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王兴要做“所有人的敌人”?梳理美团10年战略投资脉络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5 09:20
曲谱网

曲谱网_:王兴要做“所有人的敌人”?梳理美团10年战略投资脉络

  :王兴要做“所有人的敌人”?梳理美团10年战略投资脉络,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于浩

  “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在接受《财经》专访时,面对“美团的业务边界在哪里”的问题,王兴回答:“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边界的,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

  回顾其成立以来的11年,美团这家公司确实称得上“不给自己设限”。从最初的团购网站,到2018年上市时“覆盖餐饮外卖、打车、电影票、酒店、门票、亲子、KTV等200个品类”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这家公司始终保持着扩张的态势。

  与扩张态势相呼应,美团曾多次到达营收的平衡点。而每当主体业务趋向平稳发展时,新的业务方向就会出现。

  时间回溯到2012年底,王兴召集内部会议,筹备10人团队,讨论如何“做出下一个美团”。此时,美团网熬过了“千团大战”,初步实现营收平衡。在这个会议上,美团做出决定:all in外卖,并于2013年立项研发外卖产品。

  2017年5月,美团再次实现整体营收平衡。随后2017年全年,美团开始试水打车业务。2019年底,美团发布首份整体盈利年报。及至2020年7月,美团即发布组织调整公告称,成立优选事业部,该事业部为2020年美团新业务部分“贡献”了近半的亏损。

  奉行长期价值的王兴愿意牺牲短期盈利以换取美团商业版图的扩张。但与此同时,深谙竞合之道的他也明白,并非所有事都由自己来做——投资,也是一种扩张。

  在王兴的饭否账号上,“投资”一词出现的频率甚至要高于“美团”。而经历了11年的发展之后,以美团战投、龙珠资本为代表的美团点评产业基金已经成长为了AT之外不可忽视的资本力量。

  扩张期:靠投资拓展边界,“获取安全感”

  自2010年成立之后,美团网的业务在快速增长,在团购业务发展稳定之后,在2012年至2014年,美团又相继推出了餐饮外卖服务、电影票线上预订、酒店预订以及旅游门票预订服务。

  这就使得美团始终处于缺乏资源的状态。《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一书作者李志刚曾经形容美团网发展初期“不是缺人,就是缺钱,缺物,甚至包括作为CEO的王兴本人的时间也是稀缺资源。在主业快速增长的时候,公司的绝大部分资源是投入到主业上的。”

  2011年,拉手网与大众点评均完成了1亿美元左右的融资,而美团同年仅仅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直到2014年5月份,美团才获得由、红杉等投资的3亿美元D轮融资。而也是这一年,美团开始进行对外投资。

  从2014年12月美团投资小博无线至2015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美团投资、并购事件共9起。在这一阶段,美团的投资行为偏保守,且多为战略投资——即围绕O2O概念以及自身的团购、外卖、酒店旅游以及电影预定业务,所进行一系列投资。

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美团战投投资事件 界面新闻整理 数据来源:IT桔子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美团战投投资事件 界面新闻整理 数据来源:IT桔子

  2014年,美团外卖与饿了么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易观数据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2014年饿了么市场份额为30.85%,美团则为27.61%,两者仅仅相差3.24%。此时,美团选择投资面向高校大学生的配送服务平台宅米,以支持其外卖业务与饿了么在高校市场上的竞争自然无可厚非。

  同时,旅游服务、酒店管理平台也是美团在这一时期的投资重点。与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等中高端酒店的定位不同,美团酒店事业部将自己定位在中低端市场,以差异化定位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而番茄来了等创业项目所提供的客栈管理系统能够与美团的酒店预订服务形成业务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美团的投资已经呈现出了对To B性质的商家服务方向的重视。其投资的遥控餐厅、番茄来了、奥琦玮包括美菜网的商业模式都带有面向餐饮酒店的服务性质。

  2014年11月,美团投资版图的“关键先生”陈少晖加入三快科技,时任战略投资副总裁。而在登上美团的历史舞台之前,陈少晖曾任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助理总经理。

