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疫苗起作用了!英国疫情迅速消退,接近零病亡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4 18:39
曲谱网

曲谱网_:疫苗起作用了!英国疫情迅速消退,接近零病亡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英国和新冠病毒相关联的病死人数迅速、持续降低,预计将于近期趋于零。英国总的新冠病死率为每10万人口183例,从疫情以来,首次跌出病亡率最高的国家前20名。

  据英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22日,英国过去七天内,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数为17296人,环比下降7.4%。

  过去28天内感染新冠病毒、且在过去七天内病亡的患者为156人,环比下降26.1%,病亡率趋近于零。

  过去七天,英国新增住院人数累计为1191人,环比下降19.7%。

  与此同时,英国检测数持续攀升,过去七天接近700万人次接受了检测,环比上升6%。

  牛津大学教授Jason Oke博士称,根据目前每天大约100万人的检测规模,确诊量仅为数千,而病重需要住院接受治疗的人数仅为一两百的情况预测,新冠感染导致的病亡也将“大大地降低”。

  英国曾在1月19日创下有史以来单日新冠病毒感染者病亡数最高的一天,当天,136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幸离世。

  不过,英国统计局4月22日发布的一批数据表明,自去年10月份以来,新冠感染已经不再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主要死亡原因。该病毒是3月份的第三大杀手,在48551例死亡总数中仅占9%,即4387例,低于老年痴呆、心脏病(均占10.1%)的比例。

  根据官方数据的分析显示,英国的新冠病死率为每10万人口183例,从疫情以来,首次跌出病亡率最高的国家前20名。

  英国一度是全世界疫情病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借助疫苗接种的迅速推进,明显降低了重症和病亡人数。

  根据英国政府的数据,截至4月22日,该国已经接种了4445万剂疫苗,其中已经有大约3326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超过1100万人接种了两剂。

  换言之,大约63%的成年英国人已经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21%的成年人完成了两剂接种。

  在七大工业国等主要经济体中,目前英国的疫苗接种率遥遥领先。

曲谱网

曲谱网_:美元日元下滑给华尔街空头些许安慰 摩根大通预计日元有望升至104

  今年年初,华尔街颇具人气的一项预测是美元/日元将会贬值,如今这一预测或许终于成真了,但是起点也高得多。

  第一季度美元/日元飙升7%,而美国国债收益率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但现在收益率可能已经触顶。随着传统的经济基本面利好日元,美国总统乔·拜登庞大的财政开支计划亦是如此,对于美元来说,可能面临双输的局面。

  “目前日元升值的风险加剧,”日本市场研究主管Tohru Sasaki表示,他预计日元兑美元可能升值近4%,至104。“美元的升值受到了投机性日元空仓增加的驱动,而在某个时点将会逐步平仓。”

  杠杆资金开始大幅削减日元空仓,3月底触及逾两年高点以后,已经削减了超过25%。受此提振,日元本月反弹了超过2%,但仍旧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差的十国集团(G-10)货币。伦敦时间周四8:00,美元/日元下跌0.2%,报107.86。

  2021年初,颇受欢迎的预期是日元兑美元料将升至100的水平,但随着美国与日本之间收益率差的扩大,最终反而跌至了111。收益率差掩盖了传统的经常项目因素的影响,而美国的经常账逆差膨胀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眼下看来,日元的跌势过度了。2019年,曾有数月收益率差比3月份更大,当时美元/日元则在105-108的区间交投。

  “预测美国10年期收益率等同于预测美元/日元,”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学家Daisuke Karakama表示。美债收益率“不会显著升破2%,这超过了美国的潜在增长率”,他预计今年美元/日元的底部在106。

  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对今年剩余时间美元/日元的预期中值为108,与目前水平相当。如果将摩根大通的Sasaki所预测的104与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相比,看涨程度将位列第二,与近期集团的12个月预测103基本相符。

  如果全球经济复苏如预期积聚势头,推升日本的进口和投资外流,那么日元的确面临长期阻力,将会限制涨幅。

  外汇策略主管Yujiro Goto表示,“这样的情况可能妨碍日元兑美元升值,与去年年末的情况类似”,当时逼近了102。“海外直接投资的反弹将抵消经常账的失衡。”

曲谱网

曲谱网_:何小鹏:危机感不来自极氪和华为

  来源:出行百人会

  撰文|周培编辑|周长贤

  “极氪001上市的时候,P7有没有危机感?”

