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高开沪指涨029 医药等板块领涨

曲谱网_:两市高开沪指涨029 医药等板块领涨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6日电 26日两市高开,沪指涨幅0.29%,深成指涨幅0.47%,创业板指涨幅0.83%。盘面上,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制药、黄金、公交等板块领涨;机场、林业、农业综合、园林工程、装修装饰等板块跌幅居前。
Wind截图
个股方面,1736只个股上涨,其中瑞鹄模具、潞安环能、同有科技等多只个股上涨幅度超过5%。1760只个股下跌,其中奥拓电子、北特科技、SST佳通等多只个股下跌幅度超过5%。
截至上一交易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89.1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4.48亿元,融券余额报924.0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89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70.7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6.15亿元,融券余额报608.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9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692.9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9.83亿元。
从沪深港通南北资金流向看,截至发稿,北向资金净流入1.9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0.74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519.2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19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518.81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3.02亿元,其中沪港通净流入1.58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418.42亿元,深港通净流入1.44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418.56亿元。
平安证券表示,A股仍在震荡盘整期,向上动能的积聚仍需等待更多催化剂上周A股市场受制造业景气抬升而迎来短期提振反弹,而海外市场受疫情等更多不确定性的影响而调整。安信证券认为,短期市场并不面临系统性风险,总体处于震荡格局,配置上要侧重于估值与盈利增长速度及空间匹配度高的品种,同时自下而上挖掘经济修复和转型过程中被忽视的机会,大多数核心资产估值仍需要消化,但非核心资产中的新主线仍在孕育中。当前行业重点关注:医药、电子、食品饮料、家居、航空等。主题关注:碳中和、疫情修复服务业等。
策略上,德邦证券表示,行业配置:超长赛道/极低估值,深挖业绩超预期,拥抱碳中和。1、重视兼具疫情复苏带来景气回升以及低估值高股息属性的银行、高速公路,关注高景气有望维持的半导体、造纸,以及高端化逻辑不断得到印证的啤酒。2、碳中和长期趋势下三条主线:1)清洁能源增量需求——水电、光伏;2)传统高能耗行业减排替代需求——装配式建筑、新能源车;3)新兴高能耗行业龙头市占率提升——IDC。(中新经纬APP)
曲谱网_:职业危害因素不断“上新”,职业病目录何时“更新”
职业危害因素不断“上新”,职业病目录何时“更新”
阅读提示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专业人士认为,应该适时、灵活、适度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关注传统行业的新危害因素和新业态中的潜在职业危害因素,考虑更多行业领域、拓宽覆盖面。
“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4月25日~5月1日,我国迎来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记者了解到,我国自1957年首次发布《关于实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以来,职业病目录已进行过3次较大调整,疾病种类也从14种增至132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有机溶剂、稀有元素等新材料使用增多,新职业不断涌现。专业人士呼吁,应适时、灵活、适度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关注新职业、新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一些新的职业危害因素未纳入职业病目录
“上班太忙,吃饭不规律,胃病快成了职业病”“天天对着电脑,颈椎病和‘鼠标手’都来了,能算职业病吗?”说起职业病,劳动者们常如此感叹。但事实上这些都不是法定职业病。
广义上的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狭义上的职业病是指被列入职业病目录的职业病。
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新职业、新工种和新的劳动方式不断产生,职业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一些新的职业危害因素未纳入职业病目录。
“签劳动合同时,公司只告知了粉尘、噪声、高温和氟化物等4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但工作中我长期接触钴、锑、钡、锆等多种重金属。”在山东一家企业从事金属搪瓷涂层工作的张师傅说,2018年工作时他发觉全身无力、站立不稳、背部疼痛,今年被医院诊断为神经痛。
张师傅认为,自己患病与长期接触重金属物质有关,咨询疾控部门后被告知,“对一些重金属没有检测标准,多种重金属共致疾病,但该病不在职业病范畴内。”
“以前,厂里没有告知清洗剂含何种物质,说是保密配方。”53岁的袁师傅在广东江门务工,长期从事清洗机维修工作。几年前,经常头晕的他申请了职业病体检,将清洗剂送至机构做质谱分析后得知,清洗剂中含二氯甲烷。
吸入二氯甲烷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进而导致头晕头疼。“二氯甲烷虽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里,可它所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并不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袁师傅咨询专业人士后了解到。
“疾病不在职业病范畴内,相关的保障待遇就无从谈起了。”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铁流律师指出。
非工业领域的职业疾病需关注
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关于实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将职业病确定为14种;1987年,我国第一次对职业病范围进行调整,增至9类99种;2002年,《职业病目录》发布,职业病增加到10类超过100种;2013年,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18种职业病。
“从上述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职业病目录调整的周期有缩短趋势,每次都增加了新的疾病种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赵秋生指出。
目前,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以及其他职业病等十类。
在赵秋生看来,上述职业病的致病原因以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为主,更多地关注了工业领域。而近几年欧洲报告的职业病种,排在前几位的则是肌肉骨骼性疾病、心理疾病、头痛、视觉疲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对非工业领域的职业疾病关注度不够。考虑更多行业领域、拓宽覆盖面,是未来修订职业病目录的趋势。”赵秋生说。
