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气象事业红色基因

曲谱网_: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人民论坛网评 |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清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殷切期望,也为高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时代的呼唤和必然要求。新时代,高校必须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把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任、担大任作为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标,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一切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出发,把理想信念、优良品德、过硬本领和担当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者,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先生”。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努力提升贡献度。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也是人类的思想库,能够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不断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当前,高校当面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任,务必定位高远,追求真理,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类福祉,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要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战略,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不偏离航向、不迷失方向;要“与真理为友”,坚守对“真理”的永恒追求,敢于挑战未知世界,用知识和智慧帮助揭示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作出有益于国家和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解决国家与人类重大问题,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产业技术变革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努力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基地,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高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围绕“卡脖子”问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提升科研原始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化学科设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力争“传递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方略。
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继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只有不断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才能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已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高校理应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内涵式发展。要在“放管服”的改革思路下,合理确定职责权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高等教育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的实际分离;要不断调整和改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向社会和市场办学转变,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向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转变;要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继续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不断释放办学活力,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曲谱网曲谱网_:冈比亚驻华大使:我毫不犹豫选择中国
“我毫不犹豫选择中国”(我在中国当大使)
——访冈比亚驻华大使马萨内·纽库·康蒂
海外网 谢 明摄
“在可赴外常驻的国家里,我毫不犹豫选择中国。”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时,冈比亚驻华大使马萨内·纽库·康蒂分享了主动要求来华工作的心路历程。赴任中国,他期盼能亲身参与到中国的发展中,也希望通过他的努力,推动冈中关系向前发展。
“从小就看到中国人帮助我们”
康蒂来华履职背后,有一份孩提时代结下的缘分。1974年中冈建交后,双边农业合作铺展开来。中国农业技术人员飞赴冈比亚,在遥远的西非土地上挥洒汗水,他们正是康蒂最早见到的中国面孔。“从小就看到中国人帮助我们。”康蒂回忆说,“那时候我还是个小男孩,经常看到中国人在田间给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传授农业知识,帮助我们改良农业生产。”
康蒂同样没有忘记,两国建交后20年里中国对冈比亚的帮助。中国在冈比亚援建了友谊宿舍、卫生中心、独立体育场等很多基础设施。“冈比亚唯一一座国家体育馆就是中国建造的。”他说,“当时两国成功推进了许多项目,冈中合作有很大发展空间。”
上世纪90年代两国关系一度出现波折,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于2016年3月17日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消息传来,时任冈比亚驻古巴大使的康蒂第一时间从哈瓦那向冈比亚总统送去祝贺,表达对复交的大力支持。“我很早就认识到了与中国复交对冈比亚的重大意义。”康蒂表示,“与中国复交是冈比亚时任政府最大的外交成就。”
两国复交以来,双边关系迅速全面发展。2020年由中国政府援建的冈比亚国际会议中心落成,是冈比亚的一件大事。“国际会议中心将成为伊斯兰合作组织2022年峰会的主会场。”康蒂表示,“这个中心是地标性建筑,也是冈中友谊的象征。”
冈比亚学生最喜欢赴华留学
赴华任职期间,康蒂在抗疫斗争中看到了不起的中国力量。回想2020年9月抵达西安的场景,康蒂仍觉历历在目: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严格彻底的消杀措施、完整科学的隔离闭环……康蒂感慨:“每个地方、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这种秩序令人惊叹。”对中国抗疫斗争了解得越多,康蒂对中国的钦佩就越深。康蒂说,中国不仅援助冈比亚防疫物资、分享抗疫经验,还派出经验丰富的抗疫专家组和援冈医疗队共同协助冈比亚抗疫。