  这位腾讯背景的战略投资副总裁的加入极大影响了美团的投资动作。2017年2月,美团点评官方宣布,由美团点评作为基石投资人设立了美团点评产业基金龙珠资本,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陈少晖担任产业基金管理公司CEO。再后来,陈少晖成为美团点评的首席财务官兼高级副总裁,负责财务、战略规划、投资及资本市场活动。

  在陈少晖加入不到一年,2015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共同宣布将战略性合并。

  此次合并意味着千团大战终于尘埃落定。大众点评的优势业务——如婚庆、会展等低频词高客单价的业务,与美团着力的外卖、酒店、电影等完成了业务层面的互补。同时,在宣布“拿200亿把糯米做好”、与赶集网合并、阿里发力本地生活的时代背景下,O2O战场硝烟再起。在这一时间点合并,使美团与大众点评得以节省下资金和精力,用以对抗新的强敌。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合并中,美团与阿里、腾讯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2015年之前,阿里曾连续两轮投资美团。而在合并后,阿里不仅以9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美团股份,还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口碑网。与之相对应,腾讯成功入股美团并于2016年参投了新美团点评的C轮融资,成为了王兴口中的“重要股东”以及“比较友好的朋友”。

  这一切都影响着美团的投资,使之呈现出与合并前不同的特点。

  对抗巨头,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从本地生活场景到消费产业链布局

  合并之后,美团点评迎来了新的对手——阿里巴巴开始布局本地生活领域。实际上,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前,阿里巴巴就已经开始对美团涉及的本地生活领域加强布局。

  早在2014年,阿里曾创立旅游品牌“去啊”(后改名飞猪);2015年7月创立淘票票,对标美团的猫眼电影;2015年6月23日,背靠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的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成立;2016年4月,阿里与蚂蚁完成了对饿了么总额为12.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美团此前的战略为以O2O为基础,通过外卖等高频场景来拉动酒旅等其他低频场景,最终覆盖到用户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上讲,阿里的品牌布局对美团而言竞争关系相当明确,并且这种竞争直接切入了美团外卖、酒旅等核心业务。

  阿里的入局迫使美团亟需搭建起自己的业务壁垒,这成为美团扩张的一大动力。此外,美团所面临的宏观行业坏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2016年下半年,王兴提出了“互联网下半场”概念,互联网“流量红利”见底,产业互联网开始为人所关注。同年,美团开始注重关注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出了面向商家的服务,如聚合支付系统及供应链解决方案。

  2017年一次演讲中,陈少晖将美团点评正在做的事总结为提升中国餐饮行业数字化水平。在2018年与2019年的互联网大会上,王兴曾连续两次谈到供给侧数字化,足见其在美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

  在摆脱了与大众点评的竞争之后,美团保持着业绩的高速增长。2015 年年度交易金额为1610亿元,2016年即增长为2370亿元,同比增加46.8%。2017年进一步增加51.0%至人民币3570亿元。 及至2018年与2019年,该数字分别为5156亿元与6821亿元。

  新美团点评的寡头效应也为其带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16年与2017年两年间,美团完成了3轮融资,总额超73亿美元,融资额远超此前所有融资的总和。2017年6月,王兴曾透露,美团现金储备为200亿元人民币。这表示美团拥有充足的资金可用以发展新业务与对外投资。

  于是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美团内部的业务扩张,还是对外投资,都进入了活跃时期。在合并之后的三年内,美团相继推出了美团买菜、打车、单车、小象生鲜、闪送等新业务;在对外投资方面,合并之后的美团点评则呈现出:高频次高投入、注重本地生活、关注供给侧数字转型的特点。

  首先,在投资频次与投入上,与2014年相比,2015年合并之后的美团点评的对外投资数量激增,且增长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16年。在2018年,投资金额与投资数量均达到了高峰。

美团战投投资数量与金额 界面新闻制图 数据来源:IT桔子美团战投投资数量与金额 界面新闻制图 数据来源:IT桔子

  从投资重心来看,本地生活、企业服务与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了绝大多数。豪掷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并承担其全部债务,以此来补充美团在短途出行场景的空缺,足见美团对于本地生活领域的重视程度。

