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音”如梭七十载听屠巴海聊聊那些有笑、有泪、有音乐的日子

上个周末,79岁的屠巴海站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参加上海轻音乐团成立35周年音乐会《光“音”如梭》的演出,与几十年的老朋友朱逢博再次合作,伴着那些熟悉的旋律,他也仿佛在时光漫步,音乐给他带来的欢乐历历在目——那一年出访日本表演,他第一次坐上了波音747;为了在中国推广电子琴他拍摄科教片……音乐与快乐相伴,萦绕在心头。
	
提起屠巴海,他创作了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如首届东亚运动会会歌《崛起的东亚》、上海慈善基金会会歌《蓝天下的至爱》、2007世界特奥会颂奖音乐《辉煌进行曲》、上海电视荧屏上《快乐大转盘》《360》等系列节目的主题曲等等。屠巴海说:“1980年,我和别人合作出版了全国第一盘立体声盒带《西湖的清晨》,同名主题曲还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80年代初,屠巴海去广州演出,跟着大家一起去抢购“四喇叭”录音机。“人人都要带上几盘邓丽君的磁带。”屠巴海说。他还喜欢看香港的武打片,“也算是业务学习吧,艺术创作就要多看看没见过的。”
那会,没见过的还有大飞机。“我记得和朱逢博一起随团出访日本演出,我第一次见到了波音747,能坐几百人的大飞机。”屠巴海说,“当时日本经济腾飞,5层的高架桥看上去就像外星建筑一样,街边唱片店里的歌好听到让人迈不动脚步……现在这些中国早就有了。”
	
“不过,我们这些年流行音乐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网上有些男歌手太‘娘炮’。我们的流行音乐工作者,还是要给大家带来更多积极正面的东西。”屠巴海说。去年,屠巴海为淮海中路街道举办的“红色文化节”节歌《永远的红色》谱了曲,“这首歌词写得好,歌名也起得好,用了三个红——中国红、奋斗红、时代红。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从内心深处感到十分光荣、十分自豪”。
做流行音乐,要像屠巴海一样,敢于尝“鲜”。在屠巴海的音乐生涯里,他创下过许多“第一”,比如他最早发现和力荐沈小岑,并第一个指挥沈小岑演唱其代表作《迎着黎明迅跑》和《请到天涯海角来》;他所创作的《流水》《时钟》专辑填补了我国电声乐器方面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上海第一个弹电子琴的人。
	
“那时,上海手工业局为了向海外推荐中国的手工产品,找我为广告片配乐。每次请乐队,要花不少钱。当时就想,要是能有一台电子琴,就方便了,可以做出各种效果。”屠巴海说。于是,手工业局就采购了一台电子琴,“没人会,也没人敢试,毕竟当时人们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一台电子琴就要3000块呢,怕弄坏了。我喜欢新鲜事物,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电子琴搞明白了,我也就成了上海第一个弹电子琴的人。”
听说上海有了电子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想拍一部纪录片,当时纪录片大都介绍插秧、农耕这些内容,观众也想看点电子琴这种新潮产品,“他们找我来拍,我在镜头前表演了一段。”屠巴海说。
	
除了电子琴,屠巴海也是国内最早玩电吉他的人之一,从第一次摸到电吉他到上台演奏,他只用了两天。算起来,他会演奏包括电声乐器在内的六七种乐器。他还为电视剧写主题歌,1986年沪港首部合拍片《一代枭雄》、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太阳河》……“其实,要感谢这个时代的发展,给了我不断尝鲜的机会!”
	
就在《光“音”如梭》的演出前不久,屠巴海还有桩喜事,他和夫人陶世泉获得了静安区2021年度“海上最美家庭”的称号。“我们是上音附中的同班同学,因为音乐相识已经快70年了,明年是结婚60周年。”屠巴海说。
“当年,考进上音附中很难的,5000名考生,最后才录取了50多个人。”屠巴海出生在四川,妈妈是钢琴老师,爸爸是画家刘海粟的学生。后来,父母把家搬来了上海,屠巴海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在家又没人照顾,就只能跟着妈妈去上课,课堂上他竟然比大孩子学得还快。刚满5岁,他就被爸妈送进了学校,老师也看出了他的音乐天赋,每天早上全校的唱国歌,都是他指挥的,从一年级指挥到小学毕业。毕业后,他去参加了上音附中的考试,便遇到了一生所爱。
	
很多人都知道屠巴海作曲、指挥,“我其实学的是大提琴,当时在学校第一个不敢说,第二也不让。”屠巴海说,“她是拉小提琴的。那时候,我们一起下乡,去码头、工厂,给工农兵表演。后来一到法定年龄,我们就结婚了。”
想象中的“海上最美家庭”,两位音乐家在家一定是琴瑟和谐,屠巴海却说:“我们和所有人都一样,结婚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责任,我们带着父母去旅行,为他们养老送终,还要抚养孩子们长大,现在帮着培养第三代。”空余的时间,夫人喜欢研究中医,屠巴海喜欢走路,“在饮食上我力求清淡,每餐不过饱。”屠巴海说,“减缓衰老,也是不想给后辈带来麻烦。”
身体好了,屠巴海也有精神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如今他帮着上海各大老年合唱团排练和指挥。“居委会也来找我帮邻居们排练,我们也喜欢和大家一起唱,这样更有活力。”屠巴海笑着说,“可能给居委帮忙比较多,他们就给了我这个‘海上最美家庭’,其实我们的生活和大家一样的,有泪,有笑,有音乐。”(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相关曲谱
- 五线谱的低音谱号的do在哪里?
- 光“音”如梭七十载听屠巴海聊聊那些有笑、有泪、有音乐的日子
- 微课时代智慧黑板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表达
- 弄懂这几点轻松找到适合孩子的钢琴培训机构!!案例分享|学习钢
- 让网上“剪刀手”无处可藏技术查重识别“洗稿”
- 钢琴考级过程中该如何练习一首新曲子?
- 没想到郑州街头竟有小提琴独奏
- 叶洛洛酷狗首唱《遇见晴天》甜倒百万人
- 无手女活出精彩人生(图)弹钢琴、习武、开飞机
- 西部高科数字乐谱库:三种意识创互联网美好未来
- 如何挑选小提琴丨入门版
- 预计今年制剂产能达15亿剂丽珠集团:V-01的生产已实现原材料国产
- VR网络影院计划“小星星”招募伙伴火热进行曲
- 深圳个人创业补贴申请?2022年怎么申请创业补贴深圳
- 学好小提琴的几点要求
- 华人大提琴家王健:别把艺术变成娱乐品(图)
- sheep吉他网-免费下载-吉他谱大全-你想要的都能给你!
- 奥运歌曲14年: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
- 非学科类培训填补周末市场空白钢琴课一节300以上价格开始疯长
- 冬奥会历史上首次由大山里的孩子唱奥林匹克会歌他们来自河北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