经历携手抗疫的患难与共,康蒂对发展对华合作的信心愈加坚定。他说,冈比亚从中国企业承建的高速公路、桥梁、通信等众多基建项目中获益匪浅。两国人文交往也愈发紧密,中国成为冈比亚学生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地。复交5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向冈比亚提供了近900人次的短期培训项目。冈比亚学生最喜欢赴华留学,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冈比亚国家发展的建设者和两国友谊的使者。
“冈比亚各个领域有大量投资机会,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康蒂举例说,冈比亚是个农业国家,绝大多数人口务农,但目前粮食还无法自给自足,包括大米在内的食品主要依赖进口。冈比亚有大片肥沃土地尚待开垦,政府正在加大农业投入,冈中农业合作取得积极成果,未来希望从中国引进更多先进农业技术。被誉为非洲“微笑海岸”的冈比亚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美、人民淳朴热情、文化包容和谐、社会安定有序,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冈比亚旅游业、酒店业、航空业。
“多边合作的最佳典范”
两国关系不断升温背后是中非合作走向纵深。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非友好大家庭从此有了集体对话平台和务实合作机制。2018年,冈比亚总统赴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作为这一重要事件的见证者,康蒂对中非合作论坛的精神内核有深刻认识。他表示,历史和现实有力证明,中国希望与非洲实现互利共赢。20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向世界展现了“多边合作的最佳典范”。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共同制订并相继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数十个中非经贸合作区和工业园区在非洲落地,中国在非洲修建的铁路和公路均超过6000公里,还建设了近20个港口和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130多个医疗设施、45个体育馆和170多所学校……康蒂说,20年来,得益于中非合作论坛的累累硕果,非洲正变得更加健康、更加繁荣、更加宜居。
康蒂表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和一个更强大的非洲将在国际舞台上携手并肩,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好表率。“一个国家如何与50多个体系不同的国家合作?很多国际合作都在效仿中非合作论坛的范例。相信未来非中关系将不断达到新高度。”康蒂说。
毛 莉 张六陆
曲谱网曲谱网_:传承好气象事业红色基因
传承好气象事业红色基因(中国道路中国梦)
70多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深深植根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是气象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而弥新。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是气象事业和气象人的初心所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气象训练队于1945年在延安清凉山成立。学员们在窑洞中以石板为桌、锅灰制墨,掌握了通信技术与观测知识。随后组建的延安气象台是第一个中国人民自己的气象台,毛泽东同志还把珍藏多年的一本《自然地理》送给了气象台学习。可以说,我党领导的气象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根植于红色的土壤中,始终为民生福祉服务。
“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1953年4月,强寒潮给华北农民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毛泽东同志了解后作出重要指示。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气象部门由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1956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人民日报》等媒体向群众提供天气预报,1958年首次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988年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成功发射……秉承初心使命,气象人继往开来、顽强拼搏,发挥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定的信念战无不胜,崇高的理想创造奇迹。漠河北极村气象站每年天寒地冻达8个月之久,出生成长在广东的周儒锵扎根工作30多年,累计传发监测情况报告近10万次,无一迟测漏测、迟报漏报,还把两个子女全部留在了漠河。在“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藏北高原,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陈金水用铁镐刨开水泥地一样坚硬的冻土层,于唐古拉山南麓海拔4800米处建起安多气象站,并树起了“百班无错情”的标杆。扎下艰苦奋斗之根,铸牢服务人民之魂。一代代气象人在红色血脉的传承中,书写着风雨砥砺的奋斗篇章。
从高山、荒漠到海岛、边疆,在抗击台风、洪水、干旱等前线,在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处处皆有气象人为民生需求、为防灾减灾而奋斗的生动实践。“80后”气象人孙立得知南沙岛礁气象站需要人值守,主动申请上岛,努力克服颠簸海路、恶劣天气带来的病痛,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传递重要气象数据。2020年初的武汉,4名党员在除夕夜奋战9小时,建成火神山医院自动气象站,谱写了气象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
一代气象人有一代气象人的责任与坚守。从21人的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到今天10余万气象人的高素质队伍,气象部门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气象事业已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力量,发扬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气象强国,我们一定能奋力书写好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机关党委)
曲谱网相关曲谱
- 音乐安卓版1120发布:智能煲机、智能曲谱等新功能QQ
- 洛奇GM音乐会搞笑登场谱新年欢乐颂
- 歌曲《一生所爱》吉他谱附带解读!
- 葫芦岛11岁男孩获赞“魔音小王子”捡辣条袋上歌曲简谱学习
- 抖音最火的爱情说说短语唯美好听怎么听都不会腻
- 山地垂直自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
- 拱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熊振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同谱全民健身曲共圆体育强国梦
- 收藏好慢慢听!!10首穿透灵魂的英文经典歌曲
- 小提琴演奏家宋晓晨跳楼自杀年仅38岁曝原因引人泪目!悲痛
- 《陈婧霏》:谱一曲仲夏的梦
- 刘涛蒋欣主演《欢乐颂东方卫视首次打造季播剧
- 「知青岁月」两只老虎
- 简朴是种半懂的痛从马云吃方便面咸菜可以知道
- 网易新闻
- 小小说:唱山歌的忧与乐
- 王正谱到张家口赛区检查
- 牢记4点轻松读谱不是梦!?学钢琴如何阅读钢琴乐谱
- 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技巧??五线谱有最快的记忆方法吗
- 听来自星星的孩子为你弹奏爱的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