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谱网_新浪博客

如果您拥有一把好吉他,它的护理和保养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尤其是湿度和温度,因此单板吉他和全单吉他的朋友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高档的吉他的材料都是采用木材,但大家都知道,木材是极易受气候的变化影响的材质。一般情况下,湿度在40-60百分比左右非常适合于吉他的存放,不过,具体到不一样的地域条件。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些地方所要注意的事项。
南方湿润地区的朋友应该预防吉他的受潮,大家不妨在琴箱里放上几袋干燥剂,也可以通过确保存放空间的湿度来调整。而一旦不小心吉他受潮了,如果轻微的,只要空间湿度回到正常区间,吉他也能很快的恢复。当然如果不幸的情况发生,吉他受潮严重,那么吉他就极可能永久变形。
另一方面在北方干燥地区的朋友,建议买一个家庭的加湿器。要知道干燥是吉他最大的伤害,一木吉他变形或者开裂都是由于空气干燥引起,并且无可逆转。干燥的另一个问题,是令吉他出现打品,但能调节弦距来避免。
1。太笨重。机架效果器体积大,搬运不易,接线复杂,容易出错,除非您有能力请专业的工程师“全程照顾你的机器。
1不现实。虽然机架效果器音色好,但演出现场大多不适合演奏的环境,音场混乱,有些场地灯光与音响的电源共用(灯光与音响电源共用会产生嗡嗡声)。如此,就算你使用再好的机架效果器都是徒劳的。
综合效果器其实是最适合一般人使用的效果器了。综合效果器 自从问世以来,就伴随着许多争议,经过了这么多年使用,结论基本如下:在音色方面虽然它比不过高端的模似设备,但茌便捷、适用、廉价、可调等方面,远远超过高端的模拟设备。为此,综合效果器越来越受到现场乐手喜爱。
功能全与便利是综合效果器的最大优势。假如你有10首风格各 异的歌曲要演,不仅每首歌用的吉他音色(像周边效果)都不一样,而且还需要快速切换,怎么办?假如你像我一样对音乐很认真的话,就只好尽可能地选用功能全、音色好的综合效果器了。排练时预设好不同的音色,按照不同的歌曲分组,每首歌用一组音色(三至五个基本够用),现
招式:为毎个音色都设置不同的周边效果器仿真,毎个周边效果器都司以设置不同的参数,数量多少和参数大小都可以自己决定。
注意:因为综合效果器的可调范围很大,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声音。
解读:这也是综合效果器所独有的能力,可以为每一种音色设置并存储不同的周边效果链。为每一种音色所设计的周边效果都可以各不相同,刚刚还是带Compressor和Octave的Clean音色,可以立即切换到带Wah-wah和其他周边效果Distortion,瞬间又可换成带Delay的Overdrive,还可以马上切换为只带Flanger的Clean……不论多么奇怪的组合,只要效果器的设置允许,你都可以试试。更重要的是,Equalizer也可以为每一个箱体仿真单独调整,所有的效果参数都是单独的,不像模似设备那么麻烦,设置好了就不能轻易调整。
招式:在综合效果器里设置一个电箱琴模似音色,需要的时候踩一脚踏板就换过来了。这不仅为许多对箱琴声音要
自从ZOOM 505II上市,505II注定将会成为一个经典,不管它音色到底如何,ZOOM 505II伴随着几代吉他手的成长,许多乐手音乐的开始,就是从一块小小的505II开始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505II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吉他手们的需要了。毕竟,效果器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产业。505II被淘汰即将成为定局。但是ZOOM公司绝对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2006年,ZOOM推出了取代505II的最新型效果器(效果器 名词英文翻译 电吉他设备 名词中英对照 )ZOOM G1。