  “没有。”

  提问的话音刚落,何小鹏直接否认,依旧是熟悉的干练和果断。云淡风轻的背后,是来自新造车势力技术专业户的底气。

  这是何小鹏第二次参加上海车展。回忆起2019年第一次来的时候,当时小鹏汽车的周围都是新造车公司的第一款车,大家的将来都生死未知。那时候李斌还在说,蔚来住在ICU,重症待治。

  这次来,小鹏汽车的四周都是新造车企业,有一起走过生死线的“老面孔”,还有初来乍到的“集团新势力”,华为、极狐、极氪、恒驰,一个赛一个名头大,占据了流量最大的展馆,而前来小鹏展台拜访取经的传统车企掌门人,更是一个接一个。

  新人们,从未想过要谦逊,一上来就带着科技公司的范儿,大打“科技牌”和“流量牌”,占尽上风。“您会担心局面被冲击吗?”问题也问得直接。

  “我一定不担心,做一家企业,一定是一个短线和长线”。倚天剑屠龙刀,必不可少。“不管别人怎么说,一步一步做大才是最好的”。

  那么,小鹏做的算好吗?

  至少从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的愉悦心情,能够看得出轻松。坐拥三款车的何小鹏,在不到一个小时的专访里,侃侃而谈。

  6年前,UC以互联网史上最高并购价格卖给了阿里巴巴,财富腾空而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造车这份创业上大笔投钱。那时候的他,也不知晓这样的选择是否稳妥。

  当时,何小鹏的同学这样形容他,“内心有一团火”。6年后,答案有了一些眉目。

  一大波的新车杀到了门口,何小鹏却淡定地把这个电动智能化爆发的车展,定义为“智能汽车爆发的前夜”。刚刚亮相的小鹏P5,看起来正在遭遇着前后夹击的局面。还有人担心,搭载了XPILOT 3.5的P5,会不会分流P7的销量?

  问题大同小异,何小鹏的回答却带着有选择的反思。从2015年开始研究智能电动化开始,几近6年的风风雨雨,让他对“智能电动车”的思考,愈发深刻。

  他首先对P5和P7做了区隔。“销量上面不会有任何问题,就是两种不一样方向。”

  P7以性能颜值个性为主,P5以家庭空间新的智能为主,价位不一样,续航不一样,成本不一样,平台不一样,这个差异很大。

  然而,人们翘首以盼的预售价格,依旧没有出现在上海车展。这次亲自站台的何小鹏,简单谈了P5各个层面的产品力与设计理念,便宣布,“P5开启预定”。

  他非常有信心,P5销量会超过现在其它车。

  从官方政策来看,在APP、官网、微信小程序上,用户能以99元抢先预订P5。老车主还能享受专享权益:优先提车权、价值2万多元的终身用电无忧礼包,包括终身超充免费、专属家用充电桩、便携式充电盒、反向充电器。

  至于这个“其他车型”是自家P7,还是四周的造车新面孔,他没有多说,当然预期销量也没有说,只留下一句话。

  “我说自信是凡尔赛,不自信就是没有信心,我们内部定了很高的要求。”

  信心得益于,P5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有了质的进化。

  “我们经历了差不多七年自动驾驶研发,三年量产实践,实践当中有无数挑战,我们P5已经能够在相对缩减的成本里面做到自动驾驶,这个能力巨难。”

  目前,小鹏汽车总员工数大约在10,000人左右,其中智能化相关的研发人员有接近2,000人,而且每年小鹏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了20亿元。

  作为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小鹏P5的双激光雷达组合为整车前方提供150°宽点云视野,P5 在 P7 的基础上增加了 2 个 Livox 定制的激光雷达,实现部分城市路况下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有了质的飞跃,可控的成本、更低的门槛,提高了用户普及率。“一定要找到合理的价格,不合理的价格是没有生命周期的”,他说。与此同时,从P7身上就受到好评的智能座舱,在P5上也进行了更多迭代升级,主打“23小时概念”。

  不过,他仍旧坦诚,承认在销量上有追赶策略。

  尤其是华为进场之后,是否会被冲击,是否会有压力,频频被问及。所以在专访开始的第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和华为的合作模式?

