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道教音乐表达了进行法事的人们虔诚的愿望与祈求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1-27 17:20

  道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教科仪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江南道教音乐和全国道教音乐一样,基本分两路,一路为全真派,路为正一派。道教仪典的宗旨在于祭告神灵、消灾祈福、炼度亡魂、修道积德、济物救世。其用途可分为阳事和阴事,即为现世的众生和为死去的亡灵。

  阳事,又称作清醮,主要为祈福谢恩、禳灾消厄、为国祈祥、广求子嗣、神像开光、师徒传戒受授法箓等,属于太平法事。阴事,又称作幽醮,为死去的人们摄招亡魂、阴府指路、破狱点灯、炼度施食、超度来生等。道场仪式包括早课、发奏、开五方、礼忏、进表、诸真朝、五师供、焰口等及与之配应的音乐。

  这众多的仪典,都离不开最根本的斋醮祭礼斋醮是道教特有的祭祀仪式,历来为道士们所视,即通过祭礼与神灵沟通,传达俗世民众的愿望祈求,以冀得到神灵的庇佑,祛病延年、消灾度厄。斋:就是指祭祀前必须清洁身心,戒慎行为表示对神灵的尊敬,取悦于鬼神,达到祭祀目的要求信徒清心寡欲,超凡脱俗,侧重于精神境界的斋戒。醮:是指陈设果脯酒物祭祀天神星宿的礼仪。

  由此可见,斋礼是告祭鬼神,醮礼是历祀星神。醮祭的目的是乞恩消灾,益寿延年。斋醮科仪历经唐、宋、元各代,随着道教的发展而盛行。斋醮仪式中使用了很多赞颂词章和祭祀音乐。用于斋醮道场的乐器,有钟、磬、琴、瑟、笛、箫、笙、管、堂鼓、板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大铙、小铙、铛子、木鱼等,音乐内容相当丰富。

  道教音乐,就是指在举行道教科仪活动时所用的声乐和器乐。道教的科仪主要可分为“玄门日诵”“斋醮炼度”和“神诞祝仪”等三大类。“玄门日诵”有早功课和晚功课,是全真派出家道士在宫观内的必修课。“斋醮炼度”的形式很多,内容都是忏悔谢罪、禳灾祈福和拔苦度亡。“神诞祝仪”是指道教诸神圣诞日的祝仪。道教是多神教,各地宫观所祀香火主神不尽相同,主要有玉皇大帝圣诞、太上老君圣诞、吕祖诞辰等等。

  以上各类道教仪式均有相应的经卷,经文的体裁可分为经、咒、赞、偈、诰等数种,其中经、咒是有节奏、有抑扬顿挫的念诵,赞、偈、诰是用“韵腔”唱的。全真派和正一派所用韵腔不尽相同。全真派所用韵腔是各大道观通用的“十方韵”,即“全真正韵”,韵腔曲调多属五声音阶体系,中板速度,旋法多迂回级进间以四、五度大跳,风格典雅、肃穆。天台山道教南宗洞经音乐是在桐柏宫的道教课诵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具有南宗特点的音乐体系。

  天台山道教南宗洞经音乐可诵经文有75篇,主要用于颂赞神仙、祈福消灾、超度亡灵和修持养炼。其中颂赞神仙的有:《举天尊》《三炷香》《尊赞》《三尊赞》《三宝香》《三宝词等6箱。祈福消灾的有:《宝赞》仅双吊排》《尊板》《花引》《开天符》《小启请《大启请》《小赞韵》《大赞韵》仲中堂赞》《早皈依》《黄录斋》《仰启咒》等24篇。超度亡灵的有:送化赞》《五召请》倩华引《卷帘》《子赞》《下水船》《风搅》仙家乐》伯鹤飞《叹韵》《五供养》《返魂香》《十伤符》《宝录符》《跑马韵》《三奠茶》《达摩引》狮枝雨》猶酒净韵》《五厨经》《歌斗章》嫚澄清》《幽冥韵》《圆满赞》等42篇。修持养炼的有:《澄清韵》《清静经》缟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大神咒》等4篇。

  恫柏宫南宗洞经音乐有“阳韵”和“阴韵”之分。“阳韵”多用于早课和祈福性法事;“阴韵”多用于晚课和超度法事。声乐演唱是其主要形式,它分颂、赞、步虚、偈、吟咏等格式。

  音乐以道教南宗的经文词意为基础,赋予其轻重缓急、高低不同的音韵曲调,表达了进行法事的人们虔诚的愿望与祈求。音乐典雅平和、含蓄内敛,体现了道教南宗提倡内丹炼养、道禅合流的思想,注重天人合一、修身养性,是中国养生音乐的渊源之一。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