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集整理歌曲曲谱歌谱、简谱、吉它谱、钢琴谱!

女性正在超越男性吗?小提琴演奏家

流行类(作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2022-02-23 13:44

  上世纪,活跃在古典音乐舞台上的女性小提琴家寥若晨星,而要跻身世界前列更无从谈起。不过自从上个世纪末一直到本世纪,女小提琴家开始频繁出现,而其中有几位更是比肩男性。

  我不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需要直抒胸臆。这里,我列出自己心目中的十位杰出女性小提琴艺术家,也向被我遗漏的佳人致歉,因为今天优秀的女小提琴家实在是太多了。更为重要的是:在各项小提琴大赛中,女生往往比男生更经常地进入决赛阶段,这也反映出当今的女性正在用她们颏下的小提琴独步天下的事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有一位英国记者去英格兰北部的哈罗盖特看望伊达·哈恩黛尔。她看上去非常奇特,穿着一件很紧身的长裙,手上拿着小提琴和弓,连续爬上三级台阶登上舞台。这位记者的心都提到了喉咙眼,默默祈祷,希望她和那把1696年的斯特拉迪瓦里斯不要脸朝下摔个正着。她演出了一场迷人的音乐会,包括波兰作曲家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 1882-1937)的《神话》(Myths)。

  1928年出生于波兰的伊达·哈恩戴尔,到2013年底依然在教授大师课,尽管是非正式但八旬高龄的她依然还在演出。从三岁开始习练小提琴起,一路走来已是几十年的奉献。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小提琴皇后”也就不足为奇了。超越了生命本身,哈恩戴尔的演奏风格是由她那伟大的胸襟所定义。即使到了晚年,她那充满活力的声音也能与精力旺盛的年轻一代小提琴家最佳状态相媲美。她那华丽的着装品位感也丝毫没有削弱!聆听哈恩戴尔这张2006年录制的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琴声与她那78岁的古稀之龄同样令人震惊。乐曲以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引子开始,在急速进入狂暴的龙卷风之前是第二乐章。如果想领略小提琴的精湛技艺,这场烟花表演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们会因为没有认出这个名字而被宽恕。1949年,内芙在一场飞机失事中和自己钢琴家的哥哥同时遇难,年仅30岁。在很少的场合下才会进入录音室,内芙几乎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唱片,热爱音乐的世界里也因此失去了难得的人才。

  十五岁那年,吉内特·内芙参加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竞赛,击败了既定夺冠者、俄罗斯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颠覆之举轰动整个乐坛。对于神童来说这也许并不奇怪,内芙已经习惯了与各种各样的奖项共舞华尔兹。七岁那年,她就举办了首场大型独奏音乐会,在巴黎演出《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

  内芙的演奏风格可谓强劲与纤弱并存,其弓下的琴音纯洁而圆润。聆听这数量不多的唱片集,依然渴望能有更多的佳作可供欣赏。但人们应该对于至少还有一些唱片留在人间心怀感激,其中最能展现她卓越才华的作品是拉威尔的著名小提琴炫技之作《茨冈舞曲》(Tzigane)。

  多年之前购买的这张《勃拉姆斯与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唱片,是我所收藏小提琴协奏曲主干唱片中的脊梁骨,其中《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是另一张优异唱片——亚莎·海菲兹同名之作的伟大衬托。

  她的音色更加圆润,音乐的浅吟低唱也更多,但最后一个乐章依然充满蓬勃的力量。内芙的诠释不受任何约束——她能摆脱任何技术层面上的炫技。面对这部富有挑战性的作品,许多人在她过早离世之前,就已付出了更多的痛苦。如果想在内芙的琴声中听到那发自她内心的反省和哀痛,如钻石般熠熠生辉的这张小提琴曲目单无疑是首选。西贝柳斯和内芙,实乃天作之合。

  十三岁的安妮-索菲·穆特就得到了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垂青,开始与柏林爱乐合作共同演绎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从早年登台演出开始,穆特已经成长为一位成熟的音乐家,一路斩获无数格莱美大奖。多年以来,很多知名音乐人比如波兰的潘德雷茨基和鲁托斯拉夫斯基以及他的前任丈夫现在依然是友人的德裔美籍作曲家安德烈·普列文,都专门为她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身着世界知名英国服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设计的华丽紧身礼服出现在古典音乐舞台上的穆特,也以她那独特的着装品味而闻名于世(在过去,她也曾为此被一些评论家批评过)。

  但她的穿着并不是问题所在,穆特是一位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有着果断灵巧的技巧。穆特还喜欢烹饪、带着心爱的狗狗一块跑步、和家人共度美好的闲暇时光。她那“不喜欢练习”的片言小语也常常被引用。无以言说的一位小提琴艺术家。

  这是即将于8月31日出的新碟,与波兰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合作的新作品,期待!

