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找猪、养猪、杀猪……这个“杀猪盘”涉案金额超600万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7 13:01
曲谱网

曲谱网_:找猪、养猪、杀猪……这个“杀猪盘”涉案金额超600万

  近日,湖南湘潭警方发布了一起“杀猪盘”电信诈骗案件。去年6月23日,湘潭市公安局接到报案称,有市民被人以期货、炒股等“杀猪盘”方式进行诈骗,经过多方侦查,最终警方打掉了这个诈骗团伙,涉案的2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59名受害人遍布14个省区市,损失金额达669万多元。

  湖南湘潭的黄女士是一位股民,在一次与朋友交流股票的过程中,被拉进了一个号称专家的炒股群,然后就被群里的人拉进了一个叫“昌鑫汇”的虚拟投资平台。

  受害人 黄女士:当时只转了一万元进去,赚了一千多元能转出来,我就没去想。

  在这个名为“昌鑫汇”的虚拟投资平台“投资盈利”后,黄女士又陆续追加投资29万余元,但当黄女士想把钱取出来的时候,可就不行了。

  湘潭市公安局岳塘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胡定康:以各种理由拒绝取钱,比如今天平台休息、网络出了点问题。过了几天受害人还要把钱退出来的时候,他就把她拉黑。

  黄女士这才感觉受骗了,赶紧报警。经警方调查发现,股民们投进“昌鑫汇”的钱直接转入到了另一家公司,投资平台上显示的投资额,其实就是一串任由行骗者后台操作的数字而已。在实施诈骗过程中,整个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湘潭市公安局岳塘分局霞城派出所副所长 唐发洋:(电脑安装)自动拨号软件,向这些号码进行海量拨号,同时他们在机器人软件里设定ABC三个等级。A类为意向客户,B类为一般意向客户,C类为没有意向客户。他们会对A类B类意向客户和一般意向客户添加微信,将他们拉入事先建好的大群。

  在微信群里,潜伏的业务员会不定期当托、烘托气氛,吹捧老师专业水平,让群内客户更加相信老师,然后将有意向的客户拉入小群,介绍“昌鑫汇虚拟”平台,以反向操作和收取手续费等方式进行诈骗。

  湘潭市公安局岳塘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胡定康:这个阶段叫“养猪”,当受害人投资很大的时候,平台操控人员也就是公司的诈骗分子,他觉得受害人会把钱全部撤出去的时候,不会追加投资的时候,就会通过网络平台的投资把钱全部吃掉。

曲谱网

曲谱网_:疫情成印度经济复苏最大挑战

  新华社孟买4月26日电 题:疫情成印度经济复苏最大挑战

  新华社记者张亚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初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印度经济增速预期提高至12.5%。如今,正在恶化的新一波新冠疫情给这一乐观前景蒙上了阴影。

  印度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近期连创新高。印度卫生部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较前一日新增确诊病例349691例,连续4天单日新增病例超过30万例。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已成为印度经济持续复苏的最大挑战,其负面冲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抑制经济活动。印度央行22日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名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认为疫情将给经济复苏带来更大不确定性。他们表示,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疫情防控,而当前疫情及各类封锁措施必然影响经济活动。

  印度计量经济学研究所创始人舒巴达·拉奥认为,无论印度是否强化封锁措施,疫情都会冲击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的消费者信心,服务业所受冲击尤其明显。

  二是加剧复苏失衡。不少专家认为,印度经济复苏正呈现“K”型特征,即大公司快速壮大、中小微企业持续萎缩,分化日益明显,而新一波疫情正加剧这种不平衡。

  印度中小微企业员工总数达1.1亿,是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就业部门,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0%和出口的40%。第二波疫情正带来新的封锁,时间越长,中小微企业损失就越大。

  印度零售协会负责人库玛·拉贾戈帕兰说,今年年初,印度零售业已恢复至疫情前的60%至70%,但此后随着疫情迅速恶化,零售业又急剧下跌。

  印度央行前官员杜武里·苏巴拉奥指出,复苏失衡将影响印度经济长期前景。

  三是挤压政策空间。印度先前动用大量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第一波疫情冲击,当前政策空间已捉襟见肘。

  彭博社25日报道,今年以来,印度政府为刺激经济而发行的债务规模将近1620亿美元,央行已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只能依靠非常规政策工具维持借贷成本稳定。如果需要更多资金应对第二波疫情,印度可能被迫发行更多债务,给国债收益率的稳定性带来压力。

曲谱网

曲谱网_: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发生在80多年前的这场战役,习近平为何如此萦怀?

  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发生在80多年前的这场战役,习近平为何如此萦怀?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广西考察,首站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这里正是当年湘江战役中脚山铺阻击战的战场遗址所在地。总书记曾经多次谈起这场惨烈的战役。80多年过去,硝烟已散,思考远未停止。

  这一战,我们失去了什么?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透过这句流传在桂北的民谣,仍能清晰回望80多年前那一场血雨腥风的惨烈战役,那一段长征史上的壮烈悲歌。

  耿飚之女耿莹曾经说:“父亲是湖南人,很喜欢吃鱼,但是绝不吃湘江的鱼。因为湘江战役太惨烈了,多少战友的血都流在湘江。”

  1934年11月下旬,开始长征的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抵达广西境内全州、兴安一线的湘江边,计划渡江进入湘西。

  此时,蒋介石已调集40万大军,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

  11月27日,红一军团主力率先渡过湘江,分兵控制了湘江西岸界首至脚山铺一线的渡河点,并架设起浮桥。

  但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纵队行军速度极为缓慢,直到12月1日才赶到湘江边的渡口,贻误了抢渡湘江的有利战机。

  12月1日凌晨,中央红军在湘江南北两翼部署的阻击线都被压到了绝境,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到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紧急电报,下达“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的军令。

  数万红军将士奋不顾身,向着炮火而去,为了信仰而战,硬是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湘江之战,年仅29岁的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过江任务后,渡江道路已被全部切断。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在昏迷中被俘。醒来后,陈树湘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红三十四师也最终全军覆没。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

  碧绿江水,被鲜血浸染。

  湘江两岸,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明确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

  这一战,我们看到了什么?

  1934年10月,在“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下,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此时,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掌握红军军事大权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已经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而且把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当作所谓“游击主义”“逃跑主义”加以反对和攻击。

  湘江战役之前,毛泽东曾建议红军趁国民党各路军队立足未稳之际,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改变被动局面。但是,李德、博古没有采纳,而是无视敌情变化,一味盲目西进,下达强渡湘江的命令。

  在行军突围中,博古、李德采取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和“甬道”式的行军队形。刘伯承将此比喻为“抬轿子行军”,彭德怀则直接称之为“抬棺材走路”。

  大量辎重物资严重拖累了行军的速度,不到80公里的路程,竟整整走了4天,致使红军掩护部队成建制地被敌击散,甚至阵亡。

  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充分暴露了“左”倾冒险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给红军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最终突破封锁的红军来说,摆在面前的最大命题,是将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这一战,我们获得了什么?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开始后的接连失利尤其是湘江战役的惨痛教训,让越来越多的红军将士认识到,必须改变错误的战略战术,重新回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上来。刘伯承后来回忆,“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湘江战役,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提供了契机。后来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我们党再一次化险为夷,赢得历史主动,创造出四渡赤水河、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大胜直罗镇等英雄壮举。

  历史告诉我们,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拥有坚强成熟的领导核心,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赢得革命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胜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每一段过往,成与败,荣与辱,都是百年大党一路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侯艳

  播讲丨黎春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视觉丨陈括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