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中国未来城市化趋势:人口再集中 农村居民向县城集聚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7 02:07
曲谱网

曲谱网_:中国未来城市化趋势:人口再集中 农村居民向县城集聚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向中心城市区域再集中;全国1800多个县市的农村居民向县城集中——

  我国未来城市化的两个趋势

  姚洋

  城市化意味着中国的结构转型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城市还有集聚和创新的效应,这样的转型能自动带来经济增长。根据我个人计算,过去三四十年里,我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0%左右。城市化对消费的贡献也很大,因为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2.3倍以上。到2035年,城市化率将达到75%,由此带来的消费增加足以弥补老龄化带来的消费下降。

  我国未来的城市化有两个趋势:一个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向中心城市区域再集中,另一个是全国1800多个县市的农村居民向县城集中。关于第二点,我认为未来可能会实现县城和村庄的融合。

  趋势一:人口再集中

  人口再集中,指的是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集中,然后到了城市化区域里又进行分散。这个趋势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发生过,我把它称为人口的“大集中、小分散”。

  比如,美国的地理面积跟中国差不多,人口3亿多,但是摊开美国的地图,会发现美国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包括东海岸、西海岸、五大湖地区,以及佛罗里达州,其他地方人口较少,中西部经常开车一个小时见不到一户人家。另外还有日本,国土面积很小,但人口集中也非常显著,东京——名古屋——大阪这个高铁里程不到两个小时的狭窄区域里,集中了日本全国60%至70%的人口。

  我国未来也会形成一些城市化区域。国家已经宣布了九个中心城市名单,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围绕这九个城市将形成七个大的城市化区域,包括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四川盆地、西安咸阳、郑州开封、京津冀地区。可以预见,到2035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5%以上,全国60%以上的人口将集中在这七个城市化区域里。

  这种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意义是非凡的:第一,进一步集聚会带来更大的效益。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新的增长极,深圳极有可能成为与硅谷并肩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第二,经济地理会发生大调整。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增加,非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下降。第三,会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虽然预计我国总人口将在2025年至2028年开始下降,我国总体房价不会有大的增长,但是,新的城市化道路给城市化区域带来人口的持续增加,将可能导致这些中心城市的房价得以维持,甚至有所上涨,而非城市化区域的房价要维持住就很难,特别是那些人口流出的城市。

  由此,我们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考改革等。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从2012年春天就开始提出,但这个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太激进,比如让县级及以下城市全面开放,只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居所就可以申请户口。这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连美国都有户籍制度。所以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是用居住证代替户口登记,弱化户口所附带的公共服务属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公共服务拉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十四五”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高考是户口最大的福利,我们主张把地方高考和全国统考结合起来,全国统考面向那些户籍和学籍分离的学生,这将有利于大城市地区开放户籍的执行。

  趋势二:县域经济的发展

  未来城市化的另一个趋势是农村居民向县城集聚,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县域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自2014年以来,劳动力流动趋于平稳,跨省流动人数基本停止增长,开始了返乡创业的潮流。我们从这一现象中也要看到乡村隐性失业在增加,因为我国统计失业只统计城镇,不统计乡村。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下一步不能让这些脱贫的人再返贫。因此,我们今后的目标要从脱贫攻坚转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农村继续发展。到2035年我国仍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居住在农村,这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大约三四亿人。即使最终我国城市化完成了,我估计全国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所以,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历史也将证明这一点。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哪里?不是发展农业,因为农业只占我国GDP的8%,15年前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已经来自非农业。未来要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核心必须是为农村居民提供较高质量的非农就业机会。

  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应该实施人口就地城市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然应是主力。举个例子,我的老家江西省新干县在过去十年实现了飞速增长,整个江西省近十年在全国GDP的排位上升得非常快,从垫底省份基本上到了中游,这与江西加入长三角一体化以及大批人口返乡创业有很大关系。

  新干县现在有35万人,支柱产业是箱包产业和灯具产业,都属于中低端产业,其箱包产业占到全国中低档箱包的80%。箱包的利润很低,一个箱包只赚5块钱左右,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就是个福音,因为到工厂里去干活,基本上四五千块钱的月收入就有保障,勤快一点上万也有可能。这些年村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很多人开始买小轿车。农村居民买小轿车是富裕的标志之一,因为小轿车不能跑运输,完全是消费品。

  类似这样发展水平中等偏下的县城,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这些地方仍然应该是主力。所以,有了产业,我们的扶贫成绩才能有保证,乡村振兴才有基础,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最终,乡村将成为中国很多人未来的宜居之所,进县城买房与留在村庄居住将形成平衡。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交通也将更加便利。农村地区单体房屋的卫生设施也可以实现自来水、下水系统、抽水马桶等基础设施的普及。如果能把农村变成宜居之所,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就实现了。

曲谱网

曲谱网_:张九龄新官上任 王九龙现场采访

  张九龄新官上任 王九龙现场采访

  5月1日,德云社天津民主剧场将开门迎客。

  近日,新官上任的九队队长张九龄带着搭档王九龙做客北京青年报全新娱乐视频云播节目“娱见”,节目上线后12小时全网“云播”,点击量累计超50万人次。

  两位90后的年轻相声演员,从德云社九队未来的规划谈到日常相声创作,王九龙更是在节目中接过北青报记者手中的麦克风,“专访”搭档张九龄。

  张九龄透露九队“准确名单”

  此前,郭德纲在德云社封箱演出时高调宣布张九龄将担任九队队长,让这位九字科的大师兄感激不尽。谈到未来九队的发展,张九龄直言:“现在德云社一到八队管理得都挺好,九队要吸取师哥们的成功经验,带着大家慢慢摸索出一条适合九队发展的路,不急于创新。”未来九队的事都是“年轻人在一起商量着来”!

