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增长45 华夏幸福减值计提182亿

曲谱网_:肿瘤治疗“黑幕”被医生亲手揭开,群情激奋后,现实问题更棘手?
来源:环球人物

卫健委已经表态要严查张煜文章中反映出来的“过度医疗现象”,陆巍到底是为了治病救人还是利欲熏心,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然而,关于“个体化治疗”的争议,恐怕短时间内还将持续。
|作者:隋坤
“我叫张煜,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名普通的肿瘤内科医生……今天要说的是目前肿瘤治疗中出现的大量不良医疗行为和一些肆无忌惮的医生。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财两空的悲剧发生?实事求是地说,很多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
4月18日,张煜在知乎上发文称,自己作为一名一线医生看到了肿瘤治疗中的“黑幕”。他举例称,一位叫陆巍的医生“让患者花费增加10倍,却更早死亡”,并表示这在肿瘤治疗当中不是孤例。随后,他将矛头对准了医疗监管系统。
文章发布后不久被张煜删除,但引发的全网震动仍未平息。
4月19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发布评论,表示“删了帖子但删不了问题”。同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立即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然而,在“力挺张煜、支持严查”的叫好声中,也不乏来自医生群体的另一种声音。
济南某三甲医院医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张煜所说的“过度医疗”其实只是个例,却被公众当作了普遍情况。
还有医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陆巍的医疗方案可能有问题,但类似的“超适应症用药”(注:所谓超适应症用药,是医生借助经验采取的用药方式,没有经过大量人群验证,也没有写进药品说明书),在面对某些极端病例时候是可以理解的。
长久以来,关于医疗监管、过度治疗、医疗红线的话题,每每都能戳到大众神经。而其中问题的复杂性,也远远超出多数人的认知。
花费增加10倍却更早死亡?
张煜的文章一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当前肿瘤治疗中的乱象”“发生不良医疗行为的原因”“一位医生怎样让患者花费增加10倍却更早死亡”以及“他的期望”。
在第一部分中,张煜表示肿瘤疾病的死亡率如此高,原因除了“诊断时已处于较晚的分期”,还与“(某些医生)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诊疗”有关。
“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仅仅我自己就遇到了几十家医院超过百例的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当甚至错误的治疗,即明显违背了肿瘤界公认的基本原则的治疗。”张煜说,这些“不良医疗行为”无一例外地导致患者的花费大幅度增加,并对患者带来伤害和痛苦,甚至有部分患者因此死亡。
北京某肿瘤科医生对《环球人物》记者介绍,张煜文章中质疑许多医院故意不遵从医疗界最权威的肿瘤治疗指南(包括中国CSCO指南、美国NCCN指南或欧洲ESMO指南),可以理解为“医疗界权威组织和部门为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制定的教科书”。
至于行业内为何会出现这种乱象,张煜给出了三个原因:一是缺乏监管;二是“部分医生为了获取利益而进行更改”;三是患者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选择相信医生而难以了解到治疗错误,甚至即使知道治疗错误却也无力反抗”。

张煜用上海知名三甲医院的普外科医生陆巍举例。
他说,陆巍在给一位患者进行诊疗时,用了“目前认为最不可靠的”NGS测序抽血检验,并采取了“奇葩的二线治疗方案”,还推荐了“无效、昂贵、不合法的NKT治疗”,涉嫌“滥用辅助用药”。这个方案让患者“花费比常规治疗高了10倍以上,积蓄全无并欠下十多万债务,但生存期明显缩短。”
因此评价这位同行时,张煜用词颇为激烈:“他(看起来)和蔼可亲,说的话令很多患者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很遗憾,这只是表象,实际上他行为败坏、道德沦丧。”
舆论迅速发酵,网友群情激愤,对张煜“揭露黑幕”的勇气大加赞扬。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转发媒体报道后评论称:“标题有点狠,容易被百姓误解,这些乱象不是医生的问题,是社会和管理的责任,总体可信度和我的支持度90%。”

·张晓东医生微博截图。
不过,也有医生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表示,张煜说的某些情况确实存在,但只是个例,而且对于他的一些提议也持保留意见。
难以推进的“个体化治疗”
张煜不是第一次公开抨击陆巍。
早在2020年10月18日,他就曾在知乎上贴出陆巍针对一位晚期胃癌病人的手写化疗方案,并对该方案提出了诸多质疑。其中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方案中让病人自费进行“动辄超过10万”的NKT免疫治疗,这是“不规范”,“非常不负责且浪费钱”。自媒体丁香园通过采访专家,对张煜的部分质疑表示认可。此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肿瘤科医生对张煜的看法也表示支持,“个人认为,现阶段做这种临床应用的医生没有职业道德。”
从张煜两次发帖揭露“黑幕”似乎可以确认,陆巍医生的确有超越常规治疗指南外的医疗行为,那么到底是治疗指南出了问题?还是医生主观认知局限呢?