  2015年10月-2018年12月美团部分本地生活类投资事件 界面新闻整理 数据来源:IT桔子

  而如果将本地生活与电子商务领域中涉及To B性质的项目加入计数,那么在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美团战投涉及产业互联网性质的投资事件有15次,占总投资事件数量的55.6%。这也迎合了王兴在两次互联网大会上谈及的供应链优化升级服务的相关规划。

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美团战投投资梳理 界面新闻制图 数据来源:IT桔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美团战投投资梳理 界面新闻制图 数据来源:IT桔子

  在这几年间,活跃的不仅仅是美团内部的战投部门——2017年2月,美团对外宣称将以基石投资人的身份发起设立美团点评产业基金,即为美团龙珠的前身。其首轮募资资方包含“美团的好朋友”腾讯以及新希望等企业和专业母基金。

  所招募的第一位创始合伙人朱拥华即表明了龙珠未来的关注重点。作为一名在大消费标签显著的天图资本任职多年的投资人,朱拥华主导过周黑鸭、慈铭体检、汤城小厨等知名消费品牌的投资。在朱拥华、史鹏飞等投资人加入后,龙珠资本在2018年频繁出手,一年间投出24亿人民币,收获了幸福西饼、喜茶等明星项目。

  虽然对外宣称性质为财务投资机制的产业基金,但是龙珠资本与美团战投实际上却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据报道称,龙珠资本和美团战投部两个团队存在共同办公的情况,且有部分人员也是重叠的。由此可见,关注消费赛道的龙珠资本在获取财务收益的同时,无形中也为美团建立起了消费产业链上的商业版图。

  可以看出,在完成与大众点评的合并之后,美团无论是在To C的本地生活场景还是在To B的企业服务方面,都呈现出了加速向外扩张的态势。通过发展自身业务或是对外投资的形式,美团以自身外卖、酒旅业务为核心,搭建起了从消费品牌到商家服务再到用户生活的业务壁垒。

  阿里的布局已经将美团从千团大战拉入到另一个更加宽广的战场——一个由就餐、点餐、看电影、旅游、租车这些用户群体存在交集的垂直领域共同组成的“本地生活”战场。虽然这次的对手只有一个,但是这场战斗却更加艰难。而王兴很清楚的是,在科技变革的后半场,“多业务的公司会比单一业务公司更有优势”。

  一言以蔽之,扩张是应对竞争的最好办法。

  战略聚焦期:Food+Platform

  2018年是美团投资的高峰期,也是美团赴港上市的一年。不出意料的,招股书与年报均显示,2018年快速扩张、多线作战的美团未能实现盈利。

  在美团点评2018年年度业绩公告中提及,金额庞大的新业务投资某种程度上令整体盈利能力的增长幅度下降。公告中罗列的新业务有:餐厅管理系统(「RMS」)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网约车、摩拜单车。

  这些新业务的背后是逐渐升温的本地生活战场。2018年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将饿了么和口碑合并,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消息一出,当日美团点评盘中股价一度下跌近6%。

  与之对应,2018年10月30日,美团也通过内部信宣布公司将在战略上聚焦Food+Platform,并以“吃”为核心完成了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调整新业务、增强盈利能力并重振市场信心成为美团的当务之急。

  2019年成为美团战投对外投资的拐点。在经历了2018年的投资高峰之后,2019年美团仅仅完成3起投资。

  其中一起是针对一家名叫青萍科技的智能电子产品研发商,另外两起均为海外投资。2019年的2月与11月,美团分别参投了印尼网约车服务提供商Go-Jek的F轮融资及尼日利亚移动支付服务商OPay的B轮融资,力求以投资形式在本地生活领域构建国际战略伙伴。

  据IT桔子数据显示,3起事件投资总金额为8.3亿元,在2018年这一数字为188.6亿——无论是投资事件数还是投资总金额,2019年的美团战投与2018年相比都相去甚远。

  而据美团点评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588.7亿元,相较于2017年末的452亿元,美团的现金储备是有所增加的。这也侧面证明,2019年的投资收缩并非是因为资金问题的限制,而是公司战略影响了美团战投。

