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最爱流行歌报告披露中国人网上听音乐特点:平均每人每年花一块钱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1-14 08:54

  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吕红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今天(5日)发布《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值超过143亿元,同比大增接近四成。除此之外,报告还披露了中国人上网听音乐的各种特点,有些内容很有意思。

  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格式存储,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我国目前是数字音乐第一大国,有着庞大的聆听队伍。像,虽然它只在中国开展服务,但是月活跃用户数却高达2亿,比国外一些平台的全球用户数还高。

  人多容易众口难调,但中国用户上网听音乐的共性特点也很明显。比如,在爱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方面,报告主笔人、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张丰艳就表示,中国人一致度比较高。

  张丰艳:对于主流平台的受众做的调查,发现流行歌曲仍然是占绝对的优势,占将近90%。剩下是舞曲、Rap、Hiphop,各占4%。摇滚、喊麦、民谣等,接近1%。也就是说,细分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

  而在歌手和音乐演奏者的性别方面,国际上,男性受欢迎的程度是70%,但是在中国,这个比例还要再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显示中国人对男性歌手的偏爱之多。另外,中国人最爱听什么语言的歌曲?这个问题报告中也有答案。

  张丰艳:还看到在语言方面,日语比起20年前大大的滑坡,日语点击率只有0。26%,而粤语、韩语等稍微靠前一些,普通线%的绝对优势。

  从聆听时长看,中国网络音乐用户中,每天上网听四小时以上的只占6。7%,而美国13岁以上的用户,平均聆听时长都超过了4小时。

  从花钱的多少看,2016年,中国人均音乐消费只有0。15美元,也就是一块钱左右,是挪威人和日本人的0。7%,美国人的0。91%。

  张丰艳:目前,不付费的人是占到了74%,这是一毛钱不花的。还有一些人,52。55%的人,认为压根儿就没必要花钱。不管多有钱,一旦提到为音乐付钱,就是一句话“我没钱”。

  也正因如此,目前国内音乐平台的主要营收仍然来自广告,同时,原创音乐人的收入也缺乏竞争力。不过,艾瑞行业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吕荣慧认为,随着版权环境进一步规范,中国互联网音乐用户的付费意识将进一步加强。

  吕荣慧:内容付费随着整个中国内容产业的发展,用户对于这块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对于好的内容上的区分度意识也会越来越好,这肯定也是整个数字音乐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品牌力量再受肯定 腾讯音乐娱乐获“人民匠心奖”匠心企业奖,1月15日,中国质量提升高峰论坛暨2017“人民匠心奖”颁奖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经过严格筛选和评审,最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荣获“人民匠心企业奖”。

  酷我聚星推真声音造星计划,发力音乐直播领域,酷我音乐旗下聚星直播近日正式推出2018年最新的主播真声音造星计划,相比以往的酷我真声音活动,酷我聚星加大了2018年度真声音的歌星打造力度与宣传投入力度,利用自身强大音乐平台属性,切入音乐直播这一细分的直播市场,打造出具有酷我特色的音乐直播。酷我聚星此次推出造星计划,重金扶持与打造实力主播,可以看到酷我音乐深度布局音乐直播的决心。

  网易云音乐《音乐好朋友》:以朋友的名义“搞”音乐,《 音乐好朋友》所展示的正是从选曲到改编再到现场呈现这条完整的搞音乐套路。专业性并没有损伤观赏性,节目中穿插的采访内容兼具轻松化跟娱乐化,保证了《音乐好朋友》的良好观感。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昨天(9。5)发布《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值超过143亿元,同比大增接近四成。除此之外,报告还披露了中国人上网听音乐的各种特点,有些内容很有意思。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