  朱莉娅·费舍尔也许是我最喜欢的现代小提琴演奏家。那异常自然的演奏风格,可以让她华丽地结束一场表演,但却永远也不会过犹不及。我曾非常幸运地赶上了费舍尔在电视机上的一场演出——她的返场曲——我不由自主地站在起居室里,在结束时鼓掌欢呼。

  结合了“可恶的”演奏技巧,费舍尔创造了一条清晰而深邃的音调线条。腰带上佩戴了很多奖项,费舍尔在世界各地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她仍然有时间去教书——费舍尔在二十四岁那年成了德国最年轻的女性教授。有些评论家已经称她为“世纪小提琴家”。时间将证明一切,但毫无疑问费舍尔将比肩有史以来的伟人们。据我预测,她将跻身前二十位著名小提琴家之列,无论性别。

  英国小提琴家塔丝敏·利特尔毕业于著名的耶胡迪·梅纽因音乐学校,她并不像许多同龄人那样,被封为具有榜样力量的神童——她甚至有点儿慢热。然而,利特尔已经发展成一位具有华丽圆润音色的令人惊叹的表演者,也是英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戴留斯作品的坚定拥护者——这些作品的唱片亦得到了世人高度赞扬。当意识到评委们对她演奏风格的认识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时——要么喜欢要么厌恶,利特尔决定停止参加各种比赛。恐怕戴留斯的作品也引发了同样的争端。

  笔者曾有幸在英国利兹观看她演奏巴赫的作品,由英国钢琴家韦恩·马歇尔伴奏——利特尔一贯有着自己的标志性音乐立场,但他们之间竟然能有这样的互动。利特尔是用脚来翻乐谱,这样她就不用弯腰倾身,用拉琴弓的手来操作。但奇迹般地,她被严厉指责使用这种实用的新发明。而许多玩乐器的人又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装置啊!特别是在那极端令人头疼的考试中,每当匆忙抓住一页乐谱时,内心总害怕乐谱会滑落到地板上。

  利特尔非常热衷于把对古典音乐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些不必聆听音乐的人身上,也允许免费下载自己的录音来帮助实现她的哲学信仰

  凭着对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的出色诠释,利特尔赢得2011年Classic Brit Awards的古典艺术家大奖。因服务于音乐,在生日荣誉名单上赐予她“英帝国勋章”。

  韩国小提琴家郑京和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九岁那年在家乡汉城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即引起世人关注。十三岁时移居美国进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并随即开拓了小提琴演奏国际生涯。郑京和目前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担任教学工作。

  郑京和的两位哥哥也是职业音乐家,大提琴家郑明和以及钢琴家/指挥家郑明勋。兄妹三人在一起组成“郑氏三重奏组”巡演,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们三人都为西方古典音乐世界接受严谨的亚洲乐器演奏者铺平了道路。

  随着与许多一流的管弦乐队共同演出和录制唱片,郑京和已经找到了通往听众和评论家的心灵之路,并获得了很多奖项。

  由于手指受伤,郑京和被迫中断了五年演艺生涯,重新登台以后依然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对早期音乐兴趣的升温,人们发现真正有水准的演出还是来自一批杰出的专家。而莫妮卡·哈格特一直处于这些置身二十世纪前音乐的著名小提琴家的最前列。

  哈格特演奏的巴赫以及波西米亚-奥地利作曲家海因里希·伊格纳兹·弗朗兹·凡·比贝尔(Heinrich Ignaz Franz von Biber 1644-1704)的音乐作品,得到世人的高度赞赏,也为她赢得留声机大奖。哈格特用她的小提琴拉出了丰富的声调,演示了巴洛克小提琴的灵活敏捷性,从而突出展现了fleet-of-foot创作手法在巴洛克风格的小提琴作品中是如此盛行。

  相对于现代乐器而言,巴洛克小提琴是以另一种方式制作并存在的乐器。它没有腮托,琴弦是纯粹的羊肠线而不是金属或由金属覆盖的羊肠线,较短的颈部和平角倾斜的指板,琴马部位也用了更多的木材。巴洛克小提琴弓的特征在于它们的弧度是向上弯曲,弓毛也没有绷紧。弓的尖端较长,有一个天鹅样式的外观

