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畢節七星關區搬遷群眾:心中有歌三百首隻為述說黨恩情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2-10 18:33

  無論春夏秋冬,65歲的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市民”趙明榮,總會約上山歌隊的隊員准點出現在社區廣場,唱幾首山歌來表達對新生活的熱愛。

  趙明榮原來住在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安井村。這裡山高坡陡,土地貧瘠,到城區有3個小時的車程。趙明榮夫婦靠10多畝並不富饒的田地養活了5個子女,8個孫子。

  “從17歲開始,我就過著種庄稼的日子,一直到把孩子們都拉扯大。”趙明榮說,種田很苦很累,每次勞作時都會唱上幾句山歌解解乏。2006年,50歲的趙明榮因長期超負荷的體力勞作,積勞成疾,雙腿落下了勞傷病,不能再進行體力勞動,兒子便將其接到廣東潮州一起生活。2019年,遠在廣東的趙明榮接到了老家村干部打來的電話:“趙大姐,你們組因為有地質災害風險,要整組搬遷到城裡去,你們趕緊回來登記。”接到電話的趙明榮有些不敢相信,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還是與兒子回到了老家一探究竟。

  “趙大姐,你家分得有點多勒。一家15口人,大大小小可以分4套房。”村干部的一席話讓趙明榮既驚喜又意外。

  同年9月,趙明榮家搬進了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在社區的幫助下,4兒1女繼續前往廣東、浙江等地務工。

  “孩子們把孫孫也帶著外出了,我和老伴就每天就參加社區組織的老年活動。每月孩子寄生活費回來,再加上我們的養老金,一個月有近2000元,生活一點也不愁。”

  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甜。趙明榮想起了自己還有唱山歌的本領,於是在社區裡組建了一支15人的山歌隊,每天晚上就在廣場上教其他的“新市民”唱新式山歌。

  “以前我們種庄稼時唱的都是關於勞作或是情誼的山歌,現在不一樣了,國家對我們貧苦百姓這麼關心,我們山歌的內容也順應時代發生了改變。”

  說話間,趙明榮又隨口唱了起來:“十月國慶天氣涼,回家就要加衣裳。回家不要打麻將,在家陪爹和娘。”

  “我雖然沒有文化,也不識字,但是這些山歌的內容都是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所以張口就能唱。而且你讓我接著唱幾十首我都可以不重復。”趙明榮自信地說。

  據了解,在該搬遷點還有紅歌隊、廣場舞隊、蘆笙隊、二胡隊等6支文藝隊伍400余人,他們同樣用自己所擅長的藝術形式表達著對新生活的熱愛。

  柏楊林街道黨工委書記付立武介紹,為建設和諧向上的社區文化,豐富搬遷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安置點還建成了兒童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文明實踐中心、道德講堂、圖書室等活動場所共42個,切實為搬遷群眾提供了幼有所學、老有所養的平台。(圖/文 夏民)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kavg8@hotmail.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