ZOOM G1是ZOOM G FORCE电吉他效果器产品线的入门级型号。在造型方面延续了ZOOM G2效果器的现代外观,在布局上更为简洁实用。ZOOM G1的机体采用的是工程塑料,坚固耐用,灰黑色的外壳带有一些金属质感,很有现代感。两个切换踏板和2个旋钮干干净净。机身和505II差不多大小,可以轻松的放进任何一个小包中。机身后面四个基本的插口(输入,输出,踏板,电源)一应俱全。总的来说,G1的整体做工还是很让我们满意的。虽然是入门级效果器,但是G1的整体感觉依然相当出色。
我们迫不及待的插上电源准备试用着个小家伙,值得一提的是ZOOM G1随机附带一个外接的变压器。这是以前505II效果
木材分两种 软木和硬木,划分办法如下,含水率为12%时 分量为350 to 700 kg/m? 的为软木,分量为450 to 1250 kg/m3为硬木。软木发展快,枯燥工艺成熟,所以根本上贸易栽种的木材都是软木,硬木的种类比软木多100多种,发展情况也比软木宽广,简直任何当地都可以发展。
所谓贸易栽种,就是那种七八十年就砍伐的树,西方有良多这种林场,但市场上的木材纷歧建都是林场来的,许多都是原始丛林里砍伐的天然树,从环保的角度讲,这是灾难,从制琴资料的角度讲,天然树木的质量要高于贸易树木,为什么呢? 由于树这种器械成熟期为50-80年,但寿命可达数百上千年,一棵树一旦成熟了,它的直径就不怎样转变了,在之后成百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它的密度会不时添加,细胞会不时地叠合在一期。而这种数白年的细胞天然叠合早就了木材的共同声响传导特征,大天然的数千年的巧夺天工是任何高科技人工资料无法替代的,那些宝贵的古玩小提琴钢琴用的都是千年以上寿命,天然枯燥2百年的木材,经过共同的配方加工处置之后,才具有共同的声响。
国外用于制琴的贸易采伐若何进行呢?每年秋天林场工人都邑去林场里寻找,把成熟的曾经死失落的树做上标志,
即兴其实就是往一定的伴奏里面填充旋律的做法,只不过填充是在伴奏的播放的同时做到的,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素质:
1。和声学知识,最起码知道哪些音程中两个音是完全和谐,哪些是一般和谐,哪些是基本和谐……还有就是不同音程表现的感情,哪些是凶险,哪些是舒服,哪些是紧张,哪些是暴力……
2。理解吉他的能力,也就是能够用吉他表达你自己的能力,换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要能够把你想到的旋律用吉他表现出来,这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另外分细点,你必须了解区分滑勾推的不同效果……
3。解构和声的能力,一般能够jam的吉他手都具有记忆和声进程以及听出和弦性质的能力,那些是三和弦,哪些是七和弦,哪些是挂留,哪些是斜杠……这样才能够规划自己的solo…
一般来说,吉他手弹奏的solo要与伴奏和弦和谐,但是注意不是必须跟着和弦内音走…具体怎么办,你就必须具备第一种能力了……具备第一种能力是你为歌曲配伴奏的基础,相信没有人会先学会jam再学会配伴奏的:)所以,好好学学和声学吧…
汶麟:这是我的个人方法,三个字 “听弹看”,这对吉他技巧提高制关重要。前提是有计划的“听弹看”
1、听: 多听各种不同风格的好音乐,不分难易只要好听就行,从单样乐器如BASS,鼓,键盘等听起,基本完整的扒出曲子的和声,结构和大致的SOLO部分。即练了听力又学习了编曲经验。然后举一反三自己编几个,充分吸收。
2、弹: 有计划的练习各种常规基本功,如音阶提速绕手,和声连接,节奏组合,可多找一些古典吉他古典小提琴音乐的教材和整曲谱来练手。尽量少练六线谱,练五线谱视奏好处多多,视谱奏的目的不是以练熟五线为目的,而是为了练气,练触感,耐心和毅力。
3、看: 多看别人或高手演绎不是光看表演和具体怎么弹,而主要是为了学习吸取优秀的乐感。和如何把各种技巧融会贯通的经验。
巴赫的音乐体系,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声部均匀、结构严谨、有极高的艺术性。为此,巴赫被后人称之为“古典音乐之父”。他的作品不仅已成为许多乐器门类的必修课目,而且在当今许多重大的国际吉他比赛中,都是采用巴赫的作品作为参赛的规定曲目。但是要真正演奏好巴赫的作品是比较困难的,在此,针对如何演奏好巴赫的作品我谈谈五点应注意的方面。
