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峄城乡村谱唱幸福和谐曲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1-04 04:17

  日前记者走访了底阁镇部分村庄及街头巷尾,新村、新景、新风貌正在底阁这片土地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民们把自己的感受用和谐的音符谱写成一首首乡村新曲感受着心中的幸福,诉说着这几年农村的发展。

  近期,笔者来到前王村村民徐老汉的家中,笔者拧开了穿着厚厚衣服的自来水管的水笼头,一汩汩清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听王老汉说:“他家已吃了有5年多的自来水,以前都是靠孙子送水吃,烧一锅水,有半锅的碱,现在好了,老了老了还吃上了和城里人家里一样的自来水,老人一脸的幸福与满足。”目前像王老汉家一样,底阁镇46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底阁镇是全市最大的石膏矿区,十多年的石膏开采使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该镇党委、政府为切实解决农民的饮水问题,于2005年3月28日,在望夫台村南部启动了万人饮用水工程。该工程把北部望夫台村的甘甜水引到南部、西部,范围北起望夫台村,南到前王村,西起拉沟河,涉及56个自然村和一个镇北民营工业园区。该工程采取集中供水的方法,建水源地一处,打深机井三眼,铺设主、副管道110千米,总投资560万元。为加强自来水管理,该镇还成立了自来水管理中心,采取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农村供水工程以水养水良性发展。

  在底阁镇侯庄村,70多岁的李玉芝大爷告诉笔者:“过去几辈人做饭都是烧柴火,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还用上了沼气,轻轻一拧就能做饭了,既干净又方便,再也不用烟熏火燎了。”

  笔者在侯庄村走访时了解到,侯庄村已建起沼气池120个,平均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1500余元,节约肥料支出费用200多元,同时,沼气的使用使村民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更足了,他们治理环境、美化庭院、种草养花、改水改厕,村容村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底阁镇把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在后晃村、西南晁村、刘后村、郭楼村等14个村建沼气池2280个。通过沼气的推广使用,昔日的粪水遍地、柴烟四起的村庄,已被今天的“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新气象所替代。

  “一个月前他得了脑动脉硬化,在底阁镇卫生院住了23天,共花费2252元,这不,参加了合作医疗,给报了1800多元钱。不像以前,小病挺,大病等,穷人得重病只有等死的份了,现在为俺农民想的可真周到,农民得病也敢看了。”这是日前笔者在该镇中心卫生院采访时,家住康庄村的村民王广民给笔者说的一些心里话,作为一项惠及民心的重点工程,底阁镇在2005年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镇以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新农合和一体化管理工作,完成新农合筹资80余万元,1-6月份,全镇合作医疗共报销189万元,计11。8万人次。报销金额达到456。8多万元,其中个人最高报销额达2万余元,底阁农民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同时,该镇积极实施镇村卫生院室标准化改造,构建了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一体化管理的格局。此外,该镇还为当年没有享受补偿的参合农民在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查体,并为其建立了健康档案。2007年以来,该镇先后投资240余万元,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建成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健全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廉价、便捷、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现在,喜爱看戏的圈里村72岁老人王全付,再也不愁看戏听曲看戏无着落了,自从家里安上有线套节目的忠实观众,能天天看到自己喜欢的戏曲了。

  目前,在底阁镇像王老汉这样能看到有线万人,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好地了解到外面世界,陶治情操,2006年,该镇把有线电视“村村通”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事日程,投资60余万元在全区率先完成46个行政村的“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为我镇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截至目前,该镇有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