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草根艺人秦晋明:年近半百唱响人生乐章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2-19 10:41

  秦晋明,女,57岁,山西临汾人。49岁学习简谱,50岁开始学作曲,7年来共创作百余首歌曲,部分歌曲获得国家大奖,并被知名歌唱家演唱。心中有梦,从未放弃。秦晋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诉说了一位草根艺人的奋斗历程。

  喜欢中国风的纯色长裙,宁静的面容略带微笑,尽管已近花甲之年,秦晋明的脸上依旧透露着天线岁的秦晋明在临汾老年大学里学习简谱,2011年开始学习歌曲创作,7年时间里共创作了百余首歌曲,作词、谱曲,从一个连简谱都不认识的“门外汉”,到近年来屡获大奖的专业级音乐人。一路坚持,一路收获。

  退休之前,秦晋明在一家国企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的宣传岗位,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

  谈到为什么退休了想学作曲,秦晋明说一方面源于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另一方面,受父亲的影响颇深。

  秦晋明从小喜欢唱歌。心情好时,哼几段小曲;心情低落时,唱歌成了她最好的宣泄方式。工作期间,秦晋明是单位里的文艺骨干。退休之后,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秦晋明便开始学习自己创作歌曲。

  “父亲78岁自学电脑,和母亲一起,用4年的时间编写制作了一本400多页的书《我俩的平凡人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他和我母亲的一生。”

  活到老、学到老;自己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这是父亲用自己的人生,给秦晋明上的最有影响力的课。

  “父亲跟我说过,有一位女作曲家,70岁还在作曲,所以我还不算老,现在开始也不晚。”秦晋明坚信父亲的人生哲学: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最难的是不会记谱子。”秦晋明说,刚开始学习时,来了灵感,自己哼着曲子干着急不知道怎么记下来,只能用波浪线大概画出高低音。有时候音高拿不准,记下一首曲子得反复斟酌几天。

  为了学习乐理知识,秦晋明还曾偷偷到高校音乐学院听课。遇到不太“和蔼”的老师,会把秦晋明“请”出教室。有段时间家里没网,她就带上馒头和水到网吧里学习研究,连续几个月泡在网吧里。

  学会了基本的作词作曲知识,要创作歌曲,还要有灵感。秦晋明说,她的歌曲很多都是在公交车上或者火车上闪现的灵感。“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行在路上,能让自己更好地思考。”车上、路边、快餐店,都是秦晋明创作歌曲的地方。

  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寻找更多的灵感,秦晋明跑到北京,名义上是去陪女儿,其实是去北京积累生活体验。售货员、保洁员……每一项工作,秦晋明都做得尽职尽责。

  曾经在办公室里过了几十年的“白领”生活,退休后早晚要奔波在地铁中赶时间,为了写出更贴近大众的歌,秦晋明也是“拼”了。

  秦晋明告诉记者,创作之初,她也曾迷茫和怀疑,不知道选的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走下去。

  有一次,秦晋明独自一人去了一趟西安音乐学院,想试试运气看能不能找到一位“高人”为自己指点迷津。幸运的是,她通过路人找到了一位专业教授,教授看了秦晋明这么多年来创作的曲子,惊讶过后给予的评价是:“你比很多专业作曲人专业!”这句话无疑给了秦晋明莫大的鼓励。

  在秦晋明创作的歌曲中,有分别适合美声、通俗、民歌等多种唱法的曲子,歌曲题材也颇为丰富。

  环保、公益、爱国、爱情、乡愁、海峡两岸等主题是秦晋明的钟爱,还有献给贫困山区、灾区、残疾人和艾滋病孩子的歌曲。

  2013年,雅安地震后,秦晋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创作了4首原创歌曲《坚强的雅安人》、《祖国一声召唤》、《孩子,不要怕》、《我为孩子写首歌》,并通过当地一家媒体将歌曲送给灾区人民,歌曲后被列为雅安地震博物馆收藏作品。

  2017年,由秦晋明和女儿杨乐共同创作的《咱老百姓的梦》,先后被政治工作部歌舞团男歌唱家孙学翔,和“土豆妹”杨霞演唱。

  今年1月份,秦晋明参加由国家海洋电视台主办的“畅想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全国原创词曲展评活动,《咱老百姓的梦》获得特别大奖。

  最近,在中央音乐学院,秦晋明刚刚参加完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主办的“向经典致敬——首届全国声乐展演”活动,自己和女儿写给父母的原创歌曲——《我的亲爹娘》,获原创之声组三等奖。

  “能在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亲自唱出自己和女儿的原创歌曲,这是我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秦晋明说。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kavg8@hotmail.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