一、了解巴赫所处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并同时欣赏不同乐器所演奏的巴赫作品,全面地了解巴赫作品的音乐体裁、曲式、技巧、风格、写作意图等等。
二、演奏中应注意音量的平衡、旋律线条及各声部的层次和清晰度。音色也不能忽视,古典作品音色所追求的是柔和、平均,因此不能像演奏现代作品那样太明亮、太华丽。指甲可略修短些,触弦发音等都应有区别。
三、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巴赫所处的年代正是管风琴、古钢琴风行之时,还属于节奏缓慢的时代,所以用吉他演奏巴赫的作品应注意这一时代的特征。演奏十六分音符时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将会歪曲作品的风格。
自从罗素优美的音色被现场听到后,我想很多人对指甲形状变得不知所措了。我自己也花了较长时间试验用各种形状的指甲来拨弦,得出如下结论(仅仅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形状A、B为例图示),希望听取琴友们的意见。
我认为不管是哪种指甲形状都可以获得理想的音色,只是拨弦的角度需要与之适应,手腕的高低也同样需要稍作调整,但是由于指甲先天的个体差异,也许有些形状的指甲可以在A、B之间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形状。 不同的指甲形状可以获得同样好听的音色还在于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1。指甲划过琴弦部分的弧度不能太大,甚至可以接近直线(根据具体的指甲而定),以获得拨弦的舒适感(阻力小);
另外,好音色来自于演奏者本身对音色的认识和追求——什么是自己理想的音色!这一点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非常平坦的指甲用A到B两种之间的形状都可以获得优美的音色,且A更适合喜欢长指甲者;
3:要想弹出”颗粒感“,手上一定要有功夫,手腕手指的正确运用!力度的掌握都很关键
4:拨片的使用可能会使你的弹奏更加具备”颗粒感“,但也不是绝对的!大家可以看看一些古典吉他演奏家,他们的演奏,特别是抡指技术的运用”颗粒感“也相当强!
5:再说说条件的制约!我觉得你的硬件设施,比如吉他,音箱,效果器等等都可能会制约你的技术发挥,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要想使你的吉他弹的更有”颗粒感“摆脱不了练习2字!但多听也是很重要的!也许你的硬件不如原声里录音的设备,但重要的是找到那种弹奏的感觉!这是最重要的!
阅读评论收藏查看全文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曲谱
- “十大孔兑”该治了!年均向黄河输沙2700万吨
- 吉他谱网_新浪博客
- 2022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
- 郎朗携巴赫名曲开启中国巡演首站山西
- 2022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106
- 雪之梦单谱推荐丨《
- 2022辽宁省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106
- 简单手势就可演奏音乐CES上展出MIDI戒指
- 试拟百度梵文广韵拼音输入法
- 大提琴名曲谱_大提琴曲谱
- 这样的期末“考试”你爱了吗?创意画“虎”“虎娃跳”“歌舞活力
- 因为这些老梗一直都在?周杰伦新歌听起来为什么如此耳熟
- 乐器考级(国家承认哪些乐器考级)
- 大提琴家卡洛斯普列埃多简介
- 英语五个元音字母
- 清华保洁阿姨零基础自学弹钢琴一首《我的中国心》惊艳网友!
- 武警长沙支队开展重难点课目教练员集训“武教头”先淬火
- 18首本土原创将登三月三歌台寻找柳州好歌曲
- 吉他手夏炎创作的小说《简单未遂》正式出版
- 钢琴入门五大技法学琴一定要撑握的诀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