  哈格特不仅和许多主要的早期乐队比如:启蒙时代管弦乐团、古乐学会一同演奏,她还与荷兰羽管键琴及管风琴演奏家唐·库普曼(Ton Koopman 1944-)共同创建了自己的乐队——阿姆斯特丹巴洛克乐团,两人皆担任乐团的负责人。莫妮卡·哈格特还担任了许多管弦乐队的客座指挥,她也是波特兰管弦乐团以及爱尔兰巴洛克乐团的艺术总监。

  出生于俄罗斯的小提琴家维多利亚·穆洛娃,1980和1982年分别获得西贝柳斯和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大奖,在对政权惊恐中叛逃的穆洛娃,欣然投入西方世界欢迎的怀抱。

  从巴洛克音乐(她演奏的巴赫已赢得许多喝彩)到与一精挑细选小型乐队在巴西合作的跨界唱片专辑《史特拉底瓦里名琴.里约》(Stradivarius in Rio),穆洛娃的音乐爱好跨越了好几个世纪以及不同的风格流派。她很高兴地接纳了披头士、爵士以及世界音乐,作为自己曲目单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穆洛娃录制的《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协奏曲》已引起巨大喝彩。我曾在视频上看过她的一次演出,站立在一位不得体的艺术家面前直至最后一分钟,演奏一首极具挑战性的《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在最后的合奏之后,她松了一口气——很显然,她一直在担心能否在这么短的临时通知准备时间内,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穆洛娃做到了,以她那特有的泰然自若和神采飞扬。

  穆洛娃的演奏用琴,一把是1723年制作的古董小提琴Jules Falk Stradivarius,这是在她从苏联叛逃两年以后,从苏富比公司获得;另一把是Guadagnini。她的琴弓是Voirin 和 Dodd,此外,穆洛娃还有一把巴洛克式弓的现代复制品。

  尼古拉·贝娜德蒂是一位成功战胜偏见的小提琴家。那些偏见认为同时成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和一个非常出色的艺术家是靠难以置信的好运气。

  2004年,芳龄十六的贝娜德蒂凭借令人敬畏的《席曼诺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赢得年度青年音乐家大奖,古典音乐世界舞台的大门随即为之敞开。此次大赛夺冠以后,贝娜德蒂和DG签订了唱片出版合同,源源不断的音乐会也接踵而来,其中既有室内乐也有小提琴独奏曲。

  尼古拉·贝娜德蒂对鼓励儿童产生音乐方面(不仅仅只局限于古典音乐)的兴趣充满激情,她提倡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接触古典音乐,也包括其他流派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贝娜德蒂是大不列颠国家儿童管弦乐团的副总裁,该乐团面向七至十四岁的儿童开放。为进一步扩展将音乐带给民众的愿望,贝娜德蒂参加了在公园里举办的苏格兰摇滚音乐节演出。她的专辑《银色小提琴》(The SiIver Violin ),在专辑排行榜上进入前三十名。

  一度属于已故戴安娜王妃家族的名琴 Gariel Stradivarius借给贝娜德蒂使用。贝娜德蒂说如果她的房子着火,这是她唯一会去救的珍宝。

  对于珍妮·杨森来说,作为一名音乐家的生活很可能永远都是成功的,她的父母、兄弟、叔叔都是业内人士。现在的杨森经常和家人一同录制唱片。

  杨森的早期职业生涯起步缓慢,许多音乐会都是在故乡荷兰举行。但在入选BBC新一代艺术家之后,她的音乐演奏事业快速启动,参加了2005年伦敦夏季逍遥音乐节的演出。杨森曾和世界许多著名管弦乐团一同演出,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柏林爱乐乐团。

  虽然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已和管弦乐队录制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且受到使任何艺术家的心灵都焕然一新的评论,但珍妮·杨森尤其钟爱的还是贝多芬和布里顿的小提琴协奏曲。除了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和管弦乐队合作之外,杨森对室内乐有着特别的亲和力,她大量参与了每年在荷兰乌得勒支市举办的国际室内乐音乐节。

  2003年,珍妮·杨森从荷兰文化部获得了令人尊敬的荷兰音乐奖。她的演奏用琴是一把有着优美精致音调的Baron Deurbroucq Stradivarius。

  除此之外,巴莉诺娃、希拉里·哈恩、莎拉·张、莱拉·约瑟芙维茨、西崎崇子、诹访内晶子、庄司纱矢香等几位本来也应该排入其中的,只是这里只选了10位。或许,我们是该做一份20人的榜单。

曲谱之家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hpppw.com 
本站歌谱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kavg8@hotmail.com,本站会及时删除。