  何小鹏做了这样的回答。“这种模式以前在做 UC 的时候做过,后来死得很惨。”不过,大家在笑过之后,后面他又认真地补了一句,“华为的模式非常不错,但长线并不看好”。

  华为和Mobileye的策略一致,都是把L4自动驾驶的高阶能力下放到L2级别。造车赛道再次拥挤起来,小鹏必然会遭遇到一些冲击。但他仍旧认为,现在整个市场丢大馅饼接不住,都要打基础。

  市场和探索经验带来了自信,他认为城市 NGP 有很多特点比今天华为看到的要好,“真正的在 P5 正式发布会上会分享。”

  其实,何小鹏遇到的局面远不止华为带来的压力和冲击。

  互联网厂商怎么进入市场,传统汽车厂商怎么进入?新造车势力怎么进入?手机厂商怎么进入?摆在台面上的问题,一一待解。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让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因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思考逻辑,何小鹏表示非常欢迎他们,他们的布局让市场变得更大,从他们的角度来想怎么切进市场,反而找到小鹏汽车的缺点和问题在哪里,“这是很好的过程”。

  他对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要求深思熟虑,他深知这个行业会把错误不断放大。

  “所以要有毅力跟长时间投入,才能做好,这些都是对的,很难。”他必须不断地在冒险和保守之间进行把控和平衡。

  仔细说起来,何小鹏的个性其实并不像马云,也不像雷军,这类人天生适合在台前。熟悉何小鹏的人都知道,他性格有些直接,甚至“算不上会说话”。

  不过,当初那个坐在办公室,反复问着自己“为什么自己做了更好的产品,却背负了骂名?”的何小鹏,现在变了。虽然多次说着“这个不细说”,但每一个问题,他都回答得更坦诚了。

  因为他对小鹏更自信了。

  以下为何小鹏采访实录(节选):

  Q:怎么看待和华为合作的模式?

  何小鹏:这种模式以前在做UC时做过,后来死的很惨,碰到好多挑战。

  第一个:每一家合作伙伴有不一样的诉求,你很痛苦,要完成它的东西,要适配,每家合作伙伴到后面都会有很多不开心的点。

  第二个:在中国互联网最后取得的量,给我的感觉基本上都是免费或者很低收费,安卓基本免费,IOS收一点点专利保护费,如果很贵,对一个平台不适合。这个业界有多样性的领域,一定要找到合理的价格,不合理的价格没有生命周期。

  第三个:还是想说非常重要的,是体验,越跟客户见面接触的体验更好。所以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短线,华为非常不错,但是长线我觉得不太好,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

  Q:现在很多新的力量进入造车和汽车行业,对小鹏汽车来说未来的对手可能来自于哪里?

  何小鹏:互联网厂商怎么进入市场,传统汽车厂商怎么进入?新造车势力怎么进入?手机厂商怎么进入?因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思考逻辑,我非常欢迎他们,他们的布局让市场更大。让我从他们的角度来想怎么切进市场,反而找我的缺点和问题在哪里,这是很好的过程。

  Q:有人说今年是自动驾驶元年,你认为中国自动驾驶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何小鹏:元年肯定到不了,如果一定要说大概是2023年,因为在中国量产增加。我觉得华为没有做到量产,今天是准量产,而且仅仅在少数城市,比如上海,这个路线我早做过了,区域的使用范围很窄。

  什么叫做真正的自动驾驶,我觉得就是将来看数据,比如在中国百分之多少路上可以开,在能开情况下百分之多少场景能够用,在能用场景里每一百公里接管多少次,比如0.2次。真正的自动驾驶还需要数年的时间,今天还都是在前夜。

  Q:大家说智能化的时候,小鹏真正的优势是什么?

  何小鹏:我们团队很大,做了很久,经历了差不多七年自动驾驶研发,三年量产实践,当中有无数挑战。P5已经能够在相对缩减的成本里面做到自动驾驶,这个能力巨难,你想花一百块钱做一个好东西,跟花十块钱做跟它一样好的东西,一百块是它的十倍,这个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趣快排SEO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