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让日本人认定中国炸了广岛只用走3步?!离大谱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2-20 08:32

  谁也没想到,一群中国人,做出来这么个让中国人控制的日本人在美国打美日僵尸的游戏。

  就在上个月,大洋彼岸美国电影院的银幕上,上演了“科学家为日本广岛爆炸而忏悔跪地痛哭”的魔幻一幕。

  在这部叫《永恒族》的漫威电影的设定中,人类所有的科技都是一个黑人超级英雄传授的。

  翻译翻译就是,这个在地球待了7000多年、目睹过人类社会一切战争惨剧的科学家,被日本法西斯戕害的任何一方都没能入了他的眼,就顾得上心疼被炸的日本广岛了。

  编写出这段内容的日裔编剧马修·弗雷波,拥有1/4的日本血统,他公开表示:

  1988年的电影《萤火虫之墓》,背景设定在美日太平洋战争时期,讲述了一对兄妹在灾害、萧条、战争并存的世界中相依为命的故事,观众想不哭都难。

  现实历史中,这个日本人设计出的“零”式战斗机,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的主力战斗机,曾被大量投入到中国大陆战场。

  不得不服日本右翼的洗脑功力,把著名的反战主义者宫崎骏老爷子都带跑偏了 ——

  以至于,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右翼反动史观,创作出了这么个美化侵略战争服务者的东西。。。

  战争中,美军空袭夺走了她的一条胳膊,美国的“小男孩”带走了她曾经的玩伴。

  但是,女主角并没有反思,反而一直幻想通过省吃俭用来支撑日本人“抵抗到底”。

  这些电影里的主人公往往是和政治无关的普通人,用他们日常生活的微小快乐与悲伤来引起共鸣。

  以1980 - 2016年,日本在北美电影市场总共上映的64部电影为例 ——

  并且,这几部电影无一例外,都追溯了日本战败(尤其是遭受核打击)的集体记忆,强调太平洋战争给本民族带来的苦难。

  至于日本当年为何会遭到核武器攻击 、被日本侵略并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地区,却只字不提。

  实际上,日本人“反战败”而不“反战”,早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去证明的结论了。

  毕竟,他们除了在电影、动漫、连续剧里扮苦情、扮可怜、推诿战争责任,现实中更赤裸裸的“反战败”操作也是一点儿歇着。

  这些年,日本教科书大搞历史修正主义,把战争中死去的军人定义为“光荣战死”;把日本想要统治亚洲称之为“大东亚共荣圈”;把“侵略战争”说成“解放东亚”等等,已经被正儿八经的反战人士给扒了个干净。

  至于日本动不动就到靖国神厕公然拜“鬼”的操作,相信大伙儿也都已经看麻了:

  在靖国神社中,南京大屠杀竟被描述为:“中国军人伪装成市民,被严厉地揭发了。”

  游就馆中【卧薪尝胆】四个大字足以说明,军国主义鬼魂们,至今依然蠢蠢欲动。

  说白了,日本人一直很清楚,要想推卸二战战争的罪责,就要持续不断地用一些看似人畜无害的手段去洗白自己。

  如今,日本普通人也别谈啥真诚悔意了,连日本是个侵略国的事实差不多都忘干净了。

  提到 “战争”,日本人第一时间记起的,是东京大轰炸,是广岛长崎,是他们的先辈在别人手中受到折磨的事件。

  毕竟,在经受了广岛核爆的苦难之后,日本士兵可是没有对敌人打出一枪一弹啊。

  日本传奇商人、日本电子产业的开拓者 ——稻盛和夫(就是那个写《干法》的),在2012年接受采访时,就曾经说过:

  而且,因为日本当时在吃了那俩弹之后就投了降,居然就摇身一变从侵略者成了“神圣的和平捍卫者”。

  既然日本人想让受害者的身份代代流传下去,那不就得死揪住被轰炸的历史不放吗?

  这些年,关于美日关系,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应该或多或少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

  为啥美国几乎把日本首都炸平、让日本成为世界上唯一用肉身接核弹的民族、在日本战败后数万大兵进驻以至于把日本打造成事实上的附庸国和殖民地——

  要是换成中国这样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国家,是绝对无法忍受被这样对待的,早就揭竿而起了。

  咋到了你们日本子这儿,从政府到民间都对美国服服帖帖的,时不时还要给美国充当个马前卒呢?