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要知道,指南里的治疗方案并不是凭空而来。定这些方案时,相关部门会招募一批志愿者,根据PFS(无进展生存时间)和OS(总生存期),将治疗方案分成了一线、二线、三线。”
“但在许多极端情况下(尤其是肿瘤治疗中),医生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的情况下会选择‘超适应症用药’,甚至有时也会有家属主动要求超适应症用药。这往往是为病人生命做‘最后一搏’。往往这种时候,医生更改医疗方案,突破指南方法进行治疗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如果将此类情况简单地解读为‘医生都是利益熏心’也是以偏概全的。”
在张煜的文章里,“监管”一词是高频词汇,全文共出现了10次。他的观点非常明确——呼吁国家设立不良医疗行为的红线并严格监督执行。
不过,“不良医疗行为”的标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张煜称,“胡乱更改标准治疗方案”可谓是肿瘤治疗中“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对于这个表述,不少一线医生颇有微词。
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每个人体质不同,经济条件也不同。就算是指南里的一线治疗方案,也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
“很多时候,指南里的一线方案是A药+B药,二线方案是C药+D药,但有的患者最有疗效的方案可能是B药+D药。这种时候,医生到底该不该按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再加上病人的经济情况各有不同,延伸到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上就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这是一个人伦道德和医疗技术交错纵横的难题。”
在临床当中,即便医生没有面临病人将要死亡的极端情况,突破指南的‘个体化治疗’也不是多么新鲜的事情。
有医生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如果针对个体化治疗的红线再收紧,那么新的问题也将出现。比如会有医生为了自保,不考虑病人的特殊情况,坚持按指南中的治疗方案用药,这样即便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医生也是不用担责的。”

·陆巍针对某晚期胃癌病人的手写化疗方案。
现实版“我不是药神”争议持续
在采访中,有医生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医疗现状的不满,跟《环球人物》记者谈到了聊城一起案件。
2019年2月,山东聊城某医生为了延续一位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在不获利的情况下,向患者推荐了未经国家批准生产、进口的抗癌药品“卡博替尼”以及购买渠道,后被患者家属,其中的法理、情理引发社会热议,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我不是药神》。
这名医生说:“这起案件对于医生群体影响很大。很多医生从此之后选择‘明哲保身’,不再向病人‘多嘴’。大夫也是人,上有老下有小,为一个病人将自己的一切都搭进去,显然不合适。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吃亏的还是病人。但医生也很无奈。”
本次事件引发热议后,很多肿瘤患者也十分关注后续进展。
一位肿瘤患者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医疗上的标准方案几乎没法制定,要制定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查过程。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肯定希望医生能完全根据我的情况制定方案,而不是严格遵循医疗指南。”
另一位患者比较激动地说:“如果发本指南,然后所有人严格按指南开处方,那医生这工作给干就好了。”“很多医院本来就不给开适应症以外的药了,即便这个药有明显的疗效,我们患者该怎么办?”“给医生一个冒险的勇气!”
但也有人表示担心,如果医生都能不按指南来进行治疗,那么是不是也给个别无良医生留下漏洞可钻?一位患者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如果张煜说的关于陆巍的情况属实,那有关部门还是应该严惩不负责任的医生。”
据《环球人物》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医院内部领导私下叮嘱医生“慎用指南之外的治疗方案,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目前,卫健委已经表态要严查张煜文章中反映出来的“过度医疗现象”,陆巍到底是为了治病救人还是“利欲熏心”,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然而,关于“个体化治疗”的争议,恐怕短时间内还将持续。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趣快排SEO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曲谱网曲谱网_: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增长45 华夏幸福减值计提182亿
:一季度净利增长4.5%,减值计提182亿,净利影响100亿
2021年4月22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股票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公布了一季报。
一季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8.9%至391.20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2.21元,同比增长8.9%;年化营运ROE达20.0%。

从客户规模来看,截至3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超2.20亿,较年初增长1.0%;其中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8457万,占比提升至38.3%。2021年第一季度,团体业务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9%。
此外中国平安在一季报中指出,其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金额为182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00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29亿元。?