  阿里宣战、股价收缩、组织架构调整,种种现象都在暗示着美团的决断:攘外必先安内。

  在2019年间,美团对内部几项新业务都做出了相应调整:2019年1月宣布摩拜单车将改名为美团单车;2019年4月,美团打车采用聚合模式;2019年5月,部分城市小象生鲜被低调关停,并于同月推出美团配送平台;2019年8月,上线菜品推送信息流。

  2019年,美团新业务部分贡献收入204.09亿元,毛利率为11.5%,同年美团点评整体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个盈利年。而在本地生活竞争方面,2019年第二季度,美团外卖交易额占比率达65.1%,饿了么交易额占比为27.4%;2019年上半年美团酒店间夜量占比47.3%,飞猪为5.4%。虽然在在线交通平台市占率上美团仍低于飞猪,但是面对阿里生态的竞争,美团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自身业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2020年美团再次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疫情的刺激、深科技赛道的火热以及技术的发展,诸多因素推动着美团战投加大对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的关注。

  2020年至今,美团战投事业部共出手13次,其中8次涉及到自动驾驶或机器人概念。

  2020年至今美团战投涉及自动驾驶及机器人概念的投资事件 界面新闻整理 数据来源:IT桔子

  王兴在3月9日电话会议上曾强调:机器人目前是美团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他所给出的解释为结合美团已有的业务规模,已经了解到的用户需求,利用前沿科技能够让服务更高效、优化用户体验。如普渡科技的配送机器人、高仙机器人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确实也都可以在美团的业务中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

  立足现实,除疫情催生出的无接触类配送需求之外,降低人力成本也是成熟的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能够为美团带来的切实商业价值。美团点评财报显示,2020年销售成本由2019年的652亿元人民币增长23.8%至2020年的807亿元人民币,已占到同年收入的70.3%。财报为增长给出的首要原因即,因订单量而引起的餐饮外卖骑手成本增加。

  此前,美团曾与喜茶合作推出无人车外卖,但该服务营销属性居多,并未大规模推广。4月19日,美团宣布其自研无人配送车已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毫无疑问,未来一旦L3、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能够以无人配送机器人形式大规模落地,美团会是其直接受益者。

  全球化投资:美团能否复制另一个“美团”

  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王兴将全球化形容作“理论上是绝对的必须的巨大的机会”,他把印度、东南亚等与中国情况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视作“更大的机会”,表示如果美团点评的全球化“需要更长的耐心,更大的投入,需要更多企业的协同”。

  这一观念或许是美团全球化投资战略的起点。

  2017年2月,美团曾向海外市场上近百个国家5000多个城市推出了海外住宿业务。酒店业务一向是美团的最大毛利来源,以酒旅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无可厚非。核心外卖业务以及网约车业务,面对Uber、Grubhub等海外市场竞争对手,美团并未选择直接进行全球化试水,而是选择以投资形式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2018年2月,美团参投了印度外卖点餐速递平台Swiggy以及印尼网约车行业独角兽 Gojek。这一投资布局也迎合了美团的国内业务发展战略:2017年2月,美团上线打车入口,开始进入网约车领域,并试图以此来构建本地生活平台。

  但复刻到印度市场的,不单单是美团的本地生活战略,阿里同样来到了这一全球化战场。

  2018年2月,印度版“大众点评”Zomato获阿里巴巴1.5亿美元投资,随后于2019年、2020年都获得了来自蚂蚁金服的资金支持。与之相对应,2018年6月、12月以及2020年2月,美团战投选择了继续跟投Swiggy。两者在国内的竞争演变为全球化市场上Zomato与Swiggy的竞争。

  2019年11月,美团又完成一起海外投资,参与了移动支付初创公司Opay的B轮融资。该公司是浏览器提供商的子公司,专注于非洲市场,与叫车应用ORide和外卖快递应用OFood构成商业生态。

美团战投海外投资事件界面新闻整理数据来源:IT桔子美团战投海外投资事件界面新闻整理数据来源:IT桔子

  与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团的海外投资仍不得而知,但从事实层面来看,美团对Opay的战略投资能够反映出它的一些投资倾向:既丰富了自己在生活场景中的全球化合作伙伴,又切入到了蚂蚁金服的移动支付领域。

