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源代码里的新冠疫苗和莎士比亚诗集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7 17:21
曲谱网

曲谱网_:源代码里的新冠疫苗和莎士比亚诗集

  文/张田勘

  在新冠疫苗大战中脱颖而出的mRNA疫苗技术,是通过破译和利用新冠病毒的生命密码来制造疫苗,而病毒的生命密码与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相类似。只不过,生物基因组中的生命源代码是天然的,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和不断改进,而计算机的密码是人类设计的。

  辉瑞/BioNTech的BNT162b2疫苗设计是糅合了生命密码和计算机源代码的原理而研发成功的。BNT162b mRNA疫苗内部的数字代码长度为4284个字符。在疫苗设计时,将这些代码上传到DNA打印机,然后将磁盘上的字节转换为实际的DNA分子。这个过程叫逆转录。

  生命的密码,也即遗传密码或生命的源代码,是由几个基本的碱基进行配对而形成的。生命源代码与计算机源代码的相似性在于,前者是用4个碱基编码,而后者是用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存储和传输信息。在计算机中,8比特为一字节,生命密码则是把3个核苷酸编为一个密码子,包含6个比特的信息。

  当DNA打印机根据病毒mRNA的4284个字符打印出少量的分子后,再经过一系列生物和化学处理,外部用一个脂质包装系统包装,这种分子就转变为mRNA疫苗,可以把mRNA导入人体免疫细胞。辉瑞的这种疫苗每剂为30微克,即包含30微克的RNA。

  自然界的生命系统都在适应地球环境的演化中形成了独特而又相似的生命密码,如果了解和破译这些密码,将为人类创造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抗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产生,便是其中一个最新的例子。

  在没有mRNA疫苗之前,人类研发一种新疫苗和新药物不仅耗时较长(平均约10年),而且成本高(平均约15亿美元)。其原因在于,人类没有能力破译病原体的生命密码。现在,破译了新冠病毒的RNA密码后,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发出了高效、安全的新冠病毒疫苗。单以时间为比例计算,可以节约13亿美元左右。

  不仅如此,依靠破译和模仿生命密码而研发出mRNA疫苗的几家公司将获得巨额利润。2021年1月,研究公司Finaria表示,辉瑞/BioNTech和莫德拉将在2021年新冠疫苗销售中占据最大份额,并在未来三年内共实现147亿美元的收入。

  这种情况也让人看不懂:既然辉瑞公司已经公开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就像UNIX公开其源代码一样,他们还能利用专利和药物销售赚到钱吗?

  这里涉及基因研究的一个长期争论——基因是否有专利?经过多年的探讨,基因专利形成了一些共识。今天,重组基因技术及其专利的保护,成为和基因相关的制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不仅可以让生命和万物源代码传播到世界各国,而且刺激了大量投资,用于新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就是源代码开放和专利保护结合的典范。

  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在山顶上汇合。然而,即便不到“山顶”,自然和人文也可以结合,而且自然与人类的创作可以相融——核酸不仅仅用于研发疫苗,还可以取代计算机,成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载体,DNA图书就是其中一例。

  人类的图书经历了石头书、龟甲书、竹简书、布书(养蚕业与织布提供了布料)、纸书(蔡伦发明纸之后)和数字图书的历程。而全新的图书——DNA(脱氧核糖核酸)图书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

  DNA图书也采用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用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字“0”和“1”与基因的4种碱基进行转化编码、编程,把数字图书所编码的所有文字、图像、符号等再编码进DNA中,制作成DNA图书。在阅读时,再利用DNA测序技术把DNA密码还原为数字编码,就可以解码和阅读。

  DNA图书最吸引人的还是它与传统图书和数字图书相比的巨大优势。它的蕴藏量是无限的,其体积更小,远比光盘、U盘、硬盘更小,而且信息可以长久地保存于DNA中。根据DNA的半衰期,如果在-5℃的最理想条件下保存,DNA的4个碱基可以保存680万年。这就意味着,制成的DNA图书可以保存上百万年。

  早在2012年9月28日,《科学》杂志就发表了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乔治·丘奇等人的文章。他们成功地编码出一本5.27兆比特的DNA图书,书名叫做《再生》。这本书有5.34万个单词,还有11张JPG格式的图片和一段Java Script程序。

  2013年,另一本DNA图书《莎士比亚诗集》也诞生了,由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尼克·戈尔德曼等人编撰而成。该书编入的内容有莎士比亚全部154首十四行诗、一篇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论文的副本(沃森和克里克因此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张戈尔德曼等人所在研究机构大楼的彩色照片、一段这次试验使用的软件算法,还有一段长达26秒来自马丁·路德·金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的剪辑音频。信息总量约739千字节。

