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远景发布碳中和目标 和红杉资本合作构筑应用场景支持创新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1-04-23 23:45
本网讯

本网讯_:北京住建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炒作学区房、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等问题依法从严惩处

  :北京住建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炒作学区房、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等问题依法从严惩处

  来源:北京住建委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依法严厉打击房屋销售、租赁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重点针对近期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炒作学区房、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群租房治理等问题,依法从严惩处,形成高压态势,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增强守法意识,自觉守法守规经营,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推动解决重点民生诉求,研究形成巩固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的日常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东城、石景山区住房城市建设委,各相关单位:

  为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领域违法违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依法严厉打击房屋销售、租赁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重点针对近期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炒作学区房、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群租房治理等问题,依法从严惩处,形成高压态势,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增强守法意识,自觉守法守规经营,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推动解决重点民生诉求,研究形成巩固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的日常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整治安排

  以群众反映、媒体报道、舆情关注为线索,结合“每月一题”工作要求,综合采取集中约谈、巡检暗访、“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联合执法、重点复查等方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治理、从严惩处、公示曝光。对违法违规中介机构,从严惩处直至“停店、停网、停业”(门店停业整改,暂停房源信息发布和网签,取消从业资格纳入黑名单)。

  整治工作即日起至年底结束。4月底前,市、区住建(房管)部门做好统筹部署,加大培训宣贯,形成治理声势。5月至6月底,全面开展重点整治,依法从严惩处,分批公示曝光,取得治理成效。下半年持续深入开展整治工作,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整治成效,研究长效监管机制。

  三、整治重点

  (一)新房销售方面

  1、无证售房。查处开发企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办理现房销售备案手续,收取购房款、首付款、订金、诚意金、预付款或以借款、抵押房等形式变相违规收取购房款的行为。重点对资金链紧张存在经营风险、手续不全急于销售回款的开发项目加强日常巡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无证销售危害的宣传力度,明确告知购买未取得销售许可房屋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和法律责任。

  2、不实宣传。继续加大对项目围挡、路边广告,销售现场沙盘、楼书、户型图等不实宣传的查处力度。主要包括:违规宣传学区房、综合医疗、轨道交通等配套设施;样板间展示内容与规划设计及合同约定不符,重点查处 “限房价、竞地价”“装配式”项目样板间和装修标准不一致行为;补充协议中约定宣传广告及销售人员的沟通承诺不作为合同邀请要约的行为;商品房预售广告中未明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名称、商品房坐落位置、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编号;售楼场所公示信息不全或公示虚假信息的。其中,构成虚假广告线索的,移转市场监管部门查处。

  3、合同欺诈和不平等条款。对改变和修改《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相关条款、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约定减轻或免除开发企业承担的责任或不合理的加重买受人责任、排除买受人主要权利内容的行为进行重点查处。重点检查违约赔偿不对等、擅自处分物业公共部位(公共绿地、公共部位)、擅自改变规划设计不通知买受人、延期交房不承担违约责任、宣传广告不作为合同邀请要约、除分摊以外的建筑物所有权归开发商所有、开发商有权使用公共部位做广告、合同与补充协议有冲突以补充协议为准、该列入交房条件的未列入交房条件等。

  4、预售资金违规存取。检查违反《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重点检查:未按规定收存、支取预售资金的;以收取其他款项为由逃避预售资金监管的;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使用预售资金的;未按规定向购房人贷款银行提供专用账户作为贷款到账账户的;其他违反预售资金监管规定的行为。对查实的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对影响恶劣、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5、捆绑销售和违规分销。对开发企业捆绑车位、储藏间、装修等变相加价等行为依法查处。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建房〔2016〕223号)规定书面警示;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开通报企业不正当经营行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资质许可机关在资质审查中重点审核。禁止开发企业委托没有备案的经纪机构销售商品房,对违规销售的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依法进行查处。

  6、违规“工改住”、“商改住”销售。重点检查违规工改住、商改住项目是否存在无证施工、擅自拆改、经纪机构参与出租销售等行为,对发现的此类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同时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项目管理的通知》将相关线索移送规自部门。

  (二)存量房销售方面

  7、借学区房等炒作房价。检查经纪机构是否渲染烘托成交信息,引导出售方随意提高报价;是否向出售方和看房客户散布房源紧缺、房价上涨信息;是否以“学区、学区房、学区名额”等为名宣传推广房源;是否在微信朋友圈、自媒体渠道发布制造购房恐慌情绪的文章等行为;展示房源价格是否与业主书面委托价格一致;是否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

  8、信贷资金违规购房。检查经纪机构是否向购房人推介或怂恿违规使用经营贷、信用贷等金融产品购房;在提供新房、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是否要求购房人书面承诺购房资金不存在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等问题。

