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第十九届爱耳日聚焦源头预防我国每年新生23万听障儿童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1-03 14:18

  央广网北京3月2日消息(记者 王晓蕾)明天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6次“国际爱耳日”。今天上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听障儿童公益救助联盟、中日友好医院共同举办了“听见未来·为爱发声——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记者在活动上了解到,我国有0-6岁的听障儿童13。7万,每年新生2。3万,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

  “希望能够通过系列活动向社会普及治疗听障的前进医疗手段,让更多的听障儿童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社会合作处处长邢亚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也希望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帮助听障人士。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在今天的活动上,4岁的伍思诺在舞台上伴合着节拍一字一句的唱着,如果不仔细看,谁也不会发现在她的耳朵上方的脑部有一个小小的“耳蜗”。

  因为出生时听力有障碍,2岁的思诺通过手术安装了人工耳蜗。“现在她的语言水平已经达到了正常2岁的孩子”,思诺的妈妈看着舞台上的女儿欣慰地说着。

  “我国有0-6岁的听障儿童13。7万,每年新生2。3万,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社会合作处处长邢亚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聋九哑”,很多听力障碍的儿童大部分在语言表达上也都存在很大障碍。

  伍思诺治疗时间较早,经过两年时间的恢复,语言水平已经逐步赶上正常儿童。“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我们就是在与时间赛跑”,邢亚静对记者坦言,对于听障孩子来说,耽误一年,能恢复正常语言水平就越困难。

  国内外研究证明,0-6岁是听觉言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听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时间,如果在这个阶段采取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治疗,接受科学的康复训练,多数孩子都能告别无声世界,学会说话,进入普通幼儿园或是学校,与健康的孩子一样拥有美好的未来。

  “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是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在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下,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在邢亚静看来,从源头减少发病率是现在所面临新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听力障碍病因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约60%的耳聋患者与遗传基因有关。并且,我国耳聋基因携带人群较大,正常人群中耳聋基因的携带率约为4%至6%。很多遗传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父母携带相同的耳聋基因,则孩子有25%的概率会是先天性耳聋的患儿,有50%的概率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

  “从先天性听障预防的角度来说,加强婚检和孕检,是目前此类性听障儿童的主要手段”,邢亚静建议,即使是健康父母,在孕前也应该进行基金的检测,以防隐性基因的威胁。

  9月24日是国际聋人日,一群来自于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儿童受邀到深圳金山肯德基天使餐厅,用彩色蜡笔画出了他们的愿望,并用自信的笑容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全国每年约有3万名听障儿童出生,加上一些后天耳聋的迟发性耳聋患者,每年新增听障儿童超过6万名。从即日起,江西省首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项目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这意味着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在江西省全面推进。

  11月6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印发《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工作规划(2017-2021年)》,明确甘肃省将继续实施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每年为100名听障儿童实施救治,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此外,还将建立50个市县级标准化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利用项目经费和医院配套资金配备相关诊疗设备。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