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员涨价要物有所值

继爱奇艺涨价之后,腾讯视频会员近日也宣布进行价格调整。新价格体系将调整为连续包月20元、包季58元、包年218元,非连续VIP月卡30元、季卡68元、年卡253元。本次涨价涨幅在27%左右,与去年完成涨价的爱奇艺接近。
随着中国视频付费市场进入“亿级”会员时代,视频会员服务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刚需。然而,对于平台来说,“亿级”的刚需带来的不只是收益,还有成本。除去与人数正相关的宽带成本之外,内容成本便是大头之一。而内容成本,一方面有来自早期行业间恶性竞争挖下的窟窿。另一方面,近来原创内容的制作成本也在逐步增长。两者相加下,平台考虑会员服务“涨价”,是早晚的事,毕竟亏本的买卖无法长久。但对于涨价,消费者敏感点更在于是否涨得物有所值。
其实,在各视频平台会员价格集体涨价前,就有不少消费者吐槽平台的会员服务性价比不高,且套路满满。专属广告免不了之余,一些热播剧还有各式各样的超点服务。比如,单集一到两元,或打包十元等。总之,想尽办法让你多花点小钱。这种“蚊子叮血”式的吸金方式,虽不至于让人大出血,但也让不少人反感。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如此操作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成本巨大。从免费到付费,这一消费习惯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平台相对廉价的付费模式培养而成的。平台为回本,自然从羊身上找羊毛;另一方面,人们消费需求越发多元化的同时,也越发挑剔,这对平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平台与出品方出于稳妥起见,往往选择市场主流项目来投资。结果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在有限的受众市场中,平台相互竞争,要么都吃不饱,要么一有爆款就竭泽而渔,吃相不免有些难看。
涨价为了盈利无可厚非,但让消费者更加心甘情愿,关键还在于提高用户对内容、服务的满意度。归根结底,消费者购买会员服务都是为了更好的内容与体验。如果高估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依赖,单方面要求消费者尊重市场调节,而不提供符合预期的内容与服务,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当然,也不要低估消费者购买优质内容的决心。好的作品与服务,从来都不缺拥趸。
(广州日报评论员 陈文杰)
相关曲谱
- 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推动三项谈话制度化常态化
- 驴驹和牛
- 风雪草原情
- 韩影票房:徐睿知新片夺冠 《徐福》降至第三
- 韩女星Luna回顾出道至今历程 称fx从没有解散
- 韩国模特边正秀发文称确诊新冠 所幸家人未被感染
- 韩剧收视:《光姐妹》复播夺冠 《月升之江》落幕
- 韩《偶学》投票造假案三审 制作人曾自称不算犯罪
- 静夜思(声乐 )
- 青科“创造营”,永不收官
- 难忘各各他
- 长征组歌到吴起镇
- 重启版《岳父大人》卡司:《环太平洋2》女星主演
- 郑恺公司涉合同纠纷案 被强制执行3300万
- 郑州科技局回应“熟鸡蛋孵小鸡论文”:配合其他部门联合调查
- 遏制中俄?西班牙学者:各国不必为美国利益买单
- 速览 学校一周要闻(418425)
- 趣快排SEO观影团《追虎擒龙》北京金逸影城免费抢票
- 赵丽颖网络侵权案二审胜诉 侵权方需公开道歉
- 起底鸡娃号:打“海淀”招牌抱团运作,确实在贩卖焦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