  (三)住房租赁方面

  9、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检查从事住房租赁居间、代理或住房租赁经营活动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办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情况。重点检查合同备案是否及时,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发布的房源信息有无业主签署的委托书,住房租赁企业是否完成收房合同备案。

  10、违法群租房、短租房。重点围绕医院学校、市场商圈、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周边等违法群租集中区域以及集中小区开展整治工作,持续加大违法群租房执法检查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我市尤其是核心区短租住房联合监管执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抽查各平台短租住房信息发布情况,线下到企业办公场所现场检查。

  11、群众投诉反映集中租赁中介。重点检查房屋租赁中介机构被投诉的问题是否涉嫌违法违规,对于存在侵占、挪用客户交易资金和以隐瞒、欺诈、胁迫、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诱骗消费者交易或强制交易等违法行为的,立案处罚。对于存在威胁恐吓承租人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及时移转公安部门查处。对多次无法取得联系、存在违规收费等涉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违法行为,应依法按责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对日常监管中,群众投诉强烈、违法行为较多且无法联系或拒不改正的租赁中介企业,暂停信息公示并要求互联网平台暂停企业房源发布,待整改完成后恢复。

  (四)网络房源信息发布方面

  12、虚假、违规房源信息发布。对发布我市房源信息的主要互联网平台、房产网站进行定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虚假房源信息第一时间要求平台下架,并对发布违规房源信息的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限制房源发布,依法处罚。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牢固树立维护首都房地产市场和谐稳定的大局意识,将群众反映强烈、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房地产市场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作为联合检查工作重点,切实回应社会关切,强化组织领导,合理调度执法力量,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二)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与属地市场监管、公安、税务、金融监管等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细化专项工作方案,加强工作任务部署,加大排查整治力度。问题突出的地区要组建联合执法队伍,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形成条块结合、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对涉及跨地区、跨部门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共同解决突出问题。

  (三)严格依法查处,形成震慑态势。对机构及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立案查处,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完善跨部门信用约束、联动响应机制,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努力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建立机构和人员违规行为“黑名单”,加大处罚问责力度并定期披露。注重收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做法,主动开展宣传教育,形成治理声势。

  (四)加强信息报送,加强督导指导。各区、各有关部门确定专门人员负责专项整治工作,并将联系表(附件)于4月26日前报送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同时按照整治时间阶段,加强情况反馈和信息报送。各区、各部门要就治理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遇到重大突出问题和重大突发情况要及时做好上报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组织专项督查,督导检查各区住建(房管)部门落实情况。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本网讯

本网讯_:远景发布碳中和目标 和红杉资本合作构筑应用场景支持创新

  远景科技集团4月22日举办“零碳伙伴日”,发布公司首份碳中和报告与碳中和时间表,以及最新零碳软硬件产品。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在现场宣布:公司将于2022年年底实现全球业务运营碳中和,2028年年底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远景也因此成为承诺最早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中国公司。

  “远景仅仅做一个行业先锋是不够的,更要成为零碳技术伙伴,帮助更多的企业和政府一起实现碳中和。”张雷介绍,远景正在帮助微软、凯德、阿斯利康、耐克等伙伴加速零碳转型。

  当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张雷一同发起了“红杉中国&远景‘碳中和关键技术’生态伙伴计划”—— 该计划涵盖“3+N”体系,具体包括:一份突破性碳中和技术报告,一份碳中和技术创新英雄帖,一套技术应用落地生态体系,以及N场不定期活动。

  沈南鹏表示:“我们相信改变世界的产品和服务一定是根植于技术创新。碳中和需要完成的使命和愿景,靠的也是新技术。科技是能源行业最重要的变革,这其中数字技术也会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今天我们与远景一同发起生态伙伴计划,希望为更多技术创新者提供资金、落地场景等全方位的创新支持,一同为‘3060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张雷表示,远景和红杉将在零碳技术产业园等方面积极构筑应用场景,用创新手段做好科技攻关,赋能创新企业,助力构建零碳经济体系。

  远景也在当天发布了首份碳中和报告,以及“方舟碳管理系统”和全球首台绿色充电摩奇(Mochi)。据悉,“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基于智能物联网技术,能实时监测企业或机构的碳足迹,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同时模拟及优化减排路径。此外,用户还可通过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采购绿电、绿证、碳汇服务,一站式实现碳中和闭环,帮助企业加速推进碳中和转型战略。摩奇所提供的电力均为已被认证且可溯源的绿电,具备智能驾驶与自动充电功能,让100%绿色便捷出行成为可能,该产品将于6月量产并投入市场。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会上首度发布了《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报告,提出了“碳中和背景下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以及“红杉中国十大碳中和未来行动愿景”。

