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小白写歌——简谱之音名唱名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2-12 13:11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要正式讲乐理知识了。其实第二章节奏就已经进入乐理知识了,只不过还没涉及到音和旋律。因为节奏相对比较简单,我们把简单的讲完,再讲比较难的东西,这样可以降低学习的压力。只要大家不放弃,一定能写出自己心中的旋律。

  这一章我们主要讲解简谱,简谱比较简单,写起来比较方便,唱起来也方便。简谱的优缺点很明显:简谱对视唱的人比较友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域(音域就是一个人或一种乐器能达到的最低的音和最高的音之间的所有音的总和),大家使用简谱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音域来随意改变歌曲的主KEY(也叫主音),也就是改变音高。

  钢琴键盘上有黑键跟白键。白键的叫作“基本音级”,黑键的叫作“变化音级”。我们很容易地看出来,它是循环出现的。一共有完整的七组循环,最左侧多出来两个白键跟一个黑键,最右侧多出来一个白键。剩下的每一组都是完整的,各有七个白键跟五个黑键。这每一组循环,叫作一个“字组”。它们的名字分别是:

  ①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表示,并在字母的右下角写上数字2。大字二组总共有两个白键一个黑键。

  ⑤ 小字一组,用小写字母表示,并在字母的右上角写数字1。小字一组被定为中央区,因为它在键盘的最中间。它的第一个键叫作中央C。

  钢琴的键所对应的音高,是左高右低的。也就是说,左边的键一定比右边的键音要高。音高是由乐器的发声部分(可能是弦、簧片、气柱或电子元件)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就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国际标准音高规定:小字一组的a1频率是440Hz,但是交响乐团在演奏的时候,常常会改变成略高的频率,这样听起来会比较响亮,效果比较好。但是正常的乐器基本上都是按440Hz这个频率来制作的。

  刚才提过,白键所代表的音叫作“基本音级”,意思就是说它们是基础的、自然的发出来的音高。从左到右依次被命名为:C、D、E、F、G、A、B(为什么第一个音是C而不是A,文章末尾有彩蛋,破蛋可知)。而且我们仔细观察,有的白键是相邻的,比如E跟F,还有B跟它右侧的C(当然C跟它左侧的B也是相邻的),其它的两个白键之间,都夹着一个黑键(为什么会这样,请查看我的《音乐的诞生》那一篇文章)。不管白键还是黑键,一定是左边的音低,右边的音高。这七个白键,组成了最基本的C大调自然音阶(具体它是指什么,我们以后讲解调式的时候再细说)。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

  就是CDEFGAB这七个字母,叫作音名,就是音的名字。它们是固定的,也就是说C音,不管在哪首歌曲里,它都叫C不叫别的。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do(兜)、re(瑞)、me(咪)、fa(发)、so(搜)、la(拉)、xi(西)。它是我们在唱谱的时候,所唱的名字。但是唱名不一定是固定的,这要取决唱谱的人所使用的唱谱方法。

  这是最常用的唱法,它的要义在于:永远把大调的主音唱作do,永远把小调的主音唱作la(具体什么是大小调,什么是主音,以后再讲,这里就先理解为最重要的音、核心的音)。这种唱法的优势在于,唱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唱出谱子,尤其是简谱,最适合用首调唱名法。因为此种唱法,保留了各个音之间的关系(下边我们会讲到)。

  这是一种乐器演奏者会用到的唱法,它的要义在于:永远把C唱作do,不管在什么调里,也不管它是什么级别的音。这种唱法的优势在于,唱出来就知道要弹哪个键,只要记得调式哪些音有变化就可以了。此种唱法,比较适用于五线谱的演唱。

  白键有相邻的,E与F,B与C,它们的关系是“半音”关系。有的白键中间隔了个黑键,比如F与G,A与B,它们的关系是“全音”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这样我们很容易想到,白键与它相邻的黑键的关系也是半音关系。键盘是一个字组一个字组循环出现的,拿C来说,小字组的c与小字一组的c1,它们之间隔了11个键,这两个C音的关系叫作“一个八度”(为什么是八度,《音乐的诞生》里也有讲到)。同样,大字组的D与小字组的d也是一个八度。那么大字组的E与小字一组的e1关系咧?两个八度。其它的就类推。其实音与音还有更复杂的关系叫作“音程”,我们会在后续的课中详细说明。这里先记住“半音”“全音”和“八度”关系就可以了。

  这些记号,是我们在使用黑键,也就是变化音级时用到的。我们平时写谱,会用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写法:

  1。 使用音名,也就是CDEFGAB,当在音名上写变音记号时,可以写在音名的左上角,也可以写在音名的右上角,这是美国音乐体系与苏联音乐体系不同的地方,我们使用的时候哪种都可以。我们中国人习惯叫升C、降B,但欧美会称之为C Sharp或B Flat。

  2。 使用阿拉伯数字,也就是简谱的1234567(休止符0用不到变音记号),数字简谱使用变音记号的时候,一定是写在数字的左上角。

  3。 使用罗马数字,也就是Ⅰ、Ⅱ、Ⅲ、Ⅳ、Ⅴ、Ⅵ、Ⅶ,在后边我们讲音阶与和弦的时候会讲到,它是表示音级的(就是这个音在这个调的音阶中,是处于第几位),罗马数字使用变音记号的时候,也是要写在左上角的。

  4。 唱名do、re、mi等,一般不使用变音记号。但有一种唱法体系,对于变化音级,有特定的唱名,如下图所示。

  之所以叫临时变音记号,因为变化的音的有效范围是当前小节之内,从标记了变音符号的音开始,本小节之内所有出现的与原始音高相同的所有音。当变音出现之后,如果再遇到变音,则本小节之内的后续音,与第二次变化的音一样。一般情况是,升高后再升高,降低后再降低,升高后还原,降低后还原。不太可能会出现连续升高或降低三次的可能性,我们可能涉及到的乐理知识部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知道,黑键与它相邻的白键差“半音”,黑键是音乐发展中,比较晚产生的(文章《音乐的诞生》中会讲到)。所以它们没有自己的音名,而是使用与它们相邻的白键,加上变音符号命名的。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现象:一个黑键,有两个相邻的白键,那么它就会有两个名字吗?答案是:不止两个名字。但常用的是两个名字其中的一个(具体用哪个,需要涉及到更深层的乐理知识)。比如拿C与D之间的黑键举例吧:它比C高半音,所以它可以叫作升C;它比D低半音,所以也可以叫作降D。

  除了升高半音和降低半音之外,我们还有升高全音(重升号)和降低全音(重降号)。用它们命名的话,就又会多出许多名字来。比如C比D低一个全音,所以C又可以叫作重降D;D比C高一个全音,所以D又可以叫作重升C。

  是不是看着有点晕?没关系,我们只有在研究比较深入的乐理知识的时候,才会用到重升号跟重降号,现在我们只需要记住基本音级的音名唱名,和变化音级只用升降半音符号的音名就可以了。

  有一种说法,音乐最开始是在意大利盛行的,而意大利的音乐多为大调,但音的命名却是由英国人来完成的,而英国多用小调。小调的主音是A,所以英国人在命名的时候就从A开始命名。到了意大利,意大利为了不使音乐出现隔阂,就沿用了英国人的命名,而大调的主音是C,这样基本音级就是从C开始的,而不是A了。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kavg8@hotmail.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