传统的职业危害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控制,新的问题已经显现。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表示,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等问题,已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
增加职业病目录开放性条款
“这几年,将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列入职业病目录的呼声很高。但由于职业特异性不足,个人习惯也容易致病,因此难以界定是否因职业造成,纳入职业病范畴有难度。”管铁流认为。
赵秋生介绍,职业病的遴选需遵循五个原则,包括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或剂量反应关系;有一定数量的暴露人群;有可靠的医学认定方法;通过限定条件可明确界定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患者为职业人群,即存在特异性。“应该在符合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伤保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适时、灵活、适度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突出重点职业病种。”赵秋生说。
记者了解到,一些患者虽出现了职业病的症状,但是由于接触时间、接触剂量等不完全符合标准,难以被诊断为职业病。
对此,专业人士指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等四类疾病下设开放性条款,囊括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的其他同类职业病,但仍显不足,建议柔性扩宽职业病范畴,适当增加开放性条款。例如,新冠肺炎不属于职业性传染病,若在职业性传染病下增加开放性条款,即可为从业群体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事实上,柔性扩宽已有先例。在2013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前,滑囊炎的职业人群限定为煤矿井下工人,修改后为井下工人,职业人群范围因此扩大,惠及更多遭受职业危害的劳动者。
管铁流对于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应该关注传统行业的新危害因素和新业态的潜在危害因素,及时划出职业健康保护的“硬框框”,建立职业病目录动态更新机制。
赵琛
曲谱网曲谱网_: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高质量的制造业,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培育创新动能,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着力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高质量的制造业,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艰苦奋斗和后40多年的强力赶超,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经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总体尚存在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不足、产业集群集约能力低、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等问题,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无论是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来说,还是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说,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都非常重要而紧迫。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培育创新动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出口导向下,制造业发展过于依赖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成本优势。我国虽然成为了制造大国,但是却大而不强,在很多领域处于世界生产大分工和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应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重,尤其是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培育创新动能,为发展注入“马力”更足、价值更高、增长更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自主自立是自强的前提,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为此,要夯基固本,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遏制基础产业占比下降趋势;要提质升级,加大制造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促进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要培智育人,重视和发挥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坚力度,为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近年来,政府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大规模持续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还要做好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改变部分社会资金动辄蜂拥到所谓互联网“风口”行业挣快钱的风气,引导社会资本更多进入实体经济,投入到实实在在的产品创新、实实在在的实业发展上去。同时,应支持和推动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更多面向制造业、面向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资金难题。
曲谱网相关曲谱
- 音乐安卓版1120发布:智能煲机、智能曲谱等新功能QQ
- 洛奇GM音乐会搞笑登场谱新年欢乐颂
- 歌曲《一生所爱》吉他谱附带解读!
- 葫芦岛11岁男孩获赞“魔音小王子”捡辣条袋上歌曲简谱学习
- 抖音最火的爱情说说短语唯美好听怎么听都不会腻
- 山地垂直自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
- 拱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熊振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同谱全民健身曲共圆体育强国梦
- 收藏好慢慢听!!10首穿透灵魂的英文经典歌曲
- 小提琴演奏家宋晓晨跳楼自杀年仅38岁曝原因引人泪目!悲痛
- 《陈婧霏》:谱一曲仲夏的梦
- 刘涛蒋欣主演《欢乐颂东方卫视首次打造季播剧
- 「知青岁月」两只老虎
- 简朴是种半懂的痛从马云吃方便面咸菜可以知道
- 网易新闻
- 小小说:唱山歌的忧与乐
- 王正谱到张家口赛区检查
- 牢记4点轻松读谱不是梦!?学钢琴如何阅读钢琴乐谱
- 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技巧??五线谱有最快的记忆方法吗
- 听来自星星的孩子为你弹奏爱的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