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志愿者你的名字叫奉献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1-03 05:43

  “5。12”汶川地震以来,截至2008年6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491。4万名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其中,在川服务14。7万人。

  经四川团省委统计并报经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确认,四川各级团组织累计提供了130万人次(不含献血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服务时间超过464。5万小时。

  这是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2008年终总结时的一组数据。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国人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世界为之瞩目。有国外媒体甚至如此评论:发生在中国的这次毁灭性地震“催生”出以前在这个国家不曾看到的一个现象——志愿者大军。

  丁元竹认为,这样的表述是非常不准确的。“中国早已存在大批的志愿者,说这场灾难‘激发’了中国人的志愿意识和精神更准确一些。”

  诚然,汶川地震后,很多人在并没有人组织的情况下,自发赶赴灾区帮助救灾。“他们的身份很复杂,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公务员……但在灾难面前,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志愿者。也许他们并不在意被称作什么,但在那一刻,他们只是出于一种普通人的帮助同胞的善良之心,这就是一种最纯粹的志愿者精神。”丁元竹说。

  “四川感谢志愿者。”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志愿者感动了四川,也让全世界为之震动。尽管灾区生活艰苦、余震不断,尽管志愿者中的大多数没有医疗、心理救助、救援等专业技能,但他们却仍然以数十万的规模活跃在那里。“志愿者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灾区最直接、最坚强的鼓励。”丁元竹说。

  汶川地震让中国志愿者有了一次集体亮相的机会,也让世界媒体对中国志愿者、乃至整个中国都有了更新的认识。在《被唤醒的中国》一文中,美国《时代周刊》说:中国民众对灾区井喷式的支持是一个启示。人们认识到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对中国人更有信心了。“多数志愿者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完全是自发自愿的,没有任何人的行政命令。他们有的驱车几千公里到灾区救助灾民。”《澳大利亚人报》评论说:“志愿者让人感受到中国温柔的心”。

  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3月31日报名结束,报名人数达到1125799人,其中京外30个省(区、市)报名人数超过29万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报名人数超过6万人。

  这也是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2008年终总结时的一组数据。继汶川地震之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志愿者的热情。

  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表示,从2007年7月份开始,“人大”的很多志愿者就参与了“好运北京”测试赛的一些志愿服务工作。在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期间,“人大”几乎全部的大三学生和相当多的大二学生都放弃了暑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留在北京参与奥运会的志愿工作。奥运会结束以后,很多的志愿者还会继续留在岗位上参与残奥会的服务。

  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民大学。2008年,北京高校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参与到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而新学期开学,全国各地的高校内都有不少没有参加奥运志愿服务的同学,争着到学校的志愿服务中心报名。一时间,校园里助人为乐的事情层出不穷。

  “奥运会是一个全世界融会贯通的平台,它不仅把我们的爱国热情、体育热情提高到一个高度,也让我们在这种国际化的大视野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国的志愿者也通过这个平台开始更深刻地思考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做些什么。”丁元竹说。

  奥运会让中国志愿者获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评价。《纽约时报》在2008年8月11日的报道中说: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大量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相信中国渴望着他人的理解,中国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无疑,中国更是一个满载青春与热情的国度。

  奥运会后,没有人再将“80后”称作“垮掉的一代”,因奥运志愿者而衍生出来的“鸟巢一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同样用他们的无私奉献成就了奥运的无限精彩。

  “200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在这些事情的促动之下,中国的志愿者开始集中亮相。”丁元竹说,集体性亮相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也引发前所未有的公民意识和志愿者精神的觉醒,这是2008年全中国的一大收获。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