  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枚,让日本人认识到自己如果顽抗到底,可就真的“一亿玉碎”了,于是无条件投降。

  堂堂的“天皇陛下”,被美国人拿捏生死,被美国远东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看做是“跟班小弟”。

  在天皇被迫发布《人间宣言》、说明自己不是神后,日本民众大受震撼,于是把敬爱和依赖之情转移到了麦克阿瑟身上。

  在种种以美国意志操纵的改造之下,6年之后,曾经那个飞扬跋扈的帝国,已变成了绵羊般温顺的民主国家,从美国的死敌,变成了“最忠诚”的盟友。

  这占领日本7年间,美国在日本政治、文化、经济重要领域的关键位置上,都安插了自己的喉舌。

  更不要说,直到现在,美国还在日本领土上依然有大大小小的驻军基地,生杀大权都握在人家手里,如何不低头?

  即使是被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分子称为“日奸台”、“通共台”的日本放送协会(NHK),在其制作的纪录片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在其制作的战争类题材纪录片中,但凡牵涉到美日交战,会更侧重表现日本的战败者角度。

  对于战时处于对立面的美国、美日之间的历史遗留矛盾,则讳莫如深、少有叙述。

  就连《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在纪录片《东京·终战日》(2005年)中也被宣传成“ 日本保卫领土完整和国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

  因为这一天,划分了一个饱受苦难的旧日本 和 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新日本。

  说白了,这样取材和编排策略,就是在日本观众心中不断强化美日同盟关系、不断强调美国作为日本保护伞和依靠者的角色。

  而对于美国方面来说,美日经济、军事同盟关系至今还是其控制亚洲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所以,为了让日本扮演好东南亚棋子的角色,美国这边儿,也必须要美化美日关系。

  讲到这儿,咱们再掉过头看看这部《永恒族》,是不是就明白为啥这个跪哭的角色必须由黑人演员出演了?

  2021年12月7日,美国珍珠港事件80周年的纪念日上,美国国内媒体突然“集体性失忆”,几乎没啥报道。

  美国政府部门和官员倒是发了纪念推文,不过主要强调美国士兵的牺牲,几乎绝口不提罪魁祸首 ——日本。

  这个架势,仿佛80年前的珍珠港事件是完全从天而降,2403名美国遇难军民无故人间蒸发。

  甚至,在那几天,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在推特里还说:“美日联盟是如今开放自由印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民众对珍珠港的记忆正在消失、美日同盟一家亲的现状,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

  眼看着中国则作为新崛起的大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越来越有发言权,自己的经济也对中国越来越依赖,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心中的恐慌可想而知。

  NHK纪录片《中国力量》中,虽然承认了中国被塑造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

  但在展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力提升的同时,也刻意放大着中国姿态强硬的一面。

  《国境之海》和《对立能克服吗》试图把中国塑造成力量强大且充满野心的侵略者:

  《国境之海》,还刻意强调人民解放军高层就领土争议和军备建设发表的言论,以此凸显争端的紧张气氛、彰显中方的强硬立场。

  而扒扒最近的日本《读卖新闻》(日本5大报纸之一),时不时又把中日钓鱼岛问题拿出来说事儿;

  可以说,日本如今是一边是承认中国强大,同时也在担忧中国强大带来的军事威胁和傲慢态度。

  “如今,很多日本记者在私下感叹:‘不在稿子里加入批判中国的评论,就不被通过’。

  2017年1月29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称,日本驻英国大使馆每月支付英国右翼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1万英镑,以帮助日本散布“”。

  日本民众对美国感觉亲近的高达78。4%,而对中国感觉亲近的只有14。 9%。

  而在美国皮尤民意调查中,即使面对美国全球最拉跨的抗疫成绩,日本普通人也能夸的出口。。

  说实话,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多数时候我想的,不是咱们会不会被泼炸广岛长崎的脏水,而是咱们到时候该怎么办。

  美国—— 坐拥的是全球最庞大、最先进的传媒体系,源源不断地对其他国家输送美国标准的价值观念,自由、民主的国家形象一树就是几十年。

  日本—— 早在20末就打出“文化立国”战略,其NHK电视台也已经历近百年的发展,是世界最权威的广播电视台之一,其制作的纪录片与英国BBC起名。

  直到最近,咱们即使被指着鼻子阴阳怪气,还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如何回嘴。

  “在国际关系的博弈中,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争得了领先位置。”

  在这方面,文章开头提到的游戏《昭和米国物语》,开创了一条中国未曾设想的文化道路:文化拱火。

  而咱们现在就可以肯定,《昭和米国物语》绝不是昙花一现,今后这样的作品会越来越多。

  破产兄弟BrokeBros:《我们偷拍了靖国神社!日本的另一面让我们脊背发凉……》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kavg8@hotmail.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