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批宅地集中供地83宗 占全年宅地计划供应量三成

本网讯_:蔡昉谈“认识新发展阶段”
2021年4月20日上午,“孙冶方大讲堂[1]”第二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孙冶方报告厅举行,一百五十多位科研人员和多所高校在读学生到场聆听。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担任主讲嘉宾,主讲题目为《认识新发展阶段》。
讲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群慧的致辞后正式开始。
蔡昉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纵览全文,一条主线贯通始终,即“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新”体现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深入理解和把握“三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新”也已成为理解中国当下与未来的关键词,这其中认识新发展阶段是理解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蔡昉认为,新发展阶段的核心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纵向来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当前我国进入十九大提出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启之年,已经处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认识新发展阶段就是认识该阶段的特殊挑战与机遇。从经济史的发展来看,一次严重的冲击可能使一些缓慢变化的长期趋势提前发生,使慢变量变成快变量,长期趋势可能提前兑现。例如,世界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破灭,使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停滞的新常态。
蔡昉说,我国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存在挑战。从供需角度来说,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到达峰值,随后进入负增长,该情况逆转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改善、资本报酬率和资源重新配置的效率,从而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形成供给侧的冲击。根据2015年联合国的预测,2025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峰值,这将会带来需求侧的冲击,也是一个崭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高度吻合,说明这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需求侧冲击。虽然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等同比较优势丧失,制造业比较优势显著弱化,制造业比重早熟型降低,进而削弱我国实体经济和就业质量,但这总体上仍是供给侧的冲击。供给侧冲击转化为需求侧冲击的主要表现为出口减速和投资意愿减弱,然而,人口负增长将会进一步弱化需求因素。特别是老龄化的影响,老龄化的现状和老龄化的预期抑制了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口的消费,带来新的需求侧冲击。
从短视角和长视角看,老龄化抑制需求的效果是慢变量,需要避免因新冠疫情冲击将其转变为快变量,使需求冲击提前到来。从短视角来看,宏观经济冲击必然出现“创造性破坏”。新冠疫情冲击了供需两侧,复苏瓶颈则是消费。一是因为失业和就业不足的经历抑制了居民消费,二是因为自然失业率在冲击后往往会有所提高。从长视角来看,我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是缓慢下行的,但在可见的未来仍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潜在增长率水平及能否实现则是我国面临的长期需求侧挑战。具体来看,即2050年之前潜在增长率都保持在世界平均值之上,缓慢地趋向“平均值”。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伴随着老龄化凸显,学者对于能否超越美国也提出了质疑。蔡昉认为,这个质疑中忽略了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潜力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潜力。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推动改革挖掘这个潜力,使其转变为改革红利,是保障我国潜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谨防“日本病”即长期停滞,其表现为“三低两高”:低通胀率、低长期利率、低经济增长率、高负债和高龄化。蔡昉提出,在长期发展中,我国一是要避免潜在增长率快速下降,二是要避免需求制约导致实际增长率大幅低于潜在增长率。
蔡昉表示,为了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好的发展目标,供给侧与需求侧都需要不断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获得新动能。创造进、退、生、死机制,防止资源配置僵化或“逆熊彼特化”;阻止制造业发生早熟型萎缩,避免资源配置退化或“逆库兹涅茨化”。需求侧改革着眼于促进双循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结构,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同步;改善收入分配,打破阻碍消费的分配效应;加大再分配力度,实质性缩小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同时,我国老龄化将继续,因为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和避孕手段可及性提高等因素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可逆转。因此,为更好的应对老龄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倡终身学习、反对歧视、提高劳动参与率以及更普惠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要求,就意味着我国潜在增长率可以达到高位预测的结果,需求侧因素能够为实现潜在增长率保驾护航,按世行标准,我国2025年进入高收入行列(人均12535美元),2035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23000美元)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撰稿:蒋维慎, 编辑:孙靖芳)
[1]孙冶方大讲堂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开办的一个系列专题讲座,主讲嘉宾来自于社会各领域的权威人士,内容聚焦经济话题。讲座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冶方先生的名字命名,旨在打造一个解读国家经济现象、经济政策,阐释社会和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高端学术平台。
趣快排SEO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趣快排SEO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网讯本网讯_:济南首批宅地集中供地83宗 占全年宅地计划供应量三成
:济南首批宅地集中供地83宗,占全年宅地计划供应量三成
4月23日,山东济南迎来“两集中”供地下的首批出让地块。
从槐荫区挂牌宗地情况看,总面积667亩,仅次于市中区。传统供地大户历城区有13宗土地挂牌,面积约513.6亩,分布在章锦、郭店、新东站等片区。
(部分)首批集中出让用地挂牌出让公告今年2月24日,一份网传文件显示,按照住宅用地分类调控文件要求,22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将实现“两集中”。所谓“两集中”,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随后的2月26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公开表示,今年要求各地进一步将住宅用地出让信息合理适度集中,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应,让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充分掌握信息,形成合理预期。
济南市自然资源局则于2月25日发布工作动态明确,研究部署全市2021年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工作。会议强调,对于住宅用地“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全年将分3批次集中统一发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挂公告并实施招拍挂活动新的政策要求,要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做好研判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供地时序,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提高集中组织能力,切实保障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济南日报》报道指出,自今年2月底22个重点城市确定实行“两集中”供地新政以来,包括济南在内,至少有12个城市已集中出让首批土地或集中发布挂牌公布。大手笔土地供应势必带来土地交易额的大幅度飙升,自2015年济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全面网上交易以来,2016年“6·30”、2017年“6·30”土拍规模分别超3000亩、近2000亩,因此,今年首次“两集中”供地规模和交易金额都将创下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可以降低单一项目竞争的热度,降低土地成本。22个重点城市占全国土地市场金额口径比例大约为43%,也是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区域。集中供地带来的参拍企业数减少,竞争格局改善,降低地价,除控制房价上涨外,也会改善企业盈利。
本网讯本网讯_:瑞士信贷盘前跌56,公司第一季度盈转亏
(CS.N)盘前跌5.6%,公司第一季度盈转亏,预计第二季度因爆仓事件损失6亿瑞郎。
本网讯相关曲谱
- 音乐安卓版1120发布:智能煲机、智能曲谱等新功能QQ
- 洛奇GM音乐会搞笑登场谱新年欢乐颂
- 歌曲《一生所爱》吉他谱附带解读!
- 葫芦岛11岁男孩获赞“魔音小王子”捡辣条袋上歌曲简谱学习
- 抖音最火的爱情说说短语唯美好听怎么听都不会腻
- 山地垂直自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
- 拱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熊振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同谱全民健身曲共圆体育强国梦
- 收藏好慢慢听!!10首穿透灵魂的英文经典歌曲
- 小提琴演奏家宋晓晨跳楼自杀年仅38岁曝原因引人泪目!悲痛
- 《陈婧霏》:谱一曲仲夏的梦
- 刘涛蒋欣主演《欢乐颂东方卫视首次打造季播剧
- 「知青岁月」两只老虎
- 简朴是种半懂的痛从马云吃方便面咸菜可以知道
- 网易新闻
- 小小说:唱山歌的忧与乐
- 王正谱到张家口赛区检查
- 牢记4点轻松读谱不是梦!?学钢琴如何阅读钢琴乐谱
- 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技巧??五线谱有最快的记忆方法吗
- 听来自星星的孩子为你弹奏爱的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