应收账款的金额就超过了2019年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

  对于应收账款问题,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坦言:一是采取更严格的管理制度,计提超标准;此外,和客户合作周期较长、友好的,不排除个别坏账,但都在统计和能接受的范围中。公司有信心使应收账款在未来保持更健康的状态。

  回购已浮亏近7000万元

  去年下半年,一篇质疑“某电商”财务造假的研报流出,因其所指业务模式、财务数据等细节的相似,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南极电商,公司股价随即大跌,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2021年1月,证监会表示,已将南极电商的股票交易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督促公司发布了澄清公告,回应市场质疑,同时也要求年审会计师对南极电商2020年度财务报告进行重点审计。

  面对卷土重来的“造假传言”,公司紧急发布回购方案。其中,首批约7.00亿元回购已于今年1月25日完成,累计回购近7249.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5%。紧接着1月28日,公司再抛出不超过5亿元的新回购方案。截至3月31日,公司又回购了约711.07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29%,成交金额6716.03万元。按照最新收盘价(4月21日)8.76元/股计算,两次回购公司已浮亏近7000万元。

  尽管“护盘之心”迫切,但南极电商的股价和投资者信心似乎仍未稳定。回购方案发布至今,公司股票最高触及12.03元/股,但随后又下跌至9元/股上下波动。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本网讯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