  红杉中国合伙人富欣表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驱动。报告中梳理出了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使创新要素的流动方向得以明确,有助于形成创新合力,加速产业发展进程。”(趣快排SEO财经 刘丽丽)

本网讯

本网讯_:4月22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股东王成盛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富临运业(002357)4月22日晚间公告,持股比例7.36%的股东王成盛,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或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40.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拟投资1.09亿元升级改造年产13万吨铁、铜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

  屹通新材(300930)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升级改造年产13万吨铁、铜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包含将原厂区8万吨产能搬迁至公司位于湖塘区块的新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及扩产,项目总投资1.09亿元。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224.34%

  卓胜微(300782)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162.37%;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224.34%;基本每股收益2.6826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5G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射频前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抓住5G和国产替代发展机遇,不断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在保持射频分立器件竞争优势的同时,持续推进射频模组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5% 投建年产50万吨日化产品项目

  赞宇科技(002637)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日化产品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眉山赞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运营主体。项目总投资6亿元;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75.06%。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441%

  中煤能源(601898)4月22日晚间公告,一季度营收444.43亿元,同比增长61.5%;净利润35.09亿元,同比增长441.1%。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2787%

  盛和资源(600392)4月22日晚间公告,一季度营收23.52亿元,同比增长32.30%;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2787.37%。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510%

  爱尔眼科(300015)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1亿元,同比增113.90%;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509.88%。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17.24亿元,同比增长25.01%,拟10转3派1.5元。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1097%

  金晶科技(600586)4月22日晚间公告,一季度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46.93%;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1096.91%。

  :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扭亏

  光迅科技(002281)4月22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0.46亿元,同比增长13.27%;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36.25%;基本每股收益0.73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元(含税)。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51.32万元,同比扭亏。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121%

  攀钢钒钛(000629)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55亿元,同比增32.36%;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0.95%;基本每股收益0.0181元。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41.35%

  巨星科技(002444)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49.94%;净利润为2.57亿元,同比增长41.35%;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中国海洋石油:一季度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上升21% 平均油价同比上升20.5%

  中国海洋石油4月22日晚间公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达约483.4亿元,同比上升21.0%,主要由于国际油价上升和销量增加。本季度内,公司的平均实现油价为59.07美元/桶,同比上升20.5%,与国际油价走势基本一致。

  :一季度净利同比降11.74%

  中信建投(601066)4月22日晚间公告,一季度营收48.04亿元,同比增长9.63%;净利润17.22亿元,同比下滑11.74%。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104.66%

  吉林化纤(000420)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49.63%;净利润为3168万元,同比增长104.66%;基本每股收益0.0146元。

  :一季度对相关投资资产 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额为182亿元

  中国平安(02318.HK)4月22日晚间公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额为182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淨利润影响金额为100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29亿元。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

  中国平安(02318.HK)4月22日晚间公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淨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8.9%至391.20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2.21元,同比增长8.9%;年化营运ROE达20.0%。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125%

  东岳硅材(300821)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23.07%;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24.70%;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277%

  沧州明珠(002108)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增89.74%;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276.94%;基本每股收益0.0779元。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90.26%

  青岛啤酒4月22日晚间公告,一季度营收89.28亿元,同比增长41.87%;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0.26%;基本每股收益0.76元。

  :一季度净利同比增99.48%

  北斗星通(002151)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3亿元,同比增29.46%;净利润为4187.32万元,同比增长99.48%;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5.74% 拟10派2元

  仁和药业(000650)4月22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1.06亿元,同比下滑10.37%;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5.74%;基本每股收益0.45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一季度预盈1.89亿元 同比扭亏

  江淮汽车4月22日晚间公告,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左右。

  :上修业绩预告 预计一季度盈利2027万元—3040万元

  未名医药(002581)4月22日晚间公告,上修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盈利2027万元—3040万元,同比扭亏。此前预计亏损1685万元—3318万元。本次业绩预告修正系因公司昨日获得了参股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21年3月财务报表,因此预计业绩产生变动。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36%

  顺博合金(002996)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116.13%;净利润为7850万元,同比增长135.77%;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子公司与安徽光大签署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广汇能源(600256)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广汇石油与安徽光大基于双方优势,经友好协商签订了《关于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有意就TBM斋桑区块石油项目的勘探开发进行合作。

  :实控人拟斥资2000万元至4000万元增持

  科华控股(603161)4月22日晚间公告,董事长、控股股东兼实际控制人之一陈洪民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1年4月23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且增持股份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与默沙东旗下子公司英特威签订十年战略业务合作协议

  美诺华(603538)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与默沙东旗下子公司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领域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定制研发生产(CDMO)合作伙伴关系。美诺华将依托稳定且高质量的原料药质量控制体系以及高效可靠的研发技术,为默沙东提供产品相关原料药的研发、注册、生产和供应服务,合作期限为十年。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本网讯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