从寿险业务来看,平安在一季报中指出,加大了年金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保障产品体系,通过“产品+服务”打造“有温度的产品”,推动业务健康发展。2021年第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189.80亿元,同比增长15.4%;营运利润同比稳定增长4.2%至255.80亿元。
同时,平安寿险改革工程已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在 “渠道1+4”方面,平安寿险持续深化数字化渠道改革,聚焦数字化营业部、活动量管理、数字化增员、智慧培训等四大项目,深耕代理人、银保、电网销等渠道,并进行代理人基本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在“产品1+4”方面,平安寿险持续贯彻落实“产品+服务”策略,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通过布局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疾管理、养老管理等四大服务,全力以赴打造“有温度的保险”。
产险业务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保险费率下降,一季报数量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1.75亿元,同比下降8.8%;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5.2%,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营运利润51.19亿元,同比增长15.2%;“平安好车主”截至2021年3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1.33亿,较年初增长5.1%。
此外,平安第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资产配置持续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2021年第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1%。
银行业务一季度表现也较为。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7.88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101.32亿元,同比增长18.5%。截至2021年3月末,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28,026.10亿元,较年初增长6.8%;零售客户数11,039.94万户,较年初增长3.0%;同时,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0%,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5.16%,较年初上升43.76个百分点。在负债成本优化上进展明显,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存款平均成本率2.06%,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零售活期存款日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8.5%;对公活期存款日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6.5%。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一季度业绩有所回暖,但中国平安在一季报中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公司传统线下展业活动逐步恢复,但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非刚性消费需求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公司长期保障型业务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公司通过强化风险管控、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等举措,积极部署未来,为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侯潇怡 )
曲谱网曲谱网_:机构会诊:钢材持续高温 近期能“退烧”吗?
热点栏目
:[机构会诊]钢材持续高温 近期能“退烧”吗? 来源:文华财经
需求旺季,钢材持续“高烧”。期货在突破5000点后稍作休息,本周再度发起上攻,今日盘中创下纪录高位——5238点;期货三连阳,逼近两周前创下的纪录高位。
当下,限产再度成为焦点,政策落地情况及影响的市场预期是怎样的?高价钢材是否会产生较强抵触心理进而压制钢价?创下新高的螺纹和热卷后市将怎样走?文华财经【机构会诊】板块邀请资深钢材期货专家为您一一分析。
>>>>>>
【文华财经】:唐山丰润区加严减排措施、邯郸环保限产方案终于落地,限产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对政策落地情况及影响您有怎样的预期?限产行列有望继续扩大吗?
金信期货黑色系研究主管 盛文宇:本次唐山丰润区以及邯郸武安环保限产落地基本都在预期之内,对于调坯轧材厂而言,唐山地区高炉限产后本地钢坯价格飙升,轧材厂利润大幅亏损,从经济角度而言本身也有停产的可能。武安地区限产的消息从上周便已在市场中传开,有当地钢厂的领导表述武安地区去年限产便趋向常态化,昨日下发的正式文件中,也有比较科学复杂的评判要求,预计钢厂实际限产执行的影响产量不会很大。放长目光来看,今年仅依靠河北省限产来达到工信部指引的粗钢产量负增长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目前高利润下钢厂可通过添加废钢比例以及提高石入炉品位来尽力增产。所以在“负产量指引”预期之下,个人认为还会有其他省市出台限产减排政策。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软商品研究员 汤冰华:限产以年度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根据绩效评级分数来确定4月21日-6月30日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值。根据Mysteel调研,截至4月21日,邯郸地区高炉铁水日均产量14.08万吨,高炉开工率77.78%。由于唐山限产执行力度较为严格,因此邯郸在二季度限产大概率维持偏强的态势。但由于利润较高,因此非限产区域提产动力较强,导致近期钢材产量特别是螺纹持续回升,市场前期传出其他省份限产的消息,但目前尚未看到正式文件,在钢价较高且引发下游制造业企业抵触,以及上层关注的情况下,预计旺季大范围的减产政策出台可能下降,可能会推迟至淡季公布。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钢材分析师 何建辉:近期唐山限产边际上略有放松,主要是部分此前减产力度过大的钢厂复产,但总的高炉开工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邯郸限产措施大致符合预期,虽然力度不算太大,但表明了政策压产量的决心。2021年1-3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5.6%至2.71亿吨,这就意味着,要确保全年产量不增,4-12月产量同比需下降4.4%。预计未来其它地区也会出台类似限产方案,供应收缩预期仍将反复发酵。
>>>>>>
【文华财经】:传统需求旺季,钢材市场表现如何?市场是否会对高价钢材产生较强抵触心理进而压制钢价?