  美团业务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历史决定了它的投资历史。除王兴个人所投资的一些项目,如水滴筹、汽车是以财务回报为目的之外,大多数美团系资本参投的项目都是以战略协同为目的,与本地生活平台建设或“Food+Platform”相关的战略投资。

  退出事件也可佐证这一点——据IT桔子显示,美团战投退出事件仅3起,除理想汽车以IPO形式退出外,其余两例以外部并购形式退出。在其他投资事件中,美团选择自己下场并购的案例达8起。可见,对美团而言,战略协同的意义要大于财务回报。

  从团购到外卖,从外卖到酒旅,从酒旅到出行,再从出行到配送、生鲜电商……这家公司的战投部门以自身商业洞察力为依据,跟随美团的成长轨迹变动着投资力度与投资重点。这么看来,似乎唯有美团的“终局”到来,美团战投才能停止战斗。

曲谱网

曲谱网_:备受瞩目的“碳达峰”“碳中和” 如何重塑中国与世界发展格局?

  备受瞩目的“碳达峰”“碳中和”,如何重塑中国与世界发展格局?

  来源: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在4月18日至2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与碳中和目标有关的绿色发展议题也在多场分论坛中出现,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对气侯变化、实现碳中和刻不容缓,需要全球同心协力、携手应对,中国的承诺意义重大,必将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

  小知识: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的低能耗模式转变。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在甘肃省敦煌市向西约20公里处,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戈壁滩上闪耀。电站设计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是我国目前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

  “碳中和”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项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指出:“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退化。气候危机和大流行疫情,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次疫情正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应对气侯变化、实现碳中和刻不容缓。”潘基文说,“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取舍,但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这一代必须采取更果敢的行动进行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已经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须项。”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然而,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度。对此,前联合国气候变化助理秘书亚诺什·帕兹托强调,“如果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巨大的努力。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必须与低碳发展联系起来,否则全世界还将付出代价。”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潘基文引用这句非洲谚语呼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个人,可以独自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需要同心协力开展全球合作。”

  中国的承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4月16日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时指出:“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

  “我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展现的领导力。”潘基文表示,“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大,工业规模也非常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很不容易。”

  “欧洲从1990年碳达峰到2050年碳中和目标有60年的时间,而我们只有30年的时间。这么大的规模要在30年内压缩,这是人类史上没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博格洛夫也认为:“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应该说是对应对气候变化最大的贡献了。”

  将从根本上重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但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更紧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因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这个变化的剧烈程度可想而知。”朱民指出,中国经济处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阶段,且当前服务业占GDP占比较低,因此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远远高于欧洲等发达国家,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减少,需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朱民指出,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将带来一系列经济结构变化,在此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尤其重要,碳中和给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科技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抓手,“通过能源革命,可以从根本上重塑中国经济”。

  需要改变传统的“取舍”思维

  “说到碳的问题,一个是存量,一个是新的增量。其中存量大多来自于过去200年工业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排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指出,发展中国家尤其低收入国家可能会担心,如果他们把所有的资源都用来应对气候变化,会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

  “要么排放,要么经济发展放缓,人们把这个看作是二选一的选择,这是取舍的思维。”在金立群看来,应该要把这种取舍的思维改成一种相互促进的思维,也就是说,从高碳到零碳的转型,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

  “这是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金立群呼吁发展中国家从长远角度来看问题,“把对绿色经济的投资看作是对于未来的投入,那么就会看到未来的收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则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但也是有差异的责任,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较大的责任,应该在技术等方面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曲谱网

曲谱网_:家里旧手机“堆成山”,数亿部“退役”手机“宁闲不卖”何解?

  :家里旧手机“堆成山”,数亿部“退役”手机“宁闲不卖”何解?

  新华社广州4月22日电 题:家里旧手机“堆成山”,数亿部“退役”手机“宁闲不卖”何解?

  新华社记者孙飞、印朋、李嘉乐

  如今,5G手机出货不断增加,速率更快、内存更大、性能更强的新款手机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新一轮换机潮来临。然而,持续增多的废旧手机如何处理成为难题。由于对隐私泄露有顾虑、回收渠道不完善、价格偏低等因素影响,不少家庭任凭旧手机“堆成山”,宁愿闲置也不卖。

  废旧手机去哪了?