  当数字内容编写进DNA后,再用专门的设备合成为DNA《莎士比亚诗集》。在读取或阅读DNA《莎士比亚诗集》时,先把合成的DNA《莎士比亚诗集》放入标准化学试剂,然后再用DNA测序仪根据索引标识,将各个DNA片段依顺序粘贴成原来的DNA序列,再转译到数字文件的二进制码,从而形成电子文件,就可阅读了。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发展前景,并将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5期

曲谱网

曲谱网_:中国侦破文物犯罪案件1360余起 追缴文物26万余件

  北京4月25日电 (郭超凯 张子扬)记者25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该部会同中国国家文物局于去年8月部署开展新一轮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36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280余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00余名,追缴文物2.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48件、二级文物143件、三级文物1600余件。

  各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重拳出击,破案件、追逃犯、打团伙、缴文物,全面推进专项行动,对各类文物犯罪尤其是盗窃石窟寺石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古建筑及其构件、盗窃损毁革命文物等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专项行动中,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重庆、四川、甘肃等地公安机关对2020年以来公安部挂牌督办的20起重大文物犯罪案件持续开展破案攻坚。

  四川省公安机关侦破了16年前四川省图书馆文物被盗积案,追缴了一级文物《金光明最胜王经坚牢地神品第十八》、三级文物《鱼雁集》。

  浙江省公安机关侦破了杭州临安“3.24”系列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成功追缴秘色瓷、金玉腰带等一大批极其珍贵的文物。

  福建省公安机关侦破了漳州“11.23”系列盗捞海底沉船文物案,打掉2个职业犯罪团伙,追缴各类文物1500余件,其中宋代龙泉窑“海捞瓷”800余件,有力保护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安全。

  全国公安机关快破现案,攻坚积案,全力抓捕在逃人员,全力追缴被盗文物,坚决斩断文物犯罪链条。公安部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的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已全部被抓获归案,强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在巨大非法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盗掘、盗窃文物的案件多发高发、类型多样。同时,文物犯罪加速向网上蔓延,日益呈现出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点。

曲谱网

曲谱网_:法医辅警毛陈清:从厨师转行辅警 “对话”死者24年

  法医辅警毛陈清:“对话”死者24年

  现场处理尸体助警方还原真相 巡查看管遗体让家属心安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在一些特殊的岗位上,有一批特殊的劳动者,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年52岁的毛陈清是深圳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辅警队工作时间最长的“元老级”人物。早在1997年,他就加入法医辅警队,如今是法医辅警队的组长。对毛陈清来说,他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由他协助处理的尸体,很多都是非自然死亡,他必须24小时待命,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季,他也要跟带队法医一起立刻赶到现场处理。

  毛陈清笑言,自己是“离尸体最近的人”。除此以外,他每天还要对法医检验中心的储尸冰柜进行巡查,并协助法医进行解剖。毛陈清说,虽然自己不是法医,但经常协助法医完成工作,为平安城市建设作出贡献,所以他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吴迪诗

  常年风吹日晒,工作不分昼夜,让毛陈清的皮肤变得黝黑。52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一些。毛陈清的工作地点位于深圳布吉沙湾的法医检验中心,旁边就是殡仪馆,空旷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安静,平时除了毛陈清和几个同事,这里极少有人出入。而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毛陈清已经整整工作了24年,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从厨师转行辅警

  毛陈清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当时深圳正在大开发,很多行业都需要人,但毛陈清都没有去,直到他听说深圳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需要辅助人员,毛陈清毅然决定报名,第二天就带着行李出发了。毛陈清在四川老家厨艺不错,一开始加入法医检验中心,他主要负责单位同事的吃饭问题,有时候人手不够也会协助法医搬运或处理尸体。毛陈清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是1997年6月28日到深圳报到的,“上班没过几天,就赶上香港回归了。” 当时他每个月有600元工资,还包吃住,毛陈清对此挺满意的。

  “不过说实话,一开始来我以为过来只是当厨子,或者在警犬队帮忙打杂,没想到后来干上了协助处理尸体的工作。”不过,既然已经来了,毛陈清肯定要坚持干下去。

  毛陈清刚到深圳两个月就被叫去现场协助处理尸体,第一次出现场的经历让他至今都刻骨铭心。那是1997年8月的一天,暴雨倾盆,当天值班的毛陈清接到任务,说在一个铁路隧道里发现一具尸体,把隧道的排水口挡住了。毛陈清穿着雨衣雨鞋到了现场,老远就闻到一股臭味,他只能小心翼翼地靠近。虽然24年过去了,毛陈清对于这一幕依然记得十分清晰。当时那具尸体因为高度腐败膨胀得很大,毛陈清吓得直哆嗦,他和4个同事一起合力才将尸体搬上车。当天晚上,毛陈清满脑子都是现场的画面,整夜没睡好。