金信期货黑色系研究主管 盛文宇:目前看今年旺季需求启动较早,需求释放至今已经来到高位,后续边际增量有限,但仍有望维持在高位,需求整体还是看稳。因钢材成本并非施工项目中的大头部分,同时今年大宗商品集体涨价的背景也有全球经济复苏叠加流动性充裕的一致预期,不仅仅是钢材一类品种价格出现大幅上行,所以个人认为下游能够承受钢材的价格上行,最坏的可能性就是通过调节采购的节奏来应对价格持续的上行,如果钢材价格出现回调,下游大概率还是会逢低采购的。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软商品研究员 汤冰华:4月以来,钢材表观消费量一直维持高位,卷螺均较强。目前螺纹钢需求维持在450万吨之上,相比2010年同期高点低5%左右,但比2019年上半年旺季需求增加8%-10%。相比冬储期间,部分地区库存货源分散情况仍一般,终端及贸易商对高价极为谨慎,因此多数按需采购,大量备货意愿较低。区域存在分化,华东、东北表现均较强,而华中、华南相对一般,前期北方与南方价差一度扩大至历史高位,近期伴随区域供应调节及需求恢复,价差逐步收敛。Mysteel统计的建材日成交量要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投机需求减弱背景下,显示刚需仍偏强。卷板下游因需求弹性不同,在价格传导上若于上游,导致利润下降明显,对钢价也是较为抵触,但家电内需及出口均较强,工程机械一季度销量维持高位,后续据悉机械订单有走弱预期,具体幅度仍待验证。由于海外钢价维持高位,与国内价差也相对较大,因此3月出口也明显增加,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消息对短期市场影响减弱。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钢材分析师 何建辉:目前钢材需求处于传统旺季,表观消费量维持高位,环比则出现走弱迹象,库存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去库持续性有待观察。随着钢价大幅上涨,近期下游接受程度明显下降,贸易商也出现一定的畏高情绪,投机性需求降温,现货成交高位有所回落。当前市场的核心仍是旺季供应释放受限,不过大宗商品持续大涨已经引起高层注意,后期关注政策上是否出现调整。
>>>>>>
【文华财经】:当前螺纹及热卷主连均已刷新上市来纪录高位,对后市走势您有怎样的判断?
金信期货黑色系研究主管 盛文宇:基于“碳中和预见负产量”的核心逻辑,个人对钢材不看空,但是政策目前落地的速度有些慢,不管是出口退税减少抑或是其他区域的限产政策。从微观层面看,目前黑色板块各品种的逻辑交易的都比较充分了,接下来如果继续走强的话可能又得归功于“宏观逻辑”了,但是宏观预期的风来的快去的也快,不排除整体氛围冷却后钢材以及黑色板块会出现回调,但是回调之后依然看好政策指引,还是看涨钢材。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软商品研究员 汤冰华:伴随钢价涨至历史高位,同时利润也较高,因此整体估值进入高位区间。盘面低基差显示利多因素在盘面已部分交易,进一步大涨还是要供需两端出现更强驱动。限产范围扩大使供应收缩预期再次加强,特别是压减粗钢产量目标始终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不排除淡季会扩散到河北以外区域。需求从历史看,5月之后边际有回落趋势但总量还是有望维持在偏高水平,因此更多还是要关注6月淡季以后的需求表现,特别是市场近期不断反馈资金偏紧、下游制造业接单下滑的信息。因此五一前考虑高去库的延续,结合供应继续收紧的消息,价格支撑仍在,调整空间有限,拉长来看,5月下旬以后压力可能会加大,届时还是要关注是否有去产量政策措施出台及需求表现,整体在对地产建安投资不悲观的情况下,年内螺纹或将偏强运行。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钢材分析师 何建辉:短期来看,旺季需求良好叠加供应释放受限,钢材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乐观情绪驱动下,预计钢价将维持强势。中线来看,需求面临环比走弱压力,而目前受抑制产能并未退出市场,如限产边际放松,高利润下产能恢复速度较快,钢价或阶段性承压。从全年来看,需求韧性较强,压产量目标会反复发酵,钢价整体偏强运行。
曲谱网相关曲谱
- 音乐安卓版1120发布:智能煲机、智能曲谱等新功能QQ
- 洛奇GM音乐会搞笑登场谱新年欢乐颂
- 歌曲《一生所爱》吉他谱附带解读!
- 葫芦岛11岁男孩获赞“魔音小王子”捡辣条袋上歌曲简谱学习
- 抖音最火的爱情说说短语唯美好听怎么听都不会腻
- 山地垂直自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
- 拱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熊振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同谱全民健身曲共圆体育强国梦
- 收藏好慢慢听!!10首穿透灵魂的英文经典歌曲
- 小提琴演奏家宋晓晨跳楼自杀年仅38岁曝原因引人泪目!悲痛
- 《陈婧霏》:谱一曲仲夏的梦
- 刘涛蒋欣主演《欢乐颂东方卫视首次打造季播剧
- 「知青岁月」两只老虎
- 简朴是种半懂的痛从马云吃方便面咸菜可以知道
- 网易新闻
- 小小说:唱山歌的忧与乐
- 王正谱到张家口赛区检查
- 牢记4点轻松读谱不是梦!?学钢琴如何阅读钢琴乐谱
- 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技巧??五线谱有最快的记忆方法吗
- 听来自星星的孩子为你弹奏爱的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