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两只老虎还是“两纸老虎”?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1-27 14:27

  《两只老虎》由军歌变成儿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最为熟悉,八零后沾点边,它有特定的人群归属性的,这就决定了《两只老虎》作为贺岁片的主动观影者有一定的时代印记,因为演员阵容也没有小鲜肉,注定和90,00后无缘。所以面对中国目前绝对的中坚力量,面对这些经历时代跌宕起伏、日常生活中又承受各种压力悲欢的观影受众,个人认为太脱离现实的荒谬会显得肤浅,虽然整个社会“娱乐至死”的印记很明显,但恰恰和这一类人不相干,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是务实的,中流砥柱嘛。前阵子有个细节,我陪外甥女看片子,有VIP会员的可以直接看影片,不是会员的要慢慢看完一分钟广告。外甥女说了一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她说花那么多钱做广告,都是给那些连会员都不舍得办的穷人看的!嗯,没毛病(广告商们看了别心痛)。我想说的是:电影阵容确实有诚意,但诚挚的创作不能自以为是。

  我们先不纠结如此低配的余凯旋如何有女友的,被甩了反而是最合乎情理!一些超乎常理的笑料让人不是忍俊不禁而是满脸尴尬满腹困惑,乍看有模样细品又无味。我不禁想问,为了剧情逻辑需要就有必要拉低观影者的审美智商吗?我们生活中这样的笨蛋真的存在吗?这和这些年春晚演小品的男人们总是怕老婆的梗如出一辙,个人觉得是以偏概全,而且拉低了集体审美智商。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相信我们都理解,但前提是让人兴奋欣喜的“出乎意料”一定是在有普世价值的“情理之中”。李安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真心诚意的交流,生活是很空虚的,人生是荒谬的,而深层交流不能明讲,只能靠艺术、靠电影,靠这些虚幻的东西,假设的东西,在里面交流,你才会感觉没有那么孤单,没那么无助。大师的话一定对标生活根基和有延展性的,我们看到李安的电影无论开场雄伟或者平凡,最后都会让人产生深刻的精神愉悦和艺术升华,当然这是“深层次功力”另当别论,观者也会用票房来投票。只是个人觉得本土艺术创作如果更接点地气,真正深挖时代背景和人心的代表元素而不是极端极品,通过创作升华到普世价值后服务观影者,真正让观影者“轻松地”(而不是强加给你的代入感)感觉到世界没那么无助和孤单的最合适的贺岁片。

  正因为剧本的硬伤,演员们凭借演技还是弥补了很多,重点说两位:葛大爷还是葛大爷,首先那种成功者的“稳健”演绎得让人感觉舒服,虽然代入剧情时却发现有点超时空的感觉,但我关注的还是人内心的挖掘,并以此来判定电影深刻与否。人这一生别管会不会成功,都会有各种遗憾:爱情、战友情、亲情……总有情非得已,总有落花流水,我们曾经因不成熟,任性,自私,不理解人生的真谛而错失的无奈感如影随形。剧中的张成功也一样,但他和大部分选择随波逐流的人不同,觉得这是“迈不过去的坎”,希望由绑匪“成全”,我看得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实话讲,我们身边儒雅稳重的成功人士那是见过多少人性丑恶的人,哪个不是血泪汗水走到今天,即使良心未泯遗憾伤感但也不至于“过不去的坎”吧,而且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识人”是很关键的,会和一看就很LOW的绑匪合作,不怕因智商不够“成全不了自己”?这是多强大和多脆弱的心脏在一起的人啊!你身边有这种会为了一棵已经变形的树放弃眼前和未来美好的森林的矛盾体吗?

  即使世间真有这种违背人性和处事逻辑的怪咖存在,艺术化后的普世价值是什么呢?也许我观影的目的性很强,一定要得到内心的价值映射或者现实指引,当我看到余凯旋和张成功最后就是好好活着,余最终有没有接受张那笔钱没有交代,荒诞过程的平淡结尾,个人感觉看似开放性结果交给观者去脑补,其实错过了最后升华的机会。

  好在让我会心一笑的还有范伟饰演的范志刚,算是给整个观影一个清脆的响指,看不见世界的范志刚通过细腻传神的表情和台词,给了我们现实世界的精准拿捏,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就是到位。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