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开拓乡村振兴 让田野沃土成为金融“热土”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7 12:06
曲谱网

曲谱网_:开拓乡村振兴 让田野沃土成为金融“热土”

  让田野沃土成为金融“热土”(财经观)

  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复制,金融机构必须潜下心、俯下身,探索符合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的金融发展路径

  贷款20万元安装光伏设备,每月还贷2204元,月均发电收益2354元;贷款10年还清,还清后每年能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这是广东梅州市一户农家的光伏发电账本。凭借当地金融机构低息、长期的“绿色光伏贷”,许多农户几乎不花一分钱,就把自家闲置的屋顶变成了增收新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居环境,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光伏贷”找准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多方面共同发力,金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期,人民银行等7部门启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坚实金融保障。银保监会也发出通知,从8个方面提出了今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

  支持乡村振兴,金融大有可为。“绿色光伏贷”等金融产品的成功推广启发我们,开拓乡村振兴的金融“蓝海”,需要金融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把难题变机遇、短板变跳板,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开拓乡村振兴的金融“蓝海”,要以产品创新扩大金融供给。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特色产业和生产方式也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找准服务定位、创新产品设计、优化网点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金融产品。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立足地方实际和行业特色,创新推出“鲜花贷”“大棚贷”“苹果贷”等金融产品,破解了制约“三农”发展的融资瓶颈,也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复制,金融机构必须潜下心、俯下身,探索符合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的金融发展路径。

  开拓乡村振兴的金融“蓝海”,要提升金融普惠性和服务能力。再好的金融产品,如果广大农民用不上、用不起,往往会成为摆设。“三农”领域本身就是普惠金融的重要阵地之一,支持乡村振兴,就要积极发展普惠性银行、保险、期货、债券等金融产品,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农户、小微企业等群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数据显示,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率均超过99%,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76.21%,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大力引进数字技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惠而不贵、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

  开拓乡村振兴的金融“蓝海”,还要加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不健全、信用体系缺失、专业人才缺乏等短板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未来,应下大力气打造适合农村、扎根农村的专业金融机构和人才队伍,并建立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消费者等共同参与的金融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经营行为,让田野山乡的沃土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活力迸发的“热土”。

  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美好画卷,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徐徐展开。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金融机构要潜心培育、精耕细作,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进程中不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曲谱网

曲谱网_:中国记协举办“记者大讲堂”深化新闻界党史学习教育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孙少龙)中国记协26日举办第99期“记者大讲堂”,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红色讲解员为首都新闻工作者讲党史故事,深化新闻界党史学习教育。

  记者了解到,此次来到“记者大讲堂”的10位讲解员是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选手。讲解员们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伟大业绩的奋斗历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诠释了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曲谱网

曲谱网_:【发现最美铁路】重温百年京张,吹响奋进号角

  风雷激荡,时代洪流,沧海巨变。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京张铁路,不仅记载了中国铁路的变迁史,也见证了中国的澎湃发展。如今的京张铁路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奋斗,成长为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智能化高速铁路。

  走进京张铁路,追忆百年历程。一个世纪前,面对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国情,京张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长叹:“莽莽神州岂长贫弱?”并发奋要“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带着这种信念,詹天佑带领学生工人历经艰难困苦,筑就了中国第一条古老铁路——京张铁路,彰显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留下旧钢轨、写有“苏州码子”的老路标、验证京张铁路为中国人自己修筑的旧石碑等宝贵财富。百年之后,中国铁路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350公里时速智能高铁到400公里级高速铁路技术和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已然铺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篇章。而这一切,都要从百年前的先辈们励精图治,救国救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如今的铁路革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展望京张高铁,擎画梦想蓝图。在继承先辈们的精神下,几代铁路人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在同一条路线上修筑京张高铁,又继续传承着中国梦,在中华民族圆梦之旅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京张高铁的修建成功不仅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挥独特价值,也是一条保障冬奥会筹备,助力冬奥赛事磅礴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性工程。京张高铁开通以来,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文、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互通有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强势赋能,与此同时也度缩短了北京至张家口的时空距离,以冬奥会为契机,推动体育、文化和旅游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持续释放高铁的巨大民生和经济红利,带动沿线百姓驶上致富“快车道”。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