  德云社九队的建立主要是因为天津民主剧场营业,外界对于九队的名单十分好奇,队长张九龄也向我们透露了一份“准确名单”:“除我和搭档王九龙之外,还有刘鹤春和关鹤柏、孙九芳和马霄戎、樊霄堂和张博帅等。预计德云九队最终人数将达到16人。”

  聊到九队将在天津演出,队长张九龄也有些许“紧张”:“我们不管到哪个城市演出都要拿出一些好作品和新作品,让观众们满意。”具体到天津的民主剧场开业,德云社拿出最优质的演出资源,先让九队亮相,随后将由一队开始轮番献艺,德云社最炙手可热的演员都会为九队“助演”。张九龄直言:“不管是不是为了票房,我们想在节目上玩点不一样的。”

  王九龙想撕掉“武捧”标签

  谈及搭档八年之久的张九龄,王九龙直言:“关系不错,希望越走越好!”两位从少年一起走过,相互扶持,提升的是心态和业务能力,不变的是对相声的热爱和彼此的友情。

  张九龄和王九龙在一起接受采访,相比之下平时捧哏的王九龙相对话少,但谈及自己的专业,他又话多起来。此前很多人评价王九龙的相声表演是“武术捧哏”,两个人时常在台上打打闹闹,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但王九龙最不喜欢“武捧”这个标签,想撕掉它。

  王九龙这样理解“武捧”:“用我们行话来说这样的表演就是不会、外行。”虽然观众看着好玩,但他最不喜欢这样的表演形式,“以前年轻,两个人在台上打闹观众觉得可爱、活泼。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演逐渐收敛,用一些文哏代替肢体动作,在逐渐撕掉这个标签。”谈及自己喜欢的相声类型,他说:“在舞台上更喜欢‘子母活’,两个演员你有来言我有去语。”

  都没找着当明星的感觉

  相声这门艺术一直受到大众喜爱,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随笔时代”的特性,在相声作品中展现时代风貌。如今90后相声演员崛起,让这门传统艺术生出新花。在相声小剧场内,粉丝拿应援物为演员助力,拿荧光棒入场将现场变成演唱会,都让相声生态发生了变化。

  如今相声演员也冠以明星、偶像的头衔,作为从小就在德云社学艺的张九龄和王九龙来说,心态上是否有变化?王九龙笑言:“我们算偶像吗?我们头衔总变。”

  他们坦言:自己的定位依旧是“相声演员”,张九龄直言:“相声演员要与时俱进,来看德云社的观众越来越年轻,我们所表演的内容要年轻态,要将传统行业搞得生机勃勃。”

  谈到日常创作,王九龙直言:“我们的包袱来自生活,相声演员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分享最近的趣闻,周边人乐了再进行二度创作。”对于是否会针对年轻观众进行相声创作,张九龄直言:“小到包袱的处理,大到作品的段落,都会符合当下的时代,因为观众不同了,你给大学生讲鬼故事谁信啊?”

  对于相声演员与明星之间的区别,张九龄表示:“相声演员要做明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舞台上要有立得住的作品,演员要拿自己当回事,但也不能不当回事。”如今人气很高的两人,当被问及是否找到当明星的感觉,张九龄、王九龙都表示:“没有!说相声、录综艺、拍影视这都是工作的一部分,这些经历都能变成相声舞台上的包袱,算是创作的一部分。”

  文/本报记者 王磊

曲谱网

曲谱网_:香港与新加坡最快5月26日重启“航空旅游气泡”

  香港4月26日电 (记者 史冰筠)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商经局)局长邱腾华2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因近期香港疫情受控,最快将于5月26日与新加坡重开“航空旅游气泡”。开放首两周往返航班每日各一班,每班旅客200名,此后将放宽至每日各两班。

  邱腾华表示,随着本港第四波疫情渐趋稳定,通过商讨,香港和新加坡就最新的重启“航空旅游气泡”安排达成共识,并在原有的安排上增设更严谨的公共卫生条件,以回应近期疫情的变化,维持该出行计划稳定性。邱腾华表示,原有防疫安排大致不变,包括旅客须在出发前和抵达后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取得阴性结果、乘搭专属航班。

  另外,两地政府采取三项额外更严谨的安排。一,原有安排下规定旅客出发前14天内没有两地之外的外游纪录。鉴于新变种病毒潜伏期较长,此规定的时间不包括之前强制检疫的隔离期;二,在暂停和重启机制方面,原本的安排是如果新加坡或香港的无关联本地病例7天移动平均数字超过5宗,“航空旅游气泡” 安排会暂停两周,新增要求是在符合原本的关卡后,两地须满足其后连续3日无关联本地个案数字每日维持在3宗或以下,而第3日无关联本地个案7天移动平均数字亦不可超过5宗才可重启 ;三,加强接触追踪。香港和新加坡的旅客皆需下载旅行目的地相关防疫追踪手机应用程序。

  除上述安排外,参加香港与新加坡“航空旅游气泡” 的香港居民须在完成接种两剂疫苗最少14天后,方可乘搭专属航班出发前往新加坡。

  邱腾华指出,与新加坡的“旅游气泡”对香港和周边其他国家及地区建立类似的“旅行气泡”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恢复与更广泛地方的商务、旅行往来。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