  而第一次协助法医解剖的经历也让毛陈清格外难忘。他说,他是第一次看到手术刀,那种视觉冲击感,到现在仍记忆犹新。“一开始也是不习惯,慢慢就好了,觉得也没啥可怕的了。”毛陈清说,这是一个逐渐耐受的过程,经过了一年多的锻炼,后来再出现场他就没那么害怕了。

  每天至少“三巡”冰柜

  毛陈清的工作不分昼夜,值班的时候必须24小时待命。接到相关警情,他便要立刻赶到现场处理。这份艰辛可想而知。毛陈清介绍,凡是非正常死亡的尸体,包括自杀、事故死亡等,不分是否涉及案件,都会运到法检中心来确定死因,所以有时候一天出现场的次数会比较多。

  毛陈清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小电视机,闲暇之余能看看娱乐节目,他就感到很开心了。不过,他从来不看恐怖片,尤其是那些跟法医相关的恐怖片。“影视剧中的那些片段都是演绎的,跟我在现实中遇到的法医检验场面有挺大差距。做这个工作20多年,经历过太多了,所以那些电视剧我都不看的。”毛陈清笑着说。

  每天对法检中心的储尸冰柜至少巡逻三次,也是毛陈清的工作内容。冰库里长年保持着零下8摄氏度的低温,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毛陈清行走在其中,一日三巡,不分昼夜。他最重要的职责是检查冷冻设备有没有故障,电路是否通畅,是否有断电,门是否关紧等,因为任何纰漏都可能引起尸体的损坏。而当法医对尸体进行解剖时,毛陈清和其他解剖组成员也须配合法医工作。一具遗体的解剖时间为2小时到3小时,解剖结束后,毛陈清还需要帮忙缝合创口,清理现场、将遗体运回原位。

  毛陈清坦言,做这份工作,没有家人的支持肯定是干不成的。当初,妻子得知他做这份工作时也感到挺意外的,不过她也没说什么,而他父亲得知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为儿子感到自豪。“父亲跟我说,你现在也算是在警队工作了,这也是在为保护人民群众出一份力,你要珍惜这个机会。”毛陈清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儿子的工作很光荣,这让毛陈清更加有干劲。

  毛陈清表示,因为自己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他平时很少到朋友家串门,怕对方有些忌讳。“就怕人家心里有想法,嘴上又不好说,所以我平时基本上不去串门。”

  24年很少回家过春节

  来广东已经24年了,但毛陈清的妻子一直没有陪伴在他身边,因为四川老家还有多位老人需要照顾,妻子脱不开身,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过来团聚几天。24年间,毛陈清回老家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孩子出生的时候我都在深圳工作,等再回去的时候孩子都一岁,会喊爸爸了。”说起这些,毛陈清的眼中闪着泪花。当年舅舅去世,他都没能回去奔丧,这让他感到遗憾。“我小时候在舅舅家住了十年,和舅舅感情很深,但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就没能回去。”在深圳,无数像毛陈清这样的城市建设者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

  只有在节假日不排班的时候,毛陈清才能和同事朋友们坐下来聊聊天,纾解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大儿子已经结婚,他的孙子都快上小学了;小女儿今年也21岁了,大学也快毕业了。毛陈清坦言,自己没什么学问,所以一直希望子女能多读一些书。如今看到两个孩子都还挺有出息,他也感到心里甜丝丝的。

  “这份工作能让人心安”

  在外人眼中,法医辅警这份工作有些神秘,而且格外艰辛,但毛陈清早就习惯了。在他看来,自己是在“守护一个人生命中最后的一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搬抬、看管和协助法医解剖尸体,这些工作内容看起来虽然默默无闻,但因为工作周到细致,不少逝者家属也对毛陈清心存感激,这让他更加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部分家属未来认领、逝者身份无法确认等原因,法检中心还有一些存放多年的尸体不能火化。毛陈清记得,前年有一具存放了十几年的尸体最终经过比对,确定了死者身份。法检中心随后通知死者家属过来确认。那位50多岁的母亲从老家千里迢迢来到深圳后,因为已经十多年没见,并且尸体冷冻多年之后面相也已经有些变化,那位母亲一时无法确认。后来,毛陈清问她记不记得自己女儿身上有没有什么特殊标记,她回忆说女儿脖子后面有一颗痣。最终经确认,那就是她失踪了十几年的女儿。这位老母亲当即就痛哭了起来。她说,自己一直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哪怕她不在人世了,也要带她落叶归根。她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自己女儿的遗体依然被保管得十分完好,也没有被火化,见女儿最后一面的愿望也实现了,她感到很欣慰。最终,这位老母亲带着女儿的骨灰回到了老家,临行时,她拉着毛陈清的手向他表示感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能让人心安,很有价值。”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