  赵小姐是一名追求时尚的“90后”。“手机更新换代快,我平均1年就要换部新手机。”她说,家里10多部旧手机“堆成山”,因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也不愿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21年1-3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9797.3万部,同比增长100.1%;其中5G手机6984.6万部,占同期的71.3%。2020年我国手机出货量超过3亿部。

  从事手机回收业务的回收宝合伙人熊洲表示,目前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约为15.92亿,手机渗透率已达高点,新旧手机基本是替代关系,新手机进入市场、数亿部旧手机闲置,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威胁。

  在一些发达国家,手机生产厂家、运营商延伸责任,“以旧换新”是主渠道,手机厂商对旧手机进行规范处理,如“官翻机”被消费者认可接受。公司CEO库克曾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苹果进店用户在购买新苹果手机时选择“以旧换新”。

  我国手机市场发展快,尽管“以旧换新”也在逐步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在“官方回收渠道”仍较薄弱的背景下,深圳华强北、广州百脑汇等电子商城是废旧手机的传统“流转地”。

  在深圳华强北工作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商户收旧手机转卖,赚取差价,也不排除有人偷偷摸摸翻新,以旧充新牟取暴利。部分商户对卖家的隐私数据不以为意,信息安全成为“小商贩模式”回收手机的痛点。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回收”发展较为迅速。如回收宝、爱回收等机构,闲鱼、转转等二手电商均开展手机回收业务。

  “四五年前,行业的回收率可能只有2%,如今整体已经达到10%左右。”熊洲说,他们将回收的手机分为3类,10%是优品、残值最高,经过录入分拣、验机、隐私清除等标准化处理后,面向消费者二次销售;85%是良品,有一定损耗、但还有使用价值,处理后可流通进入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5%是残次品,一般处理后交由具备资质的环保企业拆解提炼。

  回收市场乱象多

  林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商户回收旧手机时,只会采取恢复手机出厂设置的操作,少有其他数据清除的技术处理。但“恢复出厂设置”,实际上还可恢复已删除的数据,尤其对专业人士来说是“小菜一碟”。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看到,“手机数据恢复”服务收费价格从5元到500元不等,一家“手机微信记录聊天数据恢复”的店铺月销量达5.67万次。

  “我们通过数据的反复擦除、填充,至少3次,达到数据无法恢复的状态,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益。”回收宝市场总监何晔说,比如在我们线下的回收宝小站,用户可以现场看到数据的擦除过程,到目前为止公司未出现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但线上线下一些传统的电子商城、个人交易等,不排除存在泄露的可能。

  与此同时,价格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少用户反映,官方平台的回收价格偏低,一部使用了两年的荣耀9手机,一切功能正常,爱回收的系统估价240元,华为官方商城估价245元,在闲鱼、转转等平台上卖,价格能好一些。

  在爱回收平台,没有硬件损坏的手机会有估价,而坏掉的手机,一律2元钱回收。“两块钱能做什么?”从事视频制作相关工作的“90后”女孩李娟说。

  不少专家认为,居民手机回收的意识也有待提高。手机主要由塑料外壳、锂电池、处理芯片等组成,1块20克质量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旧手机处置不当可能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浪费。

  “小手机”露出“大问题”,回收路在何方?

  在业内人士看来,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仍存在不少难点、痛点、堵点,亟待政府部门、手机厂商、回收机构、个人用户等形成合力。

  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手机生产商以及零部件、电池生产商等,完善回收体系、规范回收市场,提升手机用户的回收意向,在以旧换新渠道中履行责任,促进行业相关者各司其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说,应积极推动手机厂商设定回收率目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回收合作。

  健全手机回收顶层设计。何晔说,对于大家电、汽车报废回收等,国家有明确的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调节作用。“手机等数码电子垃圾在垃圾品类中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具体的支撑、补贴政策相对缺失,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研究、制定。”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少法律专家建议,在立法和制定规范时,将二手手机个人信息泄露列入信息保护的整体范畴,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保护用户隐私权益。温宗国表示,围绕手机数据擦除、旧手机二次销售等领域,行业标